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国公种田一二事_兵不厌诈!
2122读书网 > 女国公种田一二事 > 女国公种田一二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女国公种田一二事》

 万总旗沉声道:“王大人说没有军籍在身的,方可离堡。”他虽是粗人,此时也忍不住出言相讥:“刘公子可是刘副千户之子,也是未来的副千户,我们张家堡将来可还要指望您的领导呢。”。

  “芸……芸姐姐,你……你来啦……”殷雪凝慢慢睁开眼睛,努力看清了芸娘后,失神的眼睛里闪现了几分神采,她想支撑起身子,撑了几下却怎么也撑不起来。

  临近傍晚,柳大夫、宋芸娘和荀哥儿一起来到了萧家,一起同来的还有一直未回家的萧靖娴。

  想到这里,萧靖北觉得一阵轻松,又有些好笑,他忍不住露出淡淡笑意,“舍妹还未曾婚配。徐兄弟……何出此问?”

  宋芸娘每日陪着萧靖北,照顾妍姐儿、盼哥儿,闲时养养花、种种草,做些绣活,日子过得平淡而安逸。嫁给萧靖北四五年,她从未和他有过这么长时间的单独相处。现在和他每日厮守在这小小的庭院,不用担心生计,没有战乱的纷扰,偌大的侯府琐碎家事也自有孟娇懿去操劳。她只用安安心心陪着萧靖北,每日里看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说说笑笑,恩恩爱爱又是一日。

  许安慧见母亲越说越不像话,宋芸娘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忙笑着打断:“娘,哪有那么多的万一,您怎么就不往好处想,万一萧四郎立了更大的功绩,万一荀哥儿以后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大得能够将芸娘家的军籍除去呢?凡是还是要往好处看啊。”

  西厢房是王姨娘和萧靖娴、钰哥儿的住所,萧靖娴一人住在里间,王姨娘带着钰哥儿住在外间。她们虽然已经歇下,但都睡得不熟,此时李氏一声呼唤,不但王姨娘,连萧靖娴也被叫醒。
  巷子里的孩子们看到天上的焰火,先是呆了一呆,片刻之后,都欢乐地又跳又叫,将这大年夜的气氛渲染得既热闹又喜庆。

  万总旗见萧靖北将那名昏迷的妇人抱进了瓮城,不禁皱眉问道:“萧小旗,这妇人怎么样了?如果活不了的话,待会儿运到坟堆那儿埋了吧。”

  她看着穿着自己粗布襦裙的萧靖娴,纤弱的身子怯怯地站在那里,白嫩的脸上还沾有一小块炭灰,不觉心一软,叹了一口气,缓声道:“这里没有什么事情了,你去洗把脸,马上咱们就有香喷喷的锅巴吃了。”
  萧靖北身子僵硬了一下,突然低沉道:“芸娘,过几日我便要去游击军了……”

  除了宋芸娘和不懂事的妍姐儿,所有的人都对萧靖北的归来不再抱有希望。宋思年、田氏和许安慧轮番上阵开导宋芸娘,和年前的劝导不同,现在他们的劝说言辞多了些其他的味道。

  钱夫人半信半疑,她面色一缓,却仍是冷冷道:“现在老爷已经起了这个心思,却已是容不得你愿不愿意了。”
  今日,她作为萧靖北唯一的妹妹,不得不充当伴娘的角色。之前她当着众人,已经强颜欢笑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当房内只剩下她和芸娘两人之时,便懒得继续费心力和芸娘言语,只沉浸在自己的哀伤里。现在见外人进来,却也不好意思继续呆坐着不动,只好起身再次展现自己贤淑的一面。

  王远重重叹了一口气,郑重地说:“当日,刘守备将我们几个子堡的防守官召到守备府,郑重拜托我们要牢牢守住城堡,切不可让鞑子攻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今日,我也郑重地拜托各位弟兄,张家堡的存亡,就靠各位了。”说罢,他站起身来,拱手对众官员深深弯腰行礼。

  萧靖北想到此事,不禁试探地问:“舍妹年幼无知,资质愚钝,不知你……”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东方隐隐露出了一抹红霞。小巷两边的小院轮廓渐渐清晰,从沉沉暮色中慢慢浮现出来。一些院子里开始有了动静,鸡鸣声、犬吠声、孩童的哭声,此起彼伏。三三两两的人走出了小院,有的还边系着扣袢儿边打着哈欠。这个时辰出门的,基本上都是赶去修城墙的。巷子里脚步声越来越多,伴随着交谈声、咳嗽声,张家堡掀开了热闹的一天。

  窗外,一直站着偷听的萧靖娴脸色煞白,李氏所说的这些内.幕她也是第一次听到。特别是当她听李氏说到皇上命萧家人永世不得进京之时,只觉得万念俱灰,有如晴天霹雳打在头顶,顷刻间,她的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

  萧靖娴正好也梳洗完毕走过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扑哧笑道:“到底是新嫂嫂懂得调.教,能让我这个一向奉行君子远庖厨的四哥进厨房干活。”
  一群群士兵中,身姿矫健的女兵们格外醒目。她们站在一起,一个个穿着和芸娘一般的皮甲,虽然所配的武器千差万别,有大刀,有长枪,也有弯刀,却都是英姿飒爽,精神勃发。同高大威猛的男兵们不同,这些女兵虽然身材小巧,但灵动敏捷,沉着心细,又懂得以巧取胜,以柔克刚,作战半个多月来,居然没有什么伤亡。

  芸娘不语,只是微微点点头。

  “萧……萧小旗,萧小旗?”有人在一旁怯怯地叫着他,萧靖北猛然惊醒,却见徐文轩一张年轻的、青涩的脸凑在自己面前,他的双眼带着期盼之色,双颊涨得通红,却不知已经站在旁边喊了自己多久。
  至于宋芸娘和孟娇懿的封号,梁惠帝在下旨前的那一刻,想到萧靖北当初拒绝接回孟娇懿时的坚决神情,他收回了旨意,决定待萧靖北伤好痊愈之后问过他的意见再定。

  宋思年也盯着萧靖北看了半晌,他心中猜想过萧靖北的来历,知道必不会简单,可是没有想到比自己猜想的更为复杂。他只愿芸娘能嫁一位像许安平、张二郎一般身世清白,家庭简单的人,却不想她却偏偏看上了这萧靖北。他叹了一口气,狠了狠心,冷声道:“我家贫寒,芸娘也只是个粗野丫头,你们是京城来的贵人,我们不敢高攀。”

  宋芸娘又气又急又怒,心道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不但遇到了鞑子,还碰到了冤家对头、见死不救的胡勇。

  宋芸娘他们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愣了半晌儿,李氏突然面露喜色,“城外的军队走了,看来真的是自己的军队,才会这样不伤靖边城一兵一卒便轻易离去。”

  常言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幸福的日子总是不能长久。宋思年虽谈不上是至清的清官,但也绝不是鱼肉乡里的贪官。却因一时不查卷入了上司的贪墨案里,又被下江南巡查的钦差大臣捅到了天子面前。宋思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贪污,但难逃失职失察、知情不报的罪名。

  墩台里的人都大惊,胡勇狠狠看着萧靖北,吼道:“你放他们进来的,你说现在怎么办?”
  原来宋思年和荀哥儿已经得知萧靖北接回了前妻,也深知萧靖北之所以被迫接回孟娇懿,无非是因为她有权有势的娘家。他们都有着读书人的傲骨,不愿意寄人篱下。荀哥儿更加潜心研读,一心一意准备着明年的秋闱,争取金榜题名,好好成就一番作为,做宋芸娘的坚强后盾。宋思年则执意留在了宣府城,陪着荀哥儿一起备考。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