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盗1895_“追赶者”
2122读书网 > 大海盗1895 > 大海盗1895
字体:      护眼 关灯

《大海盗1895》

 “弟子等这一日,足有十二年。”帝梓元神情间不见半分退意,仍坚若磐石。她起身朝帝盛天行下半礼,“梓元拜谢姑祖母十年教导之恩,纵历西北之战,梓元的选择仍一如当初。韩仲远必须为十二年前晋南的八万将士之死付出代价,否则梓元有何面目面对晋南数十万百姓的殷殷期盼和帝家的列祖列宗。”。

  韩子安眼底不知深浅,意味深长一笑,抬首举杯一饮而尽,笑道:“有幸交帝家主为友,乃韩某之幸。”

  城破之日,施老将军临死前命亲卫将遗信交到副将赵云海手中。

  “刚才将军有令,无论发生何事,我们都不得上前。”他脸上担忧之色更甚,但仍沉声吩咐。

  “可是……”绿莲声音一低,隐有几分担心,“小姐,虽然您自己誊写了一遍,可流传出去的字画都是宁子谦当初赠与您的。他长留苍城,若是机缘巧合知晓了此事,奴婢怕他不会善罢甘休。”

  三位准宗师对望一眼,神情沉重。

  “他说……”帝梓元顿了顿,“不过孤就喜欢你这种霸道又不做作的丫头。”
  纸上的字虽然笔锋锐气,却透着几分幼稚。

  气氛陡然凝滞下来,让本就沉闷的书房失了最后一丝缓和的余地。

  这声音慵懒七分,霸道三分,毫不软绵地传进耳里。莫天抬首,见那女子轻飘飘指着摊主手中的请帖,下巴微扬,眼带愠色,整个人袭着漫不经心的随意和强势。奇妙的审视感直传心底,他竟只因一个女子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便生出了对她毫不掩饰的探寻之意。
  帝梓元在大靖虽位高权重,亦是用兵奇才,但绝对比不上大靖太子对西北局势的重要。用一城兵力围诛二人,结果弃韩烨而留帝梓元,岂不荒唐?

  “是,世子。”为首的禁卫额前冒出薄薄冷汗,神情为难,他见韩云未有反对之意,朝帝烬言行了一礼,领着禁卫和周彦众人退出了古今堂。

  谨贵妃哭着点头,有了些底气,仓皇的神情缓了缓。
  若不是此般境地,以帝梓元的脾气,早一脚踹飞这个北秦皇帝,揪着莫天的领袍喝问于他了。

  这些年她居于晋南,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

  “如今云夏大族里子弟尽皆习武,你家中既有本事将你教得诗书皆通,怎不让你习武?”
  城南的寺庙破檐漏瓦,冷风不时灌进,可就这么个破烂之处,却藏了十几个乞儿在里头。帝永宁和韩仲远跟着唐老丈回到此处,看见破旧的大堂里蜷缩的孩童时,都被惊得不浅。

  宣昭六年秋天,皇贵妃传出喜讯,尚无子嗣的后宫一片大喜,皇帝下令为保贵妃安康,无需大办,是以消息传到漠北时,已是三月之后。

  可这里,是和第一层截然不同的世界。
  “得看本候君答不答应。”

  “学生、学生不知道殿下在说什么……”江云修顾自镇定,收回了停在半空的手,却始终止不住抖。

  “韩烨,罢了。”帝梓元的声音响起,透着一股难言的萧索,“人死了,一切成空,有些事不必成日后遗憾。即便被擒,我们只要活着,就还有机会。”
  温朔刚操练完将士,顶着满头大汗一脚跨、进营帐便看见了沉着脸立在帐中的宋瑜。

  才走两步就听见太子的唤声,吉利回转头。

  十日后,战火将息,北蛮十万大军埋骨塞云城,不可一世的北蛮皇子元惜身死。

  灵兆颔首,却未离去,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殿下,我出王城前,莫霜公主交代我一定要将此信送到殿下手中。”

  肖恒忐忑回:“说他欠先帝的一条命,德王作乱时,已经还给公主和陛下了。而老先王当年的恩情,他有生之年,亦不敢忘。”

  看着仿似脱胎换骨了一般的谨贵妃,帝承恩面上的震惊难以掩饰。
  帝家十几年前被嘉宁帝连根拔起,朝中交好的世族多被嘉宁帝贬谪,这些年帝家崛起,更多的是依赖新贵,大靖开国的那些世族自是不能容忍新贵崛起,分薄他们手中的权利。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