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请立正!_行字卷
2122读书网 > 少校,请立正! > 少校,请立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少校,请立正!》

 长公主与先皇是同母姐弟,嫁给了宣威将军萧远山,萧将军当年手握重兵,扶持先皇在众多皇子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登上皇位。。

  走到茶馆门口,看到刘栓财早已在茶馆等得不耐烦,见他三人返回,脸上笑成了菊花,忙乐颠颠地收拾起大包小包走出来。他见芸娘三人一改之前的兴高采烈、谈笑风生,都变得神色黯然,沉默不语,便只当他们逛街累了,也收敛了满脸的笑意,默默跟着他们往城门走。

  萧靖北挑了挑眉,目光幽深,低声道:“我的伤好全了,不信,晚上证实给你看看?”

  宋芸娘在地窖门上虚掩上几捆木柴,担心他们万一等不到自己开门会出不来,便尽量将柴堆得松松的,又覆盖了些稻草,见看不出什么破绽,这才出了院门。

  宋芸娘走着走着,发现眼前出现了一道高高的屏障,猛然抬头,才惊觉自己居然走到了城门处。芸娘不禁摇头苦笑,正准备转身,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大声叫着:“宋娘子。”循声望去,却见萧靖北疾步走了过来,他身着戎装,高大英挺,此刻却一改往日从容的步伐,脸上也带着急切之意。

  他的眼里映着红烛跳动的火光,目光炙热,看得芸娘一阵心慌。她突然有些局促,只好羞涩地垂下头,小声道:“萧大哥,你……你……”“你”了半天,最后却道:“你要不要喝醒酒汤?”

  “真的?”
  “秋杏姐,不知钱夫人找我有何事情?”

  蔡氏方才试用了面脂,已经识货地知道这面脂品质上佳,又是芸娘他们自己制作,只要价钱合理,销路打开了,以后不愁卖不好。所以,她倒是十分诚心的想和他们合作一把。

  萧靖北蹙了蹙眉,“应该是江南,具体地方还不知道。”他叹了口气,“你这个好弟弟也是倔强,他本是殿试时皇上亲点的榜眼,可以直接进翰林院,可他偏偏不愿让别人说是沾了我的光,非要外放……”
  钱夫人又盯着婚书看了看,面露疑惑之色,“萧靖北……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她想了想,眼神一亮,问道:“这萧靖北,我好像听老爷说过,是分到堡里不久的军户。听说,他武功高强,勇猛善战,一来就杀了上十个鞑子,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还被升为小旗。和你定亲的这个萧靖北,是不是就是他?”

  孟云泽闻言笑容一滞,有些怅然失神,他遥望南方,黯然道:“我没有萧四哥那么好的福气。也许,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单身下去吧……”

  夏青远远看到军营门口站着几个人,中间那个人正虎着脸看着他们,便忙挣扎着要下马。
  李氏和萧靖北面面相觑,王姨娘愣了愣,立即绽放了笑容,她双眼放光,充满希望地看着萧靖北,哀求道:“四爷……”

  语罢,钱夫人又看向宋芸娘,面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缓缓道:“宋娘子,你……你很不错。”想了想,又似笑非笑地说:“我解决了你的难题,现在,你便有精力做我需要的东西了吧!”

  萧靖北终于睁开了眼睛,愣愣看着围在他面前的几个人,呆了半晌儿,又闭上了眼,摇头苦笑道:“我定又是做梦了……”
  阿鲁克挟持着梁惠帝一路南下,锐不可当,直逼京城。新登基的小皇帝茫然无措,政权全部落入了张鸣德的手中。他很快召集了二十万大军严守京师重地,阻挡阿鲁克的攻势,各地勤王的军队也纷纷向京城集聚,加入了京师保卫战。

  宋思年淡笑着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又道:“芸娘个性单纯,有时还有些执拗,你以后多担待些。”

  宋芸娘轻松地笑道:“我马上就回家,我爹还在地窖等着我呢!”说罢轻轻合上地窖门,又在上面堆了一些木柴和稻草。临出门前,她想到自己家里的杂物间已被巨石砸碎,里面堆放的农具只怕都已经砸了个稀烂,便去许家的杂物间拿了一把尖尖的铁镐,心中对张氏暗暗说了一声:“张婶婶,借您家的镐头一用啦。”便出了门,加快脚步追赶已然远去的王大才他们。
  萧靖北从容走到严炳面前,单膝跪地行礼,“属下萧靖北,参见严大人。”

  王远也走到了钱夫人身旁,他接过老者递给自己的盔甲,肃然道:“大爷,您放心,我一定会将这身盔甲穿在我们张家堡最勇猛的将士身上,让他给您的儿子报仇雪恨!”一时间,熊熊燃烧的仇恨之火代替了凄凄哀哀的悲伤之情,军户们纷纷抱着脱下的盔甲站起来,脸上充满了愤恨之意,全身充满了斗志和力量。

  宋思年闻言有如晴空霹雳,不禁打了个踉跄,要不是宋芸娘赶紧伸手扶住他,只怕都要跌倒在地。他又惊又惧,睁圆了眼睛,脸色刷得变得苍白,拄着拐杖的手骨节发白,隐隐在颤抖,连声道:“怎么会遇上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怎么办?这可如何是好?”
  方才吃完早饭后,几个女人兴致高昂地到厨房包饺子,萧靖北也不愿置身事外,跟进来要帮忙,芸娘便给他指派了剁饺子馅的活儿。萧靖北倒也不负所托,拿惯了大刀和弓箭的手拿起了菜刀,倒也将饺子馅剁得细腻均匀又绵软。

  “爹,我已经好了,我身体皮实得很,这点小伤算不得什么。”芸娘嬉皮笑脸地说,她看向荀哥,“荀哥儿,你怎么也起来了,你感觉好些了吗?”

  宋芸娘虽是纤弱女子,但这五年来日日劳作,又时时练拳,倒有点子力气,至少要强过那年老体弱的柳大夫许多。她咬着牙一趟趟搬着沉重的石砖,背后的衣衫已经是湿了又干,干了再湿。偶尔途中遇到往城墙上送糯米砂浆的许安文和柳大夫,三人也只是相视一笑,用眼神打个招呼,再无别的气力多言语。

  领头的那名中年男子名叫王大才,他五十多岁,年前因体弱退出了军职。他家大儿子袭替了他的军职,此时正在城头防守,二儿子前几天也被选去作为辅兵,他却因年老体弱未能选入辅兵。

  萧靖娴趁机走过来,“钰哥儿,外面来了许多小孩子,姑姑带你出去和他们玩去。”

  到底是知妻莫若夫,他笑着对李氏说:“娘,我看岳父那里只怕还没有怎么准备,不如将各种口味的饺子都装上十几个,再准备一些熟食和蔬菜,待会儿吃完饭后,我和芸娘一起给岳父送过去。”
  经过一番交谈,李氏现在对芸娘的态度已经温和了很多,她端庄地对芸娘微微颌首,脸上有着和煦的笑容,“宋娘子如此客气多礼,老身这里多谢了。以后若有空闲,还请多到家里坐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