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更比一婚高_给我跪下!
2122读书网 > 一婚更比一婚高 > 一婚更比一婚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婚更比一婚高》

 王远和严炳等官员也登上了城头,看着来势汹汹的鞑子军队,王远不禁腿一软,心里在哀嚎、在哭喊:“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我一定是在做梦!”可是内心一个冷酷的声音在告诉他:“这就是事实!你一定要挺住,你若一倒,整个张家堡就散了架,全堡一两千人就伸长了脖子等着鞑子来砍。”他努力站稳身体,控制自己的双腿不要发抖,咬紧牙关,防止牙齿打颤……。

  张氏笑着说:“我一个老婆子,还用那些干什么?前些日子你安慧姐来了,看到了很是喜欢,我给她拿去用了。”

  王大才傲然一笑,露出几分慷慨激昂之色,“鞑子已经攻上城头了,我们与其坐在家里等着鞑子破城,还不如冲上城头和他们拼了。我们虽然老迈,但还有着一颗保家卫国的心,今天就舍下这把老骨头,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宋芸娘便将昨日萧靖北出手相救之事一一告诉了许安慧。

  李氏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虽说两家隔得近,但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按规矩应该是婚后三日回门,只是这第三日刚好是除夕,没有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除夕的道理,所以当日和亲家公说好的是五日后回门,也就是大年初二那一天。”她见芸娘面露失望之色,便道:“不如……不如就让玥儿送去吧。”

  宋芸娘感激地看着许安慧,谢道:“安慧姐,你想得真周到。这些多少钱,我马上给你。”说罢便要进房取钱。

  宋芸娘看着萧靖娴发髻上那一只碧玉簪,笑道:“想不到萧大哥看似粗心的一个大男人,还挺会买东西的。你看这支碧玉簪和你多配,衬得你肌肤雪白,秀发黑亮,不知多美。”
  南北大街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团火光,衬映着两个高大的人影,肩并着肩,慢慢走着。

  第五家军户人数最多,有老老小小五口人。一名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看上去是这家人的核心,他紧紧搀着一位中年妇人,那位妇人眉头紧紧皱着,面有病色,似乎正在忍受病痛,另一名看上去略年轻些的中年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娃,一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正搀扶着她。

  宋芸娘虽是纤弱女子,但这五年来日日劳作,又时时练拳,倒有点子力气,至少要强过那年老体弱的柳大夫许多。她咬着牙一趟趟搬着沉重的石砖,背后的衣衫已经是湿了又干,干了再湿。偶尔途中遇到往城墙上送糯米砂浆的许安文和柳大夫,三人也只是相视一笑,用眼神打个招呼,再无别的气力多言语。
  他们离开刘庄之前,还去了一趟当时借毛驴给丁大山的富户家,赔偿了毛驴的钱,还赎回了田氏的银镯。宋芸娘想到杳无音讯的丁大山,心中便十分沉重,连带着归家的喜悦也减少了几分。

  芸娘这才发觉自己的脸紧紧贴在他的胸膛,感受到了他剧烈的心跳和胸腔的震动。她又惊又羞,只觉得脸红脖子热,浑身发燥,她使劲挣扎了下,却哪里挣得脱,便只好低声求道:“萧大哥,快……快放开我,小心别人看见。”

  反正这几年卖面脂的钱,再加上田地里的收成,萧靖北又时不时拿些奖赏的钱财物资回来,家里倒是积攒了些银两,短时间内却也不愁生计。
  萧靖娴自从张氏对她流露出撮合她和许安平的心思后,特别是听到许安平在军队里很是上进和出息,便暗暗留了心。昨日见到许安平气宇轩昂,一表人才,更是动了芳心。她是彻底的行动派,便立即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可惜许安平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倒是白费了她这番心意。

  “又错了。我姐姐最爱的是上穿浅粉或鹅黄的绣花孺衫,下配月华裙,行动时飘飘欲仙,如蟾宫仙子。”当年在江南之时,荀哥儿虽年幼,但记忆中仍记得那时芸娘的模样,此时回忆起来,不觉带了些泪意。

  荀哥儿送走了许安平和许安文两兄弟,转身回来,先在宋芸娘厢房的窗前静静站立了一会儿,又来到了正屋门口,哀伤的看着孤零零坐在幽暗房间深处的李氏。
  群情激昂的军户们从各条小巷中涌出来,渐渐汇成一支几百人的大部队,挤挤攘攘地沿着南北大街向着城门而去。他们的头顶时不时有巨石和火炮呼啸而过,前方惨烈的战场传来的阵阵惨叫也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可是这些都不能停下他们的步伐,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有气势,士气高涨,锐不可当。

  许安慧伸手点了点芸娘的额头,佯装生气,“是你的就是你的,给你你就拿着,别推推拖拖的。说实话,我挣了这二两银子心里很有些不安呢!你看我什么都没有干,就是跑跑腿,平白就挣了二两银子……”

  土匪身手甚是敏捷,他迅速侧头避开,一把抓住芸娘的手,只见月光下,她皓腕上一只银手镯闪着幽暗的光。土匪一愣,一把拍掉芸娘手里的银簪,紧紧抓住芸娘的手腕,死死盯着她的银镯打量着,脸上的表情又惊又喜,又是不敢置信,良久,才急急问道:“这手镯是哪里来的?”
  若一直是这样平静恬淡的日子,倒也已经达到了宋芸娘对生活的最高期望,只是平静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方才见宋思年精神不振,许安文也是呵欠连天,芸娘便让他二人各自去歇息,自己一人静静地守着荀哥。此刻给荀哥涂完了药膏,看着荀哥平稳地睡着,她崩了一整天的弦也一下子松了开来,便也趴在炕上沉沉睡了过去。

  萧靖娴神色软了几分,却仍然嘴硬:“我始终不相信她是这样的人,她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她看向萧靖北,面带哀求之色,“四哥,四嫂一定在京城等着你去接她。四哥,你知道吗,你以前在家里呆的时间少,四嫂一个人很可怜,常常找我聊心事……四嫂对你一片真心,她成日把你挂在嘴边,心心念念地都是你……”
  一屋子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宋芸娘面色惨白,脚步虚浮地离开了房间。

  宋芸娘躺在炕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辗转难以入眠。这是鞑子撤退后的第一个夜晚,炕烧得热乎乎的,被子里暖意融融,本应该美美地睡上一个安稳舒适的觉,可是芸娘却始终无法入眠。

  芸娘怔了下,鼻子里不禁涌出一股酸意,她尽量稳住心神,用平静的声音轻轻道:“没事儿。钰哥儿只是小孩子,哄一哄就好了。”

  钰哥儿无奈地看了李氏一眼,见她面容坚定,隐隐有怒火要爆发,便哭丧着脸,小小的嘴巴撅得高高的,扭着小身子,侧对着芸娘。

  “这就奇怪了,”柳大夫便又习惯性地捋起了胡子,“老夫以前遇到过的两个类似的病例,一个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因为小时候他常受后母虐待,生活悲苦。另一个忘记了自己的娘子,却是因为他娘子水性杨花,给他带了绿帽子,是他的奇耻大辱。故此老夫以为,有的人有可能在头部受创后忘记部分记忆,忘记的有可能是他最不愿意想起来的记忆。但看荀哥儿的情况,却又并非如此……”

  萧靖北望着李氏坚定的面容,呼吸急促,神色也是激动不已。
  萧靖北自豪地笑了,“刘大爷,您和我家芸娘相处了这么多时日,难道还没发现她特别容易博得人的喜欢,让人心生亲近吗?”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