风月谣_我瞅这事儿八九不离十
2122读书网 > 风月谣 > 风月谣
字体:      护眼 关灯

《风月谣》

 他点点头,双澄便满怀欣悦地拉着他的手,带着些羞涩地领他走向小屋。她比九郎矮上半头,既要替他撑伞,又不舍得放开他的手。短短的一段路,雨点噼噼啪啪打在伞上,溅得满是落珠,也染湿了她的衣裙。。

  她可不想说出心里话,便含糊道:“……我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还没醒呢。”

  “九郎。”她娇憨叫他,等他应答了,又唤道,“九哥。”

  元昌再度叩门,冯勉从别处赶来,也在门外小声催促。双澄攀着他的颈,吻了他一下,随后松开了手。“阿容,走吧。”

  “我何尝不担心?”九郎的声音也低了一些,“但五哥说的也有道理,你师傅离开苍岩山的时候应该没料到会发生那么多事情,也许并没将屋中的东西全都收起藏好,你如果回去仔细检查一番,说不定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双澄,虽然我并不介意你到底是怎样的出身,但若真如你师傅所说,那事情更会比以前复杂难办,而这段时间官家去了皇陵祭扫,要是等他回来后你想再走就难了。”

  双澄抬目盯着他道:“我不是匪盗!只是因为习惯了才这样穿着……”

  她想了想,还是摇头,“那样不好,没得更引人怀疑。再说我是练武之人,这点苦还能吃的。”
  官家脸色明显一沉,“休要在朕面前演戏,如果没有证据,太后怎么会让钱桦去你王府搜人?”

  “抓住他!”倒在地上的武官捂着伤处厉声叫喊。

  九郎站在月洞门后,不动声色地盯着钱桦。他走的这条路上未曾铺设石板,远处又有钟鼓声响,故此木杖虽触着地面,那边的两人却未曾发觉,钱桦所说的话他都听在了耳中。
  淮南王负着手走到窗前,侧过脸道:“我若是你,早就会为自己的将来打算。管他到底是怎样的天翻地覆,谁能为我谋利谋益,便会全力扶植他上位,何必死守拘泥,还做那什么广宁郡王!”

  “我……”双澄见他认真起来,不由觉得自己有些恃宠而骄,可才想与他解释,却听远处传来冯勉的声音:“九哥,雨已经停了,时间也已不早,该动身回大内了。”

  老者拧着花白的眉头,沉声道:“这枪尖的制法确实来自于前朝,而且是专门用来沙场杀敌的。但从打造工艺上来审视,却是近二十年来才有的。”
  ——她倒是没心没肺。

  宫内依旧肃穆静谧,少人来往。九郎来到正殿前,方才望见众多宫娥内侍都战战兢兢地站立在大门两边,个个低首敛容,不敢发生任何声响。门前一人腰身浑圆,两眼狭长,正是殿头钱桦。他远远望到九郎与冯勉,便正色道:“九殿下,太后有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

  “那倒不必,或许是心病吧……”潘太后侧过脸望着他,发间凤簪隐现刺目的光,“官家难道就没有梦到过你四弟?”
  她强压着心头讶异,试探着往前走了一步,抿了抿唇,道:“你……见过我?”

  他话语未完,雍王已横眉怒道:“既然还没有招认,说不定他还有同党,五哥怎好让人传信说已经平安无事?!圣上听到这消息,才令人卷起帘幔。你这样胡乱传信,就不怕再生祸端?!”

  端王又道:“臣先前并不是有意要帮着九哥隐瞒此事,实在是觉得此等小儿女之间的懵懂情爱不值得专门向爹爹禀告。莫说是皇子宗亲,就算是寻常百姓,但凡是家中略有田地钱财的,儿子们多添几个房中丫头也是常有的事情,哪里会搅得家宅不宁?就拿眼前来说,雍王申王信王三人除了正妃侧妃之外,都另有不少房中人。这些娘子俱是出身低微,但好在温顺乖巧,兄弟们便收了进去,只是没什么名分。爹爹日理万机,哪里还需要去过问这些琐碎家事?只要万事和顺,便是最好了。”
  双澄挣扎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眼前却只是一团光,白晃晃的,耀得她满眼是泪。她又吃力地闭上眼睛,侧过脸埋在毡毯中。

  只是事到如今只能追查下去,否则也许就再也见不到双澄。

  他已非年少,眉目间依稀可见昔日俊美,只是眼神迷茫,在月下怔怔地望着双澄。
  双澄紧紧抿着唇,强忍着酸楚之情,用力地点了点头。

  “双澄,九郎说起过的那个女子,就是你?!”官家好似寻到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竭力叫喊,“你难道就为了自己,迫使九郎也成了谋逆之人,要他犯下弑父弑君的大罪?!”

  之前她还系着围裙,羞赧地留他在这里吃饭。她在厨房忙忙碌碌,就像一只辛劳的小鸟儿,飞来飞去寻找最好的食物,却又不舍得自己独享,还要邀他一同品尝。

  “那这血……”双澄还未问罢,九郎已关上了房门,脸色亦随之凝重了一些。“双澄……”他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钱桦死了。”

  九郎坐在了台阶上,“大约还要等吧,现在月亮还未到中天。”

  “嬢嬢难道没再找你问话?”他抬头看着端王,觉得此事就这样了结似乎太过轻易。
  她默默地点点头,往他那边望了一眼:“你赶紧回去吧。”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