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人(修订版)_他?(求月票)
2122读书网 > 亲爱的人(修订版) > 亲爱的人(修订版)
字体:      护眼 关灯

《亲爱的人(修订版)》

 这就是米兰,这就是意大利,景点边的罪恶法国也有,但少了一份热闹劲儿,叫你看穿了也还是喜欢,这全因为大教堂的魔力。它就矗立在这里,像是对这些悲喜剧的嘲笑,这座教堂花了五百年才建好,拿破仑都曾在此加冕,它有什么人性未曾见过?岂非能让观者反省自身的渺小,兴出向道之心?。

  中国警察拿的是警棍,意大利宪兵拿的可就是枪了,追捕者慢下脚步,反射性地举起双手,他的反应也快,“她偷了我的钱包!”

  “U盘里装的就是普罗米修斯的尝试,它也许能扭转地球的命运——这并非是我们虚言诓骗。有句话说,任何一个公司距离倒闭都只有六个月的时间,这个道理可以套用到人类社会——任何时候,我们距离核战争也许都只有六个月的时间。”安杰罗说,“而且这并非是个固定的数值,这个临界值一直随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剧烈地变动,最短的时间也许只有两分钟——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倘若那时苏联指挥官下达了发射命令,人类文明就会因此毁灭,地球进入核冬天。这样的危机在冷战期间并非只发生过一次。”

  “Tank!”有个美国口音在门外气急败坏地喊,“上帝啊,Jim,他们带来了坦克!”

  打起精神叫出自己的通讯录,他也有很多个电话要打,很多火要发。

  傅展用眼神叫她别行动,放大声音,“什么事?火车怎么停了?”

  他又否定自己:“不,我会进来撕掉胶带,但反锁上门。这样,最终现场效果会更自然。”
  一个接一个疑问冒出来,在傅展的苦笑中又都没问出口——这些事,他会没想到吗?逃到内陆,存活的机会其实更加渺茫,但……能怎么办呢?局面就是这么个局面,留给他们的路,也只有这一条了。

  但这很多很多血和死人正是区别,李竺是这样想的,她没说出来,但傅展看了她一眼,这一切就都在他的眼里了。

  “哈米德,你上过大学吗?”李竺问,她又呷一口茶,眯起眼推了推墨镜,在烟雾缭绕中分辨着哈米德的表情。
  来自中东的压力越来越大,欧盟正因叙利亚内战焦头烂额,难民取道土耳其作为跳板,从海上、陆上通道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当局有意加强边检,却受限于人手短缺与国内力量的掣肘,在罗马尼亚边境火车站,每天都有难民成功蒙混过关,他们不是有钱就是有运气,有钱人买来能用的护照,而有些难民仅仅是凑巧撞上了罗马尼亚混乱不堪的警察系统失灵的那么一瞬间。不过,再怎么疏漏的大网,总也能起点作用,平时人烟稀少的边境大厅现在排起了长队,大量列车因此延误,旅客们往往得排上一小时才能通过边检——这还是一切顺利,如果遇到一个贪婪的边检官员,不是高贵国籍,又恰好没准备一张蓝钞票,那可就有得烦恼了。

  怕?怕什么?如果哈米德和船夫说好,在大海上溺死他们,拿到的钱他们平分,那他面临的风险无非是这一艘船再没回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太可能赤手空拳地游回岸边,继续找他的麻烦。这计划对他的人身根本毫无威胁,李竺看不出他有任何理由害怕,她嗤了一声。

  她的眼角有泪珠沁出,“是不是叙利亚人就活该去死?他们支持内战的时候为什么没想过这点,我们站在这里,不是靠你们的恩赐,这是我们应得的,应得的……我们在难民船上,每一天都有亲人死去……”
  东方快车号一共有十七节车厢,除去餐车(火车上附三座餐厅)之外,一共十一节车厢,但这趟列车情况特殊,检查五舱客人要不了多少时间,所有乘客都来自异国,警长看了看空包间就下车,在站台上和老朋友挥别,他们主要的精力要放在之后会途径此地的客运列车上。

  李竺顿时心领神会:特效化妆,这就是他们需要的。目前来说,他们不怎么怕面部识别,化妆和鸭舌帽可以保证80%的安全,但步态识别这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手段。往肚子上绑个枕头,只能改变体型,但步态不会因为这点重量而改变,演胖子的演员都需要有重量的假体,才能拥有那种蹒跚的体态。有了特制的假体帮忙,再搭配上假发和特效化妆品(也必须搭配特制的卸妆油和化妆工具,当然),他们被发现的几率将会大大减少。

  不得不说,这是很实用的一条后路:李竺知道傅展有一张黑卡,这是【韵】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后,他的学长,同样也是【韵】的重要股东,凯文.阿诺德送给他的。按照惯例,黑卡用户的消费记录被严格保密,即使是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也不能轻易查询,如果没人盘查车站,或者是倒查回旅馆,这就说明这张卡足够安全,可以使用,而后续如果有人来查,这就说明卡已经不安全,那这两张车票就能起到疑兵之计的作用,分散他们的逃亡压力。
  那声音是这么说的,但K用了很久才理解他的意思,地突然变得很近,奇怪,天气这么热,他却有点冷——

  傅家兄弟长得不是很像,一般人很难通过外表识别,傅展微怔,“真的?”

  这就是他加入盗火者的理由吗?李竺和傅展交换了一个眼神。
  “摄像头安在衬衫纽扣里,或者类似高度的装饰物中。后向摄像头,安在后领口。”

  只是一夜情,并非玩不起,那说明不了什么,可以说是对压力的一种调剂,他们最近常常拥抱,依偎在一起,比什么人都亲密,但成年人分得清表演与真心。他们被迫相依为命,但,这种患难之情,回到正常生活以后,会不会持续下去,他们之间的……感觉,是不是浓厚到,值得持续下去?这个人值不值得她持续下去?

  “我……没想到他真是敌人,我们和他一起旅行了这么久——如果不是你,会是谁呢?”
  这是一条很合理的思路,李竺没有太多热情,因为她觉得事情不可能这么顺利,但她也看不到继续逃下去的未来在哪,现在是晚上,她和郑宇翔不出门很正常,明天白天呢?不出去游玩了吗?一走出去就可能被棱镜识别。她是可以通过化妆改变面部特征,但傅展说这依旧太危险,因为现在的智能识别已经可以模糊搜索步态,而这东西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这就是希望有人来为他做决定了?或者他想问的是她的意见?

  他干巴巴地说,充满了兔死狐悲的讽刺,“所以,资源会有的,还要继续查下去。”

  这些建议李竺当然非常理解,她也绝不会逞强,世界规律只会在位面之子身上例外,而她自认从来没有这个命。“我会配合安排——不过,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们得低调多久。不用太精确,就随便估计一下。”

  “那什么。”他忽然说,第一次主动打破了寂静,缩头缩脑,带点讨好,可怜兮兮地,“我叫哈米德,如果你们谈到我,可以这样称呼我——只是为了方便,哈米德。”

  不过还没到那个点,也许只是杞人忧天。也许——他们是想要在佛罗伦萨拿走U盘,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没有任何选择,没有密码,U盘对他们来说毫无作用。如果施密特提出的交换条件是掩护他们安全回国,她和傅展只能答应,不存在第二个选择。
  苏丹北部省撒哈拉沙漠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