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十二个_第二道封印
2122读书网 > 谁是第十二个 > 谁是第十二个
字体:      护眼 关灯

《谁是第十二个》

 然而那人丝毫没有放松,双澄虽没回头,后方紧追不舍的马蹄声却格外清晰。。

  ——怀思太子已不在她手中,所谓的博弈也失去了筹码。太后干政的历史,到那时,也应该有个彻底的了断。

  淮南王上前拜道:“皇兄不必为这小小使者气恼,当今之计唯有抚定内邦,方能全力抗击敌军。区区河间叛军不足为忧,可惜端王被困于营中,若能找一位为人信服的重臣前去劝说叛军归顺,或许能化解症结,也不会使得我新宋将士自相残杀。”

  她蹙着眉看他,“你能同我一起去?”

  九郎低下头,用下颔碰碰她的额前刘海。双澄想要抬头偷偷望望,却又不好意思。只听九郎轻声叫她名字,便闷声闷气道:“干什么?”

  丁述慢慢走到双澄近前,半蹲下来叫了她的名字,双澄却已经毫无反应。他没有感到一丝意外,而是将她掉落在地的匕首收进袖中,随后背着双澄,快步走出了祠堂。

  他轻轻拈起,端详了一番正面的票号与划押,又翻转过来。背后靠右的地方果然有个极浅的血红指印,但纹印模糊不清,像是拖曳而成。
  方丈道:“似乎还是放不下……这纸鸢,想必与他的过去有着关联吧?”

  “什么?!”钱桦竖起淡眉,“这道观里就我们一群外客,九殿下又素来不爱吃这些东西,你是给谁送的?难道是冯勉?”

  “我那几天心思也都在九哥身上,没顾得上去看猫,等察觉到不对劲时,踏雪已经吃不下东西了。”冯勉垂着双眉,面带哀愁道,“这小玩意儿是我弄来给九哥作伴的,当成宝贝似的养了三年,没料到几天的功夫就死了,救都没法救。”
  丁述眼角跳动了一下,大步上前按住了银枪,咬牙道:“怎么,你难道觉得不该为你祖父母和父母报仇雪恨?!当年我与你叔父功亏一篑,这么多年过去了,害人的还在皇宫大内享福,冤死的却早就被人遗忘。要不是借助淮南王的力量,我又怎能再有机会见到仇人?眼下他打的什么算盘我也不管,只需先按他所布置行事,但等到得见官家,我这柄闲置了十六年的银枪,总该派上用场!”

  “就算你跪在太极殿进香又怎样,你的心早就被她占满了!老身现在不再管什么祈福打醮,我且问你,这女子是不是当日在邢州抢夺丹参的飞贼?!”

  凌香听得此话,潸然一笑,好似了却了所有心愿。
  一辆马车载着他出了门,在河间城街上漫无目的地前行。

  他却连回答都省了,径直走向宫门。

  九郎颔首,这些日子朝中事务皆由五哥代替官家处理,确实不可掉以轻心。可荆国公主见九哥和双澄都少言寡语,尤其是双澄站在那儿像个木偶人似的,便觉有几分失望,倚着书桌嘟囔道:“我一来,你们就故作矜持,看来是不希望我在这儿多待片刻呢!”
  “那倒不必,或许是心病吧……”潘太后侧过脸望着他,发间凤簪隐现刺目的光,“官家难道就没有梦到过你四弟?”

  “饭菜?”他微微一愣,随即想起了什么似的道,“在!臣刚才放下食盒就走了,也没顾得上带着……九哥要用的话臣叫厨子再做,那些都凉了。”

  九郎垂着眼帘坐在车内,阳光钻过帘子,斜斜洒在他肩头,如水珠般荡漾不已。
  那个人撑着纸伞站在门口,一袭月白色素平纹罗袍,腰间碧绿琮佩坠着朱色穗子,在这潮湿阴冷的春寒中点染了亮色。

  九郎怔了怔,看看双澄,低声道:“我要走了。”

  官家皱起眉,看了看端王,“但钱桦后来果然抓到了一个少女,九郎也承认正是为她而拒绝指婚,你难道不知此事?”
  他说着,顾自扬起一抹嘲讽的笑意。“令嘉,你当真觉得这样才是对双澄最好的安排吗?”

  众人惊呼,可远处的人们全未察觉。

  潘太后咬了咬牙关,想到端王那平静温和的模样,心中便腾起怒火。

  纵然想让自己定下心来,却又谈何容易!

  九郎虽是外表镇定,可冯勉走后,他独自坐在书房中,心间亦不免浮现许多念头。在那纷乱的思绪中,双澄的一颦一笑却又如雨后杏花般姣好清晰。细细算来,又有两日没去见她,端王离开了汴梁,她在府中过得怎样也无人来传信。他思忖了一下,便想等冯勉回来后,找个借口与他一同出宫,再去探望双澄。

  ——其实,他们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人。
  湖蓝短襦鹅黄围腰,八幅褶子郁金香染及地长裙,上有削金牡丹刺绣,间缀粒粒浑圆珍珠。星眸善睐,粉唇带笑。她玉手一抬,指间挟着一枝纯白瓣朱红蕊的杏花,朝九郎嗔道:“九哥,我还以为你能赶回与我一同去过花朝节,可你竟到现在才回!”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