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风月_万一这俏寡妇心动了呢
2122读书网 > 一城风月 > 一城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城风月》

 “这批货都经过了谁的检查和抽样?”我忽然想到环节上可能的漏洞,便问负责全程把控的李采办。。

  “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舞伴——以前学过?”他碰了一个钉子,却不在乎,仍旧好奇的问,像是一个古玩专家琢磨一块不见真容的璞玉。

  “你也是。”我的喉咙干住,心里在流泪。不过此刻,是幸福的泪。

  如果所谓的爱,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他放弃父亲留给他的产业,算不算昂贵呢?如果不用金钱衡量,那么还有什么秤,可以量取我们之前的纠葛呢?

  我当即觉得不妙,便将书扣在胸前,半低着头,加快了脚步。身边的那个年轻人看到我的瞬间变化,很是奇怪,问我怎么了。

  “就为这事?”我的语气不是很又好。但怕吵到母亲他们,还是压低了嗓子,没有发作。

  我恶狠狠的看着他,睁大的眼睛里因为紧张和愤怒而格外干涩、疼痛。风一吹,几乎要流下泪来。
  如果说一套茶具中壶、盅、杯等色态相称,配以船、托、盖等物件的陪衬,是浑然一体的静物之美,那么一个女子的纤纤玉手,自然而娴熟的游弋其中,则可谓自然天成的动态之美了。

  “我说过,我们不是一路人。他本不该在我身上浪费时间。”

  ——元存勖已经离开上海了,为什么还存在于我和另一个女人的对话中?想到这,我只觉得满心沉重和疲倦。
  我点点头。他不敢相信。

  “做我的女人,好吗?”

  文澍虽然答应给我时间想一想,但是他的父母明显没有这样的耐心。在这些老辈人传统的思想里,一定奇怪:所谓的新式恋爱一定要谈很久吗?放在十年、二十年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几句话的事,两个人便凑到了一起,毫无意外的结为连理,然而给全家带来子嗣,延续一族之香火。而现代的青年们呢,却把这个过程拉长了十倍,让他们觉得复杂、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似的。我和文澍,在他们眼里,怎么说在一起交往也有小半年了,而我却一点明确的表示都没有。
  “怎么样?”

  “是吗?那是什么样子?”我并不好奇,只是顺着他的话随意问了。

  原来,所谓悦澜海滩,便是为他口中的那个“阿澜”买下的——愉悦生于大海,阿澜如在此滩。长达十公里的海滩,只为纪念一个人,一段感情。如果岁月可以买下,恐怕这里就成了时光雕刻馆了。
  “难道是找那个还在象牙塔里做梦的书呆子陪你去?”

  我忙扯住他的胳膊,“别闹!不是说着玩的。”

  “我没有这样想过。景元茗府是我甘心卖出去的,不嫉妒你的生意,也不后悔我的抉择。”
  梁复起身——估计是想找曼芝,不希望她错过这样的精彩。我也站起来,但随即拉住了他——

  元存勖听了,顿时怒火燃烧,脸色刷的暗下来,像一块灼烧的玄铁。

  “渠绍祖,你要干什么?”
  “说的对,就是这幅对联。可知其意?”

  黎明之际,天刚微微凉,我和文沁、苏曼芝才各自回屋,和衣而睡。刚要朦朦胧胧的睡着,不知不觉掉入一个沉沉的梦境。像是有人在讲一个熟悉的故事——

  元存勖也走过来。文沁的脸有些发红,解释说,她和几个同学在这里学溜冰,不巧遇到了元少爷,得知他会,就让他教自己。

  转眼中秋之日已到。管家已经带着两三个得力的助手——小杨、阿吉等人,将全家在外小聚的事情打理得甚是周到,地点就定在百合楼。那里有单独的包间,可以分为两室,一屋子是我和母亲、大嫂、叔伯等人,一屋子是小杨等几个贴身仆人,而对于留守在王公馆看家的其他下人,也有额外款待。总共人数也不算多,大约二十多口,和王家鼎盛时期的四五十口比起来,少多了,也好办多了。

  “不要你管。”我扔下他,转身朝公馆外面的马路走去——因为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我来了元公馆,所以并没有叫家里的司机开车送我,而是打的黄包车。

  看到外面形势如此混乱,元存勖决定让苏曼芝暂时留在舞月楼旁边的公寓里,由他派人专门照看,请医生,疗伤病,调心理,等等,帮助她慢慢恢复——毕竟,这是短时间无法缓解的问题。对此,我也没有异议,只是疑虑着要不要告知苏曼芝的哥哥——他是苏曼芝在沪上唯一的亲人。苏曼芝的哥哥此前一直在广东、香港一带经商,据说上一年生意上受到了不小的挫折,产业凋零,还背了不少债务,自从曼芝出嫁后已经许久不回国内。如此想来,此刻便是送去消息,恐怕他一时也赶不回来,也不会有什么办法改变情势,而万一再生出冲动之举,只怕还会惹祸上身。何况,现在日本兵已经全权占据了沪上,对于市民出入戒备森严;行走在道路上,烧杀抢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让他回到这里无异于进入死亡之谷。与其如此,还不如暂时不要通知。
  德元也没有想到我们竟然认识,深感意外。他收了文澍给他的书,是那本《抒情歌谣集》——原来那本书是他的。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