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温柔_养魂!
2122读书网 > 致命的温柔 > 致命的温柔
字体:      护眼 关灯

《致命的温柔》

 “你说帝承恩以追忆先太子的名义邀了各府女眷相聚?”。

  帝梓元一身薄袄,坐在归元阁下的回廊里发呆。她望着涪陵山的方向,脸上带着一抹彷徨和无措。

  “没有,我不过是担心万一有人能识得出你,徒生事端。”迎上帝梓元深沉的瞳孔,君玄摇头,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抬手抿了口茶。

  去往施府的大道本就百姓众多,护卫队的出现更是堵死了这条路,眼见着一时半会是通不过了,是以这辆沉木马车另行换路也没引起旁人怀疑。人群中的桑岩也是如此想,见马车拐进偏僻的小道,他眼中精光一闪,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意,领着十来个内廷暗卫悄悄尾随而去。

  韩烨安静地立在回廊上,轻轻闭上了眼。

  韩烨在施府呆了两日,施峥言请进府的大夫们问诊时磨刀霍霍,瞧过后都垂头丧气,韩烨倒是早有心理准备,到头来还要安慰大失所望的施诤言。

  整个云景山顶,落入眼底的,只有一帐一枯树。
  叶丛叱一声,眼底露出几许轻蔑,懒得再理这少年,挥手:“把他架走,免得在这撒泼,败坏我叶家名声!”

  “相爷,听说这次恩科有几个不错的士子,恭喜相爷,您又要得几个好门生了。”帝梓元想着文臣身子骨弱,平日里缺乏锻炼,便亲自领着一干臣子爬起了涪陵山,连老丞相魏谏也不例外。

  事到如今,已毫无选择。这七人对视一眼,互相颔首,朝韩烨的方向执手行礼。为首的灰衣人沉声开口:“我七人跌宕半生,武达准宗师,本不该再涉皇室争端,奈何皇命难为,我们此次入西北皆为氏族存活而来,殿下既允诺,我等便相信殿下,今日之战,不论我七人生死如何,还请殿下将来护我等氏族万全,不要祸及无辜。”
  宣昭七年,贵妃诞下一女,皇帝封安国公主,大赦天下。

  净善和韩烨在涪陵寺实打实的遭了几天罪,帝盛天倒是半点没受干扰,仍旧舒舒坦坦地过自己的小日子,悠闲舒服得不得了。

  巍峨的军献城烽火狼烟、沉默哀鸣,北秦的旌旗在城头上空肆无忌惮地飞扬。
  “昭王让你来接本王?”

  虽情理之外,却意料之中,如今的大靖朝堂,能入摄政王眼的恐怕亦只有这位了。

  “连总管。”来人一副暗哑的嗓子,听着有些让人膈应。连洪抬头,见一三十左右身着绸衣的青年走到他面前,这人脸上两撇小胡子特别醒目,目光浮夸,神情谄媚,向他作了个揖,“连总管留步。”
  年轻的北秦将军眉眼冷冽,步伐匆匆,华贵的锦戎大裘拂过凌厉的弧度消失在回廊转角处。寥寥一眼,君玄瞳中印着的那人有着完全陌生的容貌和风姿。

  以前她一直以为依附嘉宁帝便能护住韩云的储君之位,嘉宁帝驾崩后她才明白后妃在世族和朝堂面前的势微。若不是韩家几位德高望重的老王爷和旧臣坚定地护佑东宫,恐怕朝堂早已是帝家天下。

  安宁离世一年,施诤言驻守东骞战场未离半步,如今他亡父尸骨难安,九泉下的安宁何以安息!
  谨贵妃并未动怒,相反,和面对帝梓元时不同,她在韩烨面前很平静,平静到几乎是温和的。她缓缓起身,朝韩烨的方向行下半礼。

  韩烨此行,应只为了施元朗的骸骨。弃一城百姓,诛一国帝王,不是韩烨这个大靖太子会做的事。

  万千箭矢数千铁甲军下,这一句,非沉埋施府二十年的老奴对曾在这座府里受过他三年照拂之恩的韩烨开口,而是二十年前的虎贲之将对大靖太子的恳求。
  吉利一顿,“殿下,您是想□□韩云殿下?”吉利随了帝梓元的称呼。

  能上书这道奏本,看来他们这位历经两朝德高权重的老宰辅已然选择了帝家。

  只一个字,帝烬言收了散漫之心,微微坐直身子,眼底一抹亮光划过。

  韩烨身后跟着一个十二三岁道士打扮的小少年,看见莫霜,他眼底露出喜悦就要张口,却见莫霜摇了摇头。

  已是春日,洛铭西仍披着薄薄的裘衣,他半靠在书房的木椅上,手里端着温茶,听明吉利的来意,他眼微微眯起,透着一股子萧索,不慌不乱地开口。

  见连洪眼神不善,韩烨行到他面前,背对着墙壁,目光如炙,神色冷沉,卓然凌冽之势扑面而来,“我们大靖的东西,就算你们能窥得一二又如何?不过鼠目寸光、不知所谓!”他说着,在暗格上方一尺处不轻不重敲击三下,身后的墙壁悄无声息朝两边移开,露出一条深不见底的暗道来。
  帝梓元握笔批阅奏折的手未停,只淡淡地落下最后一句,“刚才本王听说,赵福去了施府,说来也奇怪,如今先帝驾崩了,他一个前内廷大总管,见本王的西北统帅做什么?”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