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罪_并非只有你会用道身
2122读书网 > 徒罪 > 徒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徒罪》

 御塌前,宫人俱是噤声垂首,长公主与贵妃娘娘这两位齐国地位最尊贵的女子肃立在塌前,静静地等待神手妙医的妙仁先生取了金针,替皇帝陛下扎针续命。。

  苏萧恍若未闻,神思恍惚,一霎间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邱家门前森冷冷的铜钉,后院门前小丫鬟的探头探脑,半年的陈年往事如同狂潮一般,涌起数丈的洪涛,劈头盖脸地拍向她,只在一瞬之间,便将她卷进了滔天巨浪之中,让她丝毫动弹不得,只得孤零零地站在漫天冷雨之中。

  妙仁心下一惊,却陡然发现郑溶并未曾像其他中了相思方的人一样神情恍惚,目光涣散,倒是脸色玄青,眼中似有千年寒冰,却是对什么人动了杀机。妙仁忽然觉得又惊又惧,仿佛从这一刻才真正地认识郑溶,不由骇然唤道:“殿下?”

  那一日在江中小舟之上他说过的话朗然响在耳畔。

  苏萧只见他朝着人群的方向微微颔首,伸手再取出一支箭,欢腾的人群霎时间便静了下来,却见郑溶不慌不忙地搭箭上弓,微微拉开了些弓,只是却不如方才的那一箭那么满,下头的将士们心中不禁嘀咕,不知为何射程远些,这一箭反比方才的弓拉得虚些,于是俱都只伸长了脖子,无不屏声敛息,只要看第二箭如何。

  苏萧虽是半信半疑,可见他如此笃定,当下也无二话,两人简单收拾一番便上了路,一路逆着江水向东而行,果然不出四个时辰,便遇上四处来寻他们的士兵,此刻江水已是渐退,两人随着军船渡江,不多时便直达昌安城下。

  郑溶看了一眼苏萧,道:“你怕也是听人说起过我母妃罢?”
  李参军见邱远钦出言相商,神情顿时缓和了几分,他不放心苏萧这从六品的小官,现在这位四品大员出头担责,看来果真是他们相商一致的结果,斟酌片刻方终于松口道:“两位大人既有定论,末将现便拨出一万人马留驻怀清,还请邱大人早日禀告殿下,将来殿下若是怪罪下来,也替末将美言几句。”

  净空大师显然也觉察出了这一丝非同寻常的气味,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惴惴不安之感大盛,待两人走上前去,宫人躬身掀起龙床榻前的大红细金花冰绡垂幔,年近七旬的皇帝自昨日起便昏昏欲睡,脸色泛着青白,在御塌上绣着万字不到头明黄洒金软缎的映衬下,越发显得憔悴不堪,气若游丝。

  郑溶见她到底有些拘束,心下也知她的处境好比是如履薄冰,如此小心处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更何况除了女扮男装这一层,他们两人之间还隔着身份上的千差万别,况且这种事情也急不得的,于是也不多勉强,便一面站起来微微松了松筋骨,一面顺手将案几上一碟子下头进上来的鹅梨卷儿递给她:“我素来不喜甜食,这碟子鹅梨卷儿,你带回去作宵夜罢。”
  郑溶行至芳华宫门口,只觉里头隐约透出些靡艳的气息,他皱眉问了问门口侍立的宫女:“长公主在里面?”

  苏萧的声音远远地传来:“将军勿怪,本官心意已决,瑞亲王殿下若有责罚,本官自去领罪。”

  辛七低头回禀道:“乃是礼部主事苏萧。”
  邱远钦近日来听闻了不少关于她与郑溶的旖旎□□,坊间编排得极为绘声绘色,人人都道礼部主事苏萧如何的色如春花,如何的香肤柔泽,又如何的意态风流,虽为男子,可妖艳~媚人之状却更胜过寻常女子千倍万倍,魅惑得一贯冷峻自持的三殿下如今耽于美色,将六部政事俱是抛在脑后,只与他日日夜夜形影不离,坐卧同行,恨不得两个人化做了一个人才好。

  苏萧嘲讽一笑:“邱大人真是好涵养,是非得看着在下大醉酩酊,出尽丑态才肯走么?”

  那太医见净空大师良久未发一言,不由汗如浆出,净空大师见此情状只暗叹一口气,开口道:“这些药物果是温和滋养之物,的确是没有大误,太医辛苦了。”
  到了郑求老爹这一代,虽说不如以往光鲜,可到底也是进士出身,官居四品,这郑求这里,更是光耀门楣,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前几年由于举荐江阳人才有功,又进了官,如今乃是坐正了朝廷从二品的封疆大吏了。

  郑溶行至芳华宫门口,只觉里头隐约透出些靡艳的气息,他皱眉问了问门口侍立的宫女:“长公主在里面?”

  杜士祯闻言很是惆怅:“邱兄何必如此生分?且不说咱们以往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称兄道弟,就凭着现在咱们两个同殿为臣,你也该喊我一声杜老弟嘛!莫非是邱兄如今高升了,眼里头就看不上咱们这些人了?”
  当日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她不由低低地道:“那日的景致实在是叫人感叹。”

  郑溶听她说完,注视她的目光却让人极是捉摸不定,半晌方不以为然地笑道:“苏大人所说的不是没有几分道理,可惜仅凭这一点,苏大人如何便可断定此人是个女子?未免太武断了罢?本王仅凭一双鞋,便要插手内务府的些小之事,到底是有些不妥。”

  他见皇帝眉头几不可见地松了些,便放缓音调道:“如今正值五月端阳嘉节,后面又接着是七夕之会,儿子在寺中不免见多了许多前来祈福的寻常百姓,倒是也在庙中听了不少有意思的传言,从士子文士到樵父渔翁,从淑女闺秀到村妇老妪,父皇可要一听?”
  他本已是不奢望她再能对他说上只言片语,却没料到今日黄昏时分,门房却送来了一堆信札拜帖,他素来是不理会这些官场往来之事的,门房知晓他并不会拆看那些人事札子,不过是命了手底下的幕僚一一回了便罢,因此上也越发怠懒,总是两三日才送来一回,他也并不十分在意。

  他慢慢地将手缩回来负在身后,将身子站开了些,口中淡淡道:“本王倒没有什么雅兴,只是方才怕扰了邱大人醉抱美人归的雅兴,现下则是怕扰了苏大人对月思人的雅兴。”

  苏萧心里明白,自己恐怕是梦魇了,觉得兆头甚是不好,心中不由暗叹:“阿兄啊阿兄,我这次恐怕又是白忙了三年。”正懊悔着,突然听到绣娘的声音:“先生快醒醒!先生快醒醒!礼部报喜的差哥来了!”苏萧自是不信,只当自己梦魇未醒,巴不得在这美梦里多呆片刻,哪里肯睁眼,只是耳边声音越来越大,更有人一步夺上来摇晃着他的肩膀:“苏年兄!苏年兄!你中了二甲啦!”

  隆昌帝龙颜大怒,当庭下旨要将左相顾侧推出午门问斩,左相毫无惧色,从容道:“午门问斩,陛下使臣固然不能开口再言,奈何此举却堵不了天下众民悠悠之口,更废不了后世史官千秋刀笔!”

  她抬起头来,瞧了一眼那香案上的三柱清香,幻出青烟袅袅,似乎若隐若现有个人影,她一时间几乎泪如雨下,低低地应了一声:“好。”

  两人正在对峙间,耳畔却有人温言道:“将军,我等与殿下分别之时,殿下亲口应允将诸事俱托付给苏大人。如今在怀清留下一万人马平乱放粮,也是情势紧急,见机而行事。想来这番做法正与殿下本意相通,是一心忧民所忧,苏大人并无半点私心。将军,此事乃是我等一致商讨之策,还请将军救此地百姓早日脱离困苦之境,殿下面前,将军乃是忠责尽心之人,若有差池,本官愿与苏大人一并承担,断断不会将将军牵扯其中。”
  她住了东间,王旬住了西房。那夜的月色尤其的好,王旬和苏萧正在宅子里的那株老槐树下头喝酒赏月,只听到有个青年男子的声音在门外嚷嚷:“准是这里了!准是这里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