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高跟鞋_秦淮茹藏钱
2122读书网 > 就爱高跟鞋 > 就爱高跟鞋
字体:      护眼 关灯

《就爱高跟鞋》

 他们的眼神对在一块儿,有那么一瞬间,时间似乎停滞了半秒,这半秒间,月亮从议会宫尖顶后头探出了半张脸,列车在林间飞驰,驶过剧变后萧条破败的东欧,从布加勒斯特到布达佩斯并不远,其实它去往威尼斯也很近。一转眼间,一天车程如飞而逝,在布达佩斯的浏览风平浪静,已经进入欧盟区,没人会来查护照,再说,东方快车号的乘客也一向受到特别礼遇。薄暮时分他们又来到了另一座火车站,他们依然躲在人群后,交换着爱情鸟的轻拥与喁喁低语,落得比所有人都后,没人感觉出不对,施密特尤其不能(他们都是若无其事暗中观察的高手,但这主要是因为他太不擅长此道),他们也依然在交换着含义丰富的眼神。。

  他提交了任务报告,附带着视频资料来解释自己的部署,他的安排无懈可击,没人能挑得出毛病,正常人谁也不可能在那样的包抄下还有回击之力,只有傅展和李竺,总能匪夷所思地逃离。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超越了一般人,杀伤力更胜最凶狠的恶匪。K的直觉和H一样,这种已经靠近成功却突然全部搞砸的沮丧感,那种滑不留手的感觉,胆大包天的诡秘与疯狂。

  确实是脏,比伊斯坦布尔还要脏出几倍,这里的人连垃圾处理业似乎都不发达,市中心还能维持点体面,但死人城这里,苍蝇就叮在脸上,不知从哪里飞来,总是一群一群,路边隔着房子就是碎石垒起的墙,墙边一摊摊全是垃圾,这里的人不是这样随手把垃圾抛弃,就是多走几步到一个垃圾场去,那里更是洋洋大观,一整片空地全是各色塑料袋,它散发的味儿混合着排泄物一起,笼罩了整片死人城。

  走廊尽头,李竺有所感应,回头看了一眼,眼神和他擦过,她的眉毛微微皱了起来。

  “什么?谁会告诉我?秦巍?乔韵跟他讲的?你告诉过她?和你的家庭有关?”

  “真的假的?”李竺对搭乘专机回国的愿景已经不是太感兴趣了,她更敏感的是傅展的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你的意思是,这安全屋也不安全了?”

  想要细问这是本能,不过傅展的问题更自然,他估计早料到这两个人不会怎么留意这条新闻,所以问了个他们更该感兴趣的问题,果然,小李回答的是前头那个,“达迈尔当然有——苏丹就是中国人最多了,怎么可能会没有嘛……”
  李竺看起来根本对自己的命运毫无察觉,她甚至没听懂傅展的话,面临生死,这女人完全吓蒙了。

  “这帮黑客,不闹得天下大乱他们不会罢休——政客的确最恨他们,21世纪最大的变数。”傅展悄声细语地说,他的呼吸声吹拂过李竺耳朵,“笑一笑。”

  如果我们把视角调到足够高,就能看到一股低烈度的负能量波在巴黎上空扩散出去,许多人都在嘶吼、喊叫、咆哮,用不同的语言抒发着激烈的情绪,他们给它解释出种种来源,但实际上,这激情都来自于被上司大吼一顿还不能反驳的不爽。有一股暗流在巴黎市内涌动,被动员起来的远不止特工,三教九流,此刻都在打量着手机里的两张照片,念叨着两个陌生的名字:巴黎很大,但也很小,这城市的监控摄像头当然远远比伊斯坦布尔多,可供他们躲藏的地方实在并不多。或迟或早,他们会被找到的。
  “扩大搜索范围,再跑一遍程序,把所有相关人员都列入考虑。”

  “这就对了,”傅展说,“一个政治献金公开化,有说客在议员和财团之间互相联络的国家,官商勾结如果只有台面上的那些,那才奇怪了。对利益集团来说,这的确是一回事。不过可以确认的是CIA和他们背后那方不是没有对手,他们也有个强劲的敌人。”“你是说施密特在的黑客组织?”

  在意识熄灭以前,他想到的最后一句话是凌乱而无逻辑的:腹部大动脉,该死的黑客组织,当然是他们,他们黑进了卫星——被刺的马特——他能不能熬过去还不知道,但他应该是已经没机会了。
  “李竺!”傅展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走上前厉声说,伸手要抓住她的肩膀。

  傅展的确已经去了很久,不过李竺知道,她表现得越镇定他们就越安全,她喝口茶,拿出他们新买的手机看了眼,“再等等。”

  ‘有什么问题?’她用手机打字问他。
  ‘咻啪’!

  这一段环城高速,不但上口多,下口也多,前方500米就有个下口,李竺心领神会,手握枪支深深吸气,10、9、8、7、6、5——

  枪口摆了摆,他直接堵住了李竺的太阳穴,“把东西给我。”
  “&*%¥#@——(*&#¥!”

  “确实如此,但她走进中国大使馆以后,会发生的事就超出我们的掌控,如果她根本没拿到U盘,只是想籍此脱身怎么办?如果她和傅展已经达成默契,兵分两路引开我们的注意力呢?”

  “收到。”
  “我想知道U盘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这无疑是侧面印证了大家的怀疑:K也认为H叛变了,至少是极有可能叛变,所以之前他完成的工作也都变得不再可信。

  偶尔也谈谈雷顿,就像是闲话家常一样随便,傅展说完H又去说贝尼尼,这话却比长篇大论更宽慰,李竺渐渐不想那么多了,也习惯了风险在外的感觉,“我也更喜欢四河喷泉,它的象征和隐喻都很迷人——更重要的是它在罗马,梵蒂冈的一切好像的确都过分正经。不过,米开朗基罗还是更胜过贝尼尼——米开朗基罗是不屈的,贝尼尼就不一样了,这些其实从作品里都能看得出来。”

  “斯德哥尔摩患者指望的就是这种怜悯。”他说,没有和李竺争吵的意思,“你对他的现状感到愧疚,为什么?你希望看到什么,像是哈米德这样的青年未来摆着无限的可能性,他可以做服务员,进工厂,上夜校,做水电工,社会上永远有无数个职位招贤似渴,没学历也不要紧,只要他肯出苦力又足够聪明,赚得不会比小白领少?你觉得社会就应该这样子,所有的年轻人都该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他没有拥有这样的好条件,所以作为精英,你有些居高临下的怜悯和愧疚,像是你没尽到你的义务,他的世界才会这样灰暗?”

  “真的假的……”

  傅展点燃一支劣质香烟,放在桌边,取代逐渐熄灭的香料来驱蚊子,“从1882年到现在,世界对华人的看法从没变过,就是黄祸。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挺精准的。”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世界在这一刻变得极为安静,所有闲杂人等都化为一片暗灰,只有傅展和俄罗斯人形象鲜明,他们交谈,握手,然后分开,大脑仿佛设了一个阈值,所有忙于庸常的路人都是灰的,而出现非常之举的危险分子则被逐渐标出了彩色。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