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逆袭:首辅宠妻日常_烙印
2122读书网 > 嫡女逆袭:首辅宠妻日常 > 嫡女逆袭:首辅宠妻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嫡女逆袭:首辅宠妻日常》

 十日左右,这五千来斤的棉花便整理好了,花了两三吊钱。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宁玉瑶就和惠娘说可以开始织布了,搬出家里专门准备的十几台纺织机,惠娘让李氏带着宁家所有人开始做,连宁玉瑶都跑过去盯着,毕竟自己可从没见过怎样织布的了,现代早已经把这老古董似得纺织机淘汰了,只见李氏纺线时一手从棉花捻子里抽出线缠到锭子上,一手搅动纺车轮子,手臂不断伸缩,动作快速地令宁玉瑶眼花缭乱,每纺满一锭棉线,把棉线从锭子上取下放到竹筐里,周而复始,直至可以制作一匹棉布的量了才开始织布,唧唧唧的织布声响起来。。

  “真好,旭哥哥,第一次药浴已经完成,效果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你马上就可以醒过来了。”宁玉瑶兴奋的说。

  妍郡主自从离开皇宫之后,心中并不平静,勉强合眼之后,一会儿梦到在丞相府看到景旭远和宁玉瑶暧昧温情的一面,过了一会儿梦又变了,成了今日里鼓面上起舞的宁玉瑶,耳畔依旧是人的轻声絮语,说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在宁玉瑶和玥郡主的节目面前不堪一击。

  “爹,就算女儿嫁了,也待在你身边,好不好。”

  宁玉霁给自己的书童兼小厮取名为善文,宁玉磊马上跟着自己的哥哥取了一个善武,笑嘻嘻的说:“就听书童的名字就知道是一家的。”其实宁负众人都知道他是懒得费心思。

  走到一段山路时,后面的马不知为何受了惊吓,前蹄高抬,直接将毫无准备的车夫掀了下去,跟着疯了一般朝前疾奔而去,转瞬就将惠娘二人的马车抛在了后头。

  状元红和绞笑颜正巧霍菡嫣有,也不嫉妒她,只是对那株绯白牡丹撇了撇嘴:“玉瑶妹妹,这都死了,白拿也没意义。”
  至于以后的妻子霍菡嫣会不会有意见,谢逸风则是自信她一定会同意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当家夫人怎么能连这点气度都没有?最主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品貌家世极有自信,他相信霍菡嫣一定会为了讨好他而全力配合,当然,他也会敬重她这个原配正妻。毕竟,如果有一个高雅美丽的妻子也是他的面子不是?

  宁玉瑶三人也歇下心思好好地观景,毕竟安王府的花园虽然比不上御花园的娇艳美丽,但是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的,宁玉瑶看到花园中开得绚丽多姿的各种各样的花儿,也不得不说怪不得每年的赏花宴都在安王府举办,光是这景色就是权贵人家所莫不能及的。

  惠娘是多么心思灵巧,一见李氏这样问,马上就顺着她的话回答道:“姐姐,我们家准备开一家绣坊,到时可要你多多照顾生意了。”
  张倩宁看到自己娘亲很感兴趣的问着哥哥,听着哥哥不断地夸着这宁玉霁不免起了好奇之心,听得津津有味。只是张明华直接一句:“宁家是潜龙在渊啊,不飞则已,一飞惊人。”结束了这场对话,倒是秦氏起了相交之心,这儿郎是个有大志的。

  因为香料的事情,宁玉瑶打算干脆买几亩荒地来种植一些香料,天天要一些,在镇上店铺里面买老是不合算,毕竟香料贵呀。直接让惠娘去提醒了大舅这个问题,买几亩荒地来专门伺弄香料,反正这东西也不需要多肥的田。也不挑地的。

  “晴雅姐姐,先不忙,前段日子结识了一位姐姐,乃是丞相府千金霍菡嫣,要不我们把她也请上吧。”宁玉瑶心里暗暗的打着鬼主意。
  而宁玉瑶和景旭远早就被小包子宁玉渊拉走了去附近玩了,景旭远也假借游玩拉着宁玉瑶的手,在他看来能有机会多接触多占便宜就一定要把握机会,只是现在小娇妻还是个小豆丁,虽然脸上的婴儿肥圆嘟嘟的甚是可爱,但也免不了她的年龄与自己差距十岁的事实,自己还有得等啊,想着还用哀怨的小眼神看了宁玉瑶一眼。

  冰雪梅林,冷香浮动,月光潋滟,幽夜寂然。

  “娘,旭哥哥这么厉害,早就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我们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宁玉瑶说起京城生活还有点兴奋。
  霍嘉颖迫不及待的抢先答道:“这个荷包的面料是宫中皇上亲赐的月流锦,丞相府也只有五匹,正红色、黛紫色、墨青色、湛蓝色、天青色各一匹,是父亲专门留给大姐的,外面根本买不到月流锦,就是在霍府内。也只有大姐院子里才有这珍贵的月流锦。

  中秋之际,因为景旭倾夫妻的远游使得景旭远一个人待在安家大院,所以这次中秋节宁家也干脆邀请景旭远到宁家来一起度过这个团圆的日子。而景旭远也深思熟虑的想把自己的身份告诉宁家,毕竟这件事是瞒不住的,早知晚知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自己以前的隐瞒可以推脱是为了大哥的安全所以身不由己,也算是有个可以原谅的借口,要是以后才知道的话,宁家人怕是会多心的。

  宁玉瑶和景旭远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讲究什么寝不言食不语的,看到景旭远心情很好的用餐,宁玉瑶迫不及待地跟他说了这事,“旭哥哥,你跟威远侯府打过交道吗?”
  “宣一甲贡士进殿。”尖利的声音响起。

  “那便好,”宁玉瑶点点头,然后对着霍菡嫣说道:“菡嫣姐姐,这舞蹈的前半段是我同嫦曦姐合舞,而后半段,我另有主意。”

  惠娘看着三个儿子都不在淡定的样子就说:“你们都是享了瑶儿的福啊,这些做法都是瑶儿的师傅传给她的,以后你们就可以尝到更多的美味了。”
  其次就是四个侯府,平北侯府,荣安侯府,靖安侯府,威远侯府之流,魏妈妈按照自己的关系网所得到的消息简单的为宁玉瑶讲解了一下,宁玉瑶倒是在一边喝着茶听得津津有味。

  宁玉瑶一想自己似乎真的是好久没拿起针线了,虽然现在还小经历还不太足,不过自己可还是要努力绣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发家致富。至于买人参的路子是走不怎么通的了,毕竟怀璧其罪,要是有心人知道自己家有珍贵的人参,那可就危险了,所以这段日子宁玉瑶也一直在想办法发家。

  初四是灶祭日,恭迎灶神回民间日,因为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果品,焚香点烛、施放鞭炮,以示恭迎。这天一整天全家人都得待在家。往年百首都没贴过灶王爷的像,今年弯弯特意置年货的时候买了一幅,贴在灶台边,算是真正恭迎灶王爷回来了。

  所以,宁玉瑶前段日子,一直想着在这基础上不断的试验,想让这香味持续的更久一些,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宁玉瑶用灵泉水泡过的桃花炒干后再配上木屑,加上一些香料用蜜搓成丸熏制香气闻起来会更好,香味停留的时间也更长,。

  春宜读子,夏宜读史,秋宜读经,冬宜读集。宁父是个真正的风雅之人。读《庄子》,看来他对功名利禄确实不甚在意,如今看来,宁父是个真性情,品德端方的真君子;是个真真正正古代完美优质男。

  “两成······”古云庭在心里打着算盘后才说道:“不过要确定能够种出菜来之后才分成。如果到时候种不出来,那就要做出相应的赔偿的。”古云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就是这个。”宁玉瑶兴奋而费力的伸着小手指了指那簇紫红色的果实,很明显那桑椹熟透了,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