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礼来信_邻居(求双倍月票)
2122读书网 > 原礼来信 > 原礼来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原礼来信》

 “没关系的,”她说,收紧了掌握,像是要给他一点数不清道不明的信心。“没有关系的,傅展,已经很好了。”。

  但她就要死了,总有一部分的她正在想,死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否就像是生命中那些让人遗憾的意外一样,最终,你也只能学着去习惯和接受?人不到最后一刻总是不想放弃希望,但现在她能祈求什么,从一开始她就不活在电影里,比起落入敌手受尽折磨,也许在这里被乱抢打死,已经是她最好的结局。

  手已经按到了腰间的匕首上,但他们没惹来什么麻烦——对本地的犯罪分子来说,游客的风险还是太高,他们很顺当地走过又一条凌乱的街道,转入死人城的边角:这里已经是较为贫瘠的坟墓了,建筑以窑洞为主,看得出来,少数几个住客就睡在墓室里与棺材为伍——本地风俗,有些人家的棺材似乎并不入土,停放在墓室里就算是安葬过。窑洞里多数都是空的,不过生活用品还在,和棺材就这么杂乱地堆在一起,好像死亡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傅展没回答,只是拿手电筒晃了晃她的脸,李竺不可思议地瞄过去,看他理直气壮回瞪的样子,她忽然忍不住笑起来:虽然这样说有点变态,但不知为什么,杀了这几个人以后,她非但没有沉重感,反而和出了一口恶气似的,沉郁的心情都轻快了不少。

  K的笑容渐渐淡去,同一时间,雇佣军开始交换眼神,气氛也变得有点微妙:他们可能未必想直接倒戈,毕竟,雇佣兵总是注重名声,他们也不那么想惹麻烦,但话又说回来了,一张嘴就是三百万,人质甚至还能给更多,20万的出场费是否已经有些过少,能不能再添点什么?七个人分300万,一个人四十多万的巨款,他们在苏丹受苦,一年也不过只能拿20万,这笔钱至少对大部分人已经足够有诱惑力了。

  他的咖啡没怎么动过,她其实也就只差一口的瘾头,傅展要叫侍者回去,乔瓦尼却阻止他,笑眯眯地喊,“记我账上,亲爱的——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工作室吧。”

  这几天,这样的流言一直不少,这任务没有密级,它甚至没有代号,不是个正式的任务,可却占用了程序大量的运算资源。各部门都因此叫苦连天,但没有谁公然抱怨,这种心照不宣的秘密在特别情报部门不少见,不过,这不代表工作人员私下就不会八卦。
  “我在笑这首歌!”李竺喊回去,“你有没看过《好兆头》,任何磁带放进克鲁利的车超过三星期,都会变成《皇后乐队精选集》!”

  “破局总是要冒点风险的,”他打量了一下地形,“这结果挺不错的了——你记得往前跳,这是没事的关键。很多人往后跳,更低的速度都会死。”

  “罗马难民骚动,造成财物损失,两人受伤。”
  “?”李竺做了个疑问的表情。

  “他们如果知道,世界就要大乱了。”傅展笑了,“有时候有些想法只能藏在心底,没有太多人合适分享,你永远无法猜到听众会不会生气。比如说——我觉得米兰大教堂和柬埔寨的女王宫很像,但你不知道听众会不会觉得你同时冒犯了两座宗教圣地。又或者是对女王宫嗤之以鼻,认定它根本无法和大教堂相比。”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李竺忽然大声说。傅展嗯了一声,“什么?”
  “但那可能会需要更长时间——也许在我们搜索的时候,他们已经转移了。”

  “议会宫非常美,但我有点累了。”李竺挨着他坐下来,语气有些浮夸,但这也是实话,她整个下午一直在试图接近施密特,同时避开所有肉眼可见的摄像头,这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她从前的工作经验派上极大用场——有很多次她都在不动声色间带着施密特走位,就像是在典礼上带艺人晃开那些爱搞事的记者。“你呢,开心吗?”

  但现在她不会恐慌,余韵仍在,现在她可以幸福又从容地面对这个变化,甚至就连伊斯坦布尔机场都能随意回想,“没关系,我们能接受这种变化。”
  他们现在的武器只剩两把匕首,两把手枪,自动步枪是亚当的馈赠。但他们还得带水,两把步枪是无论如何也带不走的——要在沙漠里跋涉的话,比起枪更应该带水和食物,当然,还有御寒的衣服。太阳很快就要下山了,没有车子挡风,今晚该怎么过还是未知数,这么大的温差,要是生病那就真完了。

  是谁?

  她的眼神被他捉了个正着,他们俩对视了一会,谁也没说话,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李竺抿抿唇:傅展清楚地知道她看出了自己的心态,但他却依然保持了沉默。
  这么广袤的平地,以搜索为目的,车自然是蛇行,后备箱时而出现在射击角度中,时而又消失不见,不过李竺也并不是太担心射空了会被发现,这么大的噪音,除非打死人,否则很可能被忽略过去。她眯起眼,先开一枪,后坐力沉闷得就像是在她胸口击了一拳,傅展把她抱住,“再来一次。”

  “听话的结果就是把所有危险的活都让我做——刺杀是我做,我之前杀过人吗?在罗马还要把人引开,这也是我做,这些活只是恰好很适合我!”

  在被逃亡的时候还要谈艺术?这不可救药的浪漫好像是俄国人的专利,但李竺居然能理解到傅展的心情,越是危险,人对美就越敏锐,兴趣也越浓厚。艺术品与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喋血生涯有个共同点,生命仿佛都在此时臻入浓厚的至境。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种种繁琐,在这样的精粹之前不过是过眼云烟。
  “乔瓦尼会没事的。”她强行转了话题,自顾自地说,“施密特他们会遮掩好他的足迹的,只要藏到这事儿结束就行了——只要再藏一周就行了,他知道得不多,美国人不会拿他怎么样的,是吗?”

  “Shit,已经五小时了,他们还没离开人群,你觉得他们是不是对洗手间产生阴影了?如果是我也不怪他们,我是说,在刚才发生的事之后——K,你的航班呢?再不从机库里挪出来就晚了,我已经看到中国南航的飞机出现在停机坪上了——网络已经恢复,不管你在准备什么,都最好快点行动,否则他们就真的要飞走了。——他们有没有在网络上乱讲话?”

  “说不定真的该做半年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她脱口而出,“风头过了,难道还能一直找?监控不可能一直是这个力度的,他们总得有别的事情要做。”

  她跳下车,把枪甩到身前,背包拉链打开,走向附近的那块大石头——刚才就瞄好的掩体。

  可历史进程,那无可阻挡的大势,又由谁来决定呢?

  这指的不只是他本人的军事素养,也有他做的种种选择,许多都违反了人类下意识的直觉——在被追赶的时候,人们很少会横穿马路左转,大概率都会选择更顺的右转。但东欧人的左转与右转毫无规律,次次都能准确避开围堵:这背后一定也有支援力量。
  “又嫌我怂?”但李竺也已经不是那个被他随便嫌弃的小跟班了,她眯起眼,边调整准星边问,回忆着傅展的姿势,调整贴腮角度,重量、姿势、后坐力,需要考量的元素很多,但的确,要找到的就是那种感觉。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