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的修炼之路_赵海伦(中)
2122读书网 > 少爷的修炼之路 > 少爷的修炼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少爷的修炼之路》

 桌上的其他女孩可不敢这么吃,每道菜都是浅尝而止,然后依依不舍地放下筷子。就怕这会儿吃得开心了,回去后后悔得恨不得全给吐出来。她们只能羡慕地看着吃相优雅、却是连续作战的霍菡嫣二人。如果这两人胖一点,她们还能心理平衡性一些,甚至“酸”上两句,可是……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多谢夫人赐名,奴婢谨记在心。”小丫鬟们有了新的名字之后,莫名的产生一种归属感,真心实意的说道。

  烈焰再次长啸,猛地发力跑了起来,仿佛闪电一般从众人眼前闪过。

  那满满一桌子的菜,不用想,也知道是给客人试吃的,这一招做得的确是面面俱到。

  “大哥,有点事情跟你商量一下。”惠娘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毕竟以后自己就有香料的话,还可以降低成本。

  惠娘看着三个儿子都不在淡定的样子就说:“你们都是享了瑶儿的福啊,这些做法都是瑶儿的师傅传给她的,以后你们就可以尝到更多的美味了。”

  宁玉瑶朝方娘子递了个眼色,方娘子会意,转身将店门推开。
  等大堂内只剩下宁家人的时候,宁玉渊赶紧跑出来刷存在感,先是跑到宁父的跟前,睁着星星眼崇拜的望着自家爹爹,带着浓浓仰慕的声音说:“爹爹,你真厉害,娘说你考上了状元可以当大官了,是不是?”

  一直想报仇的陈如莲当然是不肯安分了,到处大肆宣扬宁家人的愚蠢,不仅花钱买了没用的荒地,还弄那污秽之物在地里,穷折腾。虽然村民都知道陈如莲的为人,但是一些人一听可不就是嘛,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最知道良田和荒地的区别,弃良田买荒地,这不是傻人的行为吗,特别是还在地里泼粪破尿的折腾,一些种田的老手轻蔑的想到,这宁举人虽是读书的好手,但在种植上却要栽一个大跟头。

  在这精致华丽,雕栏玉柱的府中,主楼卧室的灯还一直亮着,本该带给人光明的灯,被微风轻吹,火焰变了形状,让人心中生寒。
  烈焰再次长啸,猛地发力跑了起来,仿佛闪电一般从众人眼前闪过。

  “夫人,小姐,农庄被偷了。”因为前段日子一直忙着开山,种果树,疏忽了农庄,居然让小偷成功偷了两次,方大也是特来向两人请罪。

  “住嘴”一声怒喝传来,男区这边众人顿时大惊回头,而怒吼的人正是一脸如墨的霍丞相。霍丞相的身边,是霍家的族长、两位族老、摄政王景旭远、辅国公、还有谢逸风的父亲威远侯。
  “好,忘不了。”宁玉瑶失笑着说道。

  宁玉霁等三名官员都意识到,要么答应粮商们苛刻的要求,要么将他们抓起来严加拷问,逼问出米仓的下落。但后者很有可能鱼死网破,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着。毕竟将她们关起来的时候,京城将处于米粮稀缺的状态。若是他们迟迟不愿招出米仓的下落,饥荒将一触即发。

  宁玉瑶将风筝交给文绣玥,摸摸她脑袋,叮嘱几个丫鬟好生看着她,才抬脚走向一直被忽略的景旭远。
  宁父把温暖柔软的惠娘揽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背,柔声道:“如今我已经是功名在身,以后惠儿可以跟着我好好享福了。”宁父想到自己一无所有,只有青涩秀丽的惠娘任劳任怨的跟着自己,虽然在考上了秀才之后,情况稍微好点,但是最初的时候,还是吃了不少苦。

  霍菡嫣笑着和略带不解的众位贵女解释道:“这些都是一品鲜的厨子琢磨出来的,三三两两坐在那些小桌上,边吃边赏梅边聊天,气氛很好。小姐们请看,那三个长台子的两端都有炉子烧着,使水一直保持沸腾。”

  妍郡主被摇晃而醒的时候,浑身汗涔涔,丫鬟被妍郡主的样子吓了一跳,见着她神色痛苦,额头上是大滴大滴的汗水,捂着胸口被吓了一跳,慌慌张张就去找长公主去了。
  马车到了宫门口,宁家人一下车就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宁玉瑶将所需的灵药依次摆放好之后,她则在沸腾的灵泉水中一点一点的按照严苛的顺序依次放入药材,加入药材的步骤和时机必须掌控好,量不能错,顺序更是不能错,宁玉瑶将全副心思集中于三十六味药材溶入沸水中制成药浴的药液。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景云飞身边大公公就领着一行人来了,众人心中一凛,而栗氏一见面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只见领首的福公公用尖细的声音大声宣道:“圣旨到,宁氏玉瑶接旨。”
  惠娘看到冯氏在厨房忙活,就马上去厨房为冯氏搭把手。

  魏妈妈见宁玉瑶发愣,忙轻拉了她一下,使了个眼色。

  “咱们越发像是亲姐妹了。”玥郡主笑容甜美如此说道。

  “是。”

  李公公悠悠起身宣旨,宁父带着家眷赶紧跪下听旨,看来王爷是等急了,宁父在心里暗暗琢磨,如今宁玉瑶才及竿一月,就等来了圣上的旨意。

  而摄政王府在御道大街上,御道大街与中心御街就像包着京城繁华中心区两端的两条宽边,魏妈妈看着宁玉瑶吃着东西,还一副好奇的样子一直趴着窗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的热闹场景,很是熟络地介绍道:“小姐,京城很大,不过中心区域就是御道大街和中心御街之间这一片,富贵人家、以及大的商铺、酒楼之类大多集中在这里,当然,地价、租金都贵得吓人,你刚才一路上看到的那些商铺都是很有名的大商铺,卖的东西可以说都是大齐国最好最贵的。能在这一带开店铺的,基本上在大齐各地都有分店,谁都喜欢京城里时兴的东西嘛。”她家姑娘只是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初次到京城,见到如此繁华的景象,目不转睛地扒着窗子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宣读过了圣旨,宁父不动声色地与那喜公公寒暄,其间还塞了封红。宁玉瑶自然清楚红包里面那绝对不是小数字,毕竟是魏妈妈专门提醒封的红包。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家里的喜庆气氛才是主流,任谁都只看到了宁家现在的风光。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