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令_风云
2122读书网 > 青龙令 > 青龙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青龙令》

 苏萧急忙随众人见礼,只觉一角织锦袍在面前一闪而过,那云纹靴在自己面前似乎有半秒钟的停留,恍神之间,那一角衣袍便从眼前掠去,头顶上传来瑞亲王郑溶的声音:“我说怎么礼部上下无人,原来都在这里,”他抬眼斜觑了黄达一眼,“黄达,你这个总管不在内务府里好好办差,反而跑到礼部来躲清闲了?”。

  为首的太监怕是没料想到郑溶亲自来这一趟,急忙忙上前一步,谄笑道:“王爷请看,这批孩子虽然进宫时日不长,可俱是调理得规规矩矩的,想着是内廷外朝同贺圣安,奴才们不敢不小心,特地选了些眉目清秀机灵聪明的孩子。”

  老僧合掌:“殿下仁厚,不好杀伐之事,乃是众生之幸。”

  此话一出,当时的她甚是摸不着头脑,不知尊贵的瑞亲王殿下何来此问。可若是郑溶便是在燕子塔上救过她与王旬的人,那他早已便知她的名姓,因此在那望京楼中问一句她名姓的由来,倒也算不上十分的突兀了。

  那侍女道:“那日殿下从奔马上摔了下来,虽然腿上的旧伤复发,却无性命之虞。这几日殿下虽说是日日卧病养伤,可在病中依然嘱咐了,只待大人一醒来便去禀告,奴婢已派人去禀告殿下了。”

  京城里,名号叫得最响的昆曲班子当属庆梨班,庆梨班的当家花旦,从了师傅姓宝,单名一个荷字。

  郑洺俯身仔细一看,却是一只硕大的红沙青将军虫,口器上拴着一根细细的红绒绳,那红绒绳的另外一头拴着一辆半个巴掌大的梨木小车,那小车制造得极为精巧,车辕翠盖,金银构件无一不全,赵妃用马唐草轻轻逗弄一下,那只红沙青性情十分猛健刚悍,被马唐草一逗弄,便要扑上去,于是带得那小车溜溜直转。
  他望着她,仿佛这一刻他早已等了千年,他慢慢地举步走了过去,走到她的面前,就那样低头去看她,少女瘦弱的肩膀藏在广袖宽袍之中,让他几乎忍不住要将她就那样一点点地按在怀中,嵌入他的心上,从此抵死纠缠,至死不休。他听见自己低哑的声音:“阿萧……”

  夜色愈加深沉,她心中愈加不安,闻言却不好再问什么,只默默地点了一点头。透过盖头望出去,只觉得外头的物什隐隐约约显出一片陌生至极的红,那红不知为何无缘无故地透出了一股子惨兮兮阴森森的意味,就像是桌上的那一对龙凤喜烛燃过的烛心一般,外头被火头烧过了,就平白地显出了里面的白蜡芯子来。

  苏萧道:“殿下可知南地戏班里的坤生么?”
  苏萧一眼望过去,外头站着统共五六十个小太监,看模样不过十六、七岁,个个垂首拱手站着,想必是事前好好□□过规矩,应是已候了许久了,帽子上肩膀上虽说早已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连着眉眼处也覆着细细的碎冰渣子,却仍无半点声响,似一个个木头桩子打进了地下似的。

  杜士祯瞧着她的脸色,拖了一把椅子坐在她的床边,坐了良久,终于憋出了五个字:“苏苏。别这样。”

  窗外正好是漫天晚霞,瑰丽至极。一切美梦都有结束的时候。她心中从来没有这样清楚的知晓,这别院中平静的十几日间,京城之中,朝堂之上早已波涛暗涌,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之景。
  那女孩子脆生生地应了声好,笑嘻嘻地收了绳索,慢慢地撑开船,不多一会儿,那一叶轻舟便荡到了江中央。

  那老管家走后,他仰靠在软榻上,缓缓地闭上眼睛。想起那夜,在狱中他从苏盛的手里接过来一方衣帛,展开那绢绸一看,上头密密的殷红小字,他慢慢看下去,泣血万言,绢上的一字一言无不是血泪斑斑。

  罪臣之女假扮男子,冒名科考,欺君罔上。桩桩样样,都是些什么罪过?她有几条命够拿来问罪?
  为何此时文九并不曾跟在郑溶身边,反倒是妆成一介平民,匿身于人潮之中?那文九看似随着人群观礼,可目光却始终不时地瞟向这里……杜士祯略一思索,这三人所处位置却恰好将自己身处的酒肆围在了中间,一时间恍然大悟,这三人摆出的阵势,莫非是鼎鼎大名的三合阵?这三合阵乃是隐卫保护某人最常用的阵势,三人为阵,相互援引,互为倚仗,虽只有区区三人,却能将保护之人围个铁桶一般,等凡之人不可伤那人分毫。

  听他说完,上头的郑溶神色不辨,只淡淡一笑,抬手指了指苏萧:“苏大人,你怎么说?邱大人所言可否属实?”

  正在此时,苏萧对面的一名官员却怕是多喝了几杯,有些酒意上头在一片歌舞声之中站了起来,高举了酒杯,大声道:“殿下!咱们昌安春分时节一直有立蛋的耍子,今日恰好是春分,殿下何不也做此耍事与民同乐呢?”
  郑溶听他一通话说完,不禁怒极反笑:“扛不住?折腾?侍寝?”他手往外一指,“滚出去告诉妙仁,本王现在要他滚进来给本王侍寝!”

  那挽人的喜娘见多了喜事,见状也不由地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哪家的喜事不是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她瞟了一眼这新娘子,说起来这新娘子也真是可怜,听说原来也是个官宦家的小姐,哪晓得命里是遭了灾星的,听说两家定下了亲合了八字,吉日都选定好了,只等着欢欢喜喜的过门成亲,可娘家不知怎么就犯了什么事,一家子死的死散的散。也真是可怜见的,新娘子孤身一人带着一个丫鬟来投奔夫家。

  文九心一横,大声直言道:“妙仁先生的意思是,苏大人……苏大人的身子现下……现下是经不起王爷折腾的,王爷既然已身中相思方,属下还请王爷示下,要不要传人侍寝?”
  长公主抬手道:“大师请勿多礼,还请大师近到陛下榻前,为陛下祈福。”伫足回首,冷眼掠过众人,转身而去。

  苏萧万没想到这位王爷怎么突然生出了几分闲情逸致,与她拉起了家常,忙道:“多谢王爷关怀,下官至京城已有三四年了,已渐渐习惯了。”她其实并不习惯这样冷洌冰寒的气候,京师冬日里的风,总是刀子似地冷冽狂乱,那一把把的风刀仿佛能直通通地割到她的心底去。她是多么希望早日回到温暖的南地,那里的冬日,就算是冷也是熟悉的温暖的,透着一股子和润的气息。

  小双只一双血红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张德,仿佛要将他整个儿吞了下去一般。

  这番下来,可真是好,哪家的勾栏院子听说过这样的奇事?哪家的勾栏院子慌忙忙地将还未□□得规规矩矩的姑娘挂了牌子出来接客的?老鸨子不仅脸上无光,落了话柄且不说,单说是为了给那客人解气,就白白陪上两名清白姑娘来伺候打点,陪尽了笑脸,好说歹说才安抚好了当晚的客人。

  闻听此言,上头的郑洺倒来了几分兴趣:“此话怎讲?”

  “思乡么?”郑溶轻笑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翼北汾水鼎,荆楚岘山碑,岭南江东,哪一处不是风光大好,阿萧说,本王应该思哪里呢?”
  苏萧想起她前些日子在马背上晕倒的旧事来,不由微拧过头去,郑溶却只含笑看着她,她上马接过缰绳,口中驾了一声,那马儿便轻快地小跑了起来,郑溶出神地望着她的背影,待到那马儿成了小一点儿白,方一个纵身上马,轻轻一夹马肚,只见那黑马长嘶一声,撒开了四蹄便追了过去。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