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_冥界(四月月票第一加更)
2122读书网 > 吾皇万岁 > 吾皇万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吾皇万岁》

 双澄其实也一直担心师傅,但等了那么多天,始终没有他的讯息传来。此时听九郎提及,不禁道:“如果找到他,请端王不要声张……”。

  双澄惴惴不安地坐在车中,听着外面的嘈杂声音由近及远,此起彼伏,晃动的光影一闪即逝,如波动的水纹难以捕捉。

  ——河间府官员送来的加急奏报中便是如此说的。

  他不敢接近,尾随着她们走至繁台之下。丫鬟迎着春风放飞一只蝴蝶纸鸢,少女便欣然在那观看。纸鸢飘飘荡荡,潇潇洒洒,忽而一阵风过,纸鸢一头栽下,悬在了树枝间。

  她曾是如云朵一般柔软的人,他也以为她是这世上最为简单的少女,可是直至今日听得她所说的一切,才让他知晓了那么多不堪聆听的往事。

  “九哥要去哪里?”冯勉急忙跟上问道。

  官家一边在心底暗暗思量,一边恭恭敬敬向太后行礼,淮南王等人亦躬身问候。潘太后坐在位子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众人。殿上这一个个皆是赵家子孙,衣冠间蟠龙游蟒,各有风采,可如今在她看来,却只觉刺目异常。
  “你与汴梁府尹交情深厚,季元昌又听你差遣,怎会到现在还找不到钱桦?”潘太后冷着脸,瞥了他一眼,道,“莫非是不想让老身再见到他了?”

  九郎心中一动,当即下了马车,带着冯勉进了凝和宫。季元昌早已在偏殿端坐等候,听得外面脚步声起,知道是九郎回来,即刻迎上前来拜见。

  “幼时我是跟着养母德妃住在蕙真阁。”他顿了顿,扶着石栏道,“十二岁之后不能再随她而居,便搬到了凝和宫。”
  九郎侧过脸,低声道:“虽然官家出京宫内会少了许多禁卫,但我也不能冒险让双澄进来。”

  端王觉得此事只不过是民间纷争,便也不想多管,只挥手道:“叫府衙里的人好生询问,那个来接他的人不是还在吗?只要问清那病人的来历,自然能查出他到底与何人有瓜葛。”

  女子轻叹一声,撩起窗前竹帘望了望远处,“看来单单靠你一人果然还是不行。”
  “天色已晚,为何前面在传召众臣?”九郎不由停下脚步,回望那钟声传来的方向。

  官家接过清香朝着供桌三揖到底,跪在蒲团上闭目祷告。两旁僧人口中念念有词,低沉的声音在密闭的塔顶嗡嗡萦绕,震得人心头激荡。

  荒草丛中,两道身影一前一后飞速奔掠,一身劲装的双澄已能望到孔盛的背影。她极力往前一纵,腕间银钩急速射出,倏然扣住了他的后背。孔盛惨叫一声跌倒在地,双澄正欲上前擒获,忽觉后方风声疾劲。她下意识地一侧身,“叮”的一声,银钩上掠,在电光火石间将那柄飞掷而来的钢刀挡了一挡。
  “知道了,你自管去吧。”九郎挥手,冯勉便藏好了书信急急忙忙离开了凝和宫。

  “他给我看了。”九郎取过桌上的包裹,隔着布帛摸着那冰凉的枪尖,显得有些沉默。

  孙寿明身子一震,立马怒目而视:“休得胡说!刚才分明说是匆忙间弄上的血迹,当时又是黑灯瞎火,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你的指印?”
  这句话在他心头反复无数遍,可不知为何,他却始终无法相信,甚至根本无法想象。

  两天时间倏忽而过,官家要去繁塔的前一天黄昏时分,宝慈宫来人将九郎请了过去。

  官家攥着手掌,重重地坐下。过了片刻才道:“那人还未招供?”
  “哎?那就是说她确实还没离开了?”荆国公主一抬眉,得意地笑道。冯勉连忙一低头不敢再说。

  侍卫应诺,他考虑了一下,又道:“替我准备一些温水。”

  双澄拼命挣扎,无奈手足都被绑住,根本不是那些身强体壮的侍卫的对手。她腿上本盖着的毡毯滑落了下来,正掉在九郎身边。他略微怔了怔,弯腰想要去捡,车门边的侍卫急忙将毡毯拾起,低头送至他手边。他却低着眉,挥了挥手:“她盖过了,我不要。”

  “九哥,亲亲我。”双澄将他抵在船篷一侧,颤抖着眼睫,祈求道。

  九郎摇了摇头:“昨夜回宫时,嬢嬢特意叮嘱众人不要惊动官家。不过既然潘文祁深夜出城,守城官吏定会在早朝时启奏禀告,这件事是根本瞒不过去的。”他顿了顿,又道,“双澄虽然被人救走,但即便对方是她师傅,这路上也遍是官兵,还请你全力寻找。一旦发现她的踪迹,先保护她安全,再速来通知于我。”

  九郎一怔,随即问道:“那你怎么知道你确实是任鹏海的女儿?”
  九郎却道:“此事马虎不得,我也并非弱不禁风,真人明日尽管照例进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