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5200_意外的惊喜
2122读书网 > 重生之衙内5200 > 重生之衙内5200
字体:      护眼 关灯

《重生之衙内5200》

 她伏在他肩头,小心谨慎地抱住了他。肩头金线织绣出的云彩将她轻轻托起,浮在了无瑕的月光中。九郎侧过脸,幽黑眼睫亦掠过她眉边,酥酥的、痒痒的,让双澄忍不住想笑。可他却又低下头,抿着她光洁的前额。。

  开春之后,天色愈发湛青,日光透过浮云遍洒城池,万物皆被晕染金芒浅辉。那一日和风送暖,柳条抽新,汴梁城外护龙河上水波熠熠,往来行人正沐着这大好春光,却见远远地行来了一队浩荡人马。

  她忽然不知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没什么菜……”双澄揉揉围裙,看着桌上的几道很简单的菜,觉得不能显示自己的手艺,有些落寞。他却将筷子递给她,让她也一起坐下,然后道:“你会做菜做饭,已经比很多人要聪明能干。”

  九郎这才意识到了她惊讶的原因,心中有几分懊悔,更多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悸动与不安。但他还是镇定自若地叫元昌先出去等候,待门关上之后,他有意抬起下颔,扬眉道:“怎么了?”

  寻至书房却不见九郎身影,他问了几人,才惴惴不安地到了凝和宫后的莲塘。

  冯勉在外面又敲了敲车门,双澄抱了抱他,提着布包跃下车去。沿街尽是绵延白墙,只在最尽头的大树边辟了一扇小门。她跟着冯勉走到那门前,却还踌躇着不愿进去。
  她似乎可以望到那滔天卷起的巨浪冲袭而来,身负枷锁的少将军却不顾一切地扑入江中,终至与少夫人一同消失在浑浊奔涌的江水中……

  九郎面露不悦,双澄趁势从他手中抽回袖子,嘟囔道:“怎么到现在才来!”

  潘太后攥着手中珠串,咬牙道:“她现在还藏在端王府里?可恨这五郎也与他们串通一气,竟帮着私藏祸害!钱桦,那女子你是见过的,就由你去将她抓出。大内之中容不得她这种草莽江湖之辈踏足,老身这就摆驾行苑金明池,你将她带到之后不要声张,亦不准旁人在九郎面前泄露消息。待老身好好审一审那女子,看她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这样一来,整个宣乐庄都陷于灯火通明之中,陆岷亲自带人奔至庄内最大的那座宅院前,敲开了朱色大门。

  楼前一池清泉,檐下明灯倒映在水中,有朦朦胧胧的光影,微风吹过,满池星光潋滟。一株虬曲梅树长在窗畔,朱红色的瓣,鹅黄色的蕊,在夜色间顾自临水照影,幽香浮动。

  冷汗自他额上渗出。虽有李善等人从旁扶着,九郎的身子还是摇摇欲坠,显然已经濒临崩塌。
  “阿蓁?”赵钧听着那琴声,忽而惊喜唤道。

  双澄强忍着眼泪望着他,眼前迷蒙不清。

  “九哥,你要好好在太清宫内抄写经文,替你那苦命的母后祷告神灵,让她早日脱离苦海,上登云霄。”太后在宝慈宫内,持着手叮嘱他。
  周围已经静寂无人,只有马匹被吵醒后微微刨着地。她定了定心神,飞快地牵着黑马奔向后门。

  官家眉梢一扬,瞳仁陡然缩小,目光甚是寒冷,过了片刻,才道:“刚才,我听冯勉叫了一声双澄……这是你的名字?”

  可又不能大张旗鼓去找,他出了院子在竹林附近默默走了一大圈,还是不见她的身影。眼见天色越来越暗,他心中越发焦急,正巧前面有两名道士经过,九郎便上前询问是否有人见过双澄。其中一人想了想,指着竹林另一端道:“适才贫道走过之时望见有个穿着黑衣的人往那边走去,但未曾见到正脸,也不知是不是郡王要找的。”
  她在内城里找人打听关于九郎的事情,可连着寻了几个行人,不是摇头表示从未听说过,就是连正眼都不瞧她。到最后,她只得提着包裹又回到了外城的那个小客栈。

  幕僚道:“我等也是奉命行事,还请小娘子不要为难我们。王爷就在前面茶肆等候,小娘子随我们去一下即可,不会耽搁多久。”

  城墙上的号角声越发响彻云霄,端王在首,百官在后,齐齐朝着那方匍匐叩首。
  不堪忍受屈辱的守边将领带着手下发动军营哗变,他们要的是端王立即释放被关押的士卒,更要的是朝廷威风凛凛的下令全力与北辽展开大战。

  九郎推开车窗远望繁塔,那九层高塔之巅却已燃出阵阵黑烟,熏染得天际云层亦更为低沉。

  “莫急莫急。”冯勉见她这般焦灼,不由安慰道,“他不能进端王府,你且跟我走。”

  他回宫后才知道,今日是傅泽山将军的夫人带着儿女前去兴慈寺进香,那位弹琴的少女正是傅将军幼女傅蓁。她本是一时兴起偷上游船,却不料,正遇到了他。

  九郎心中隐隐不安,因问那随从道:“那内侍有没有找我的意思?”

  “九哥想来是累了,奴婢这就叫他们送饭菜上来。”他殷勤地说着,转身便又吩咐其他内侍。九郎跨进书房便坐在了窗前,再也不想多说一句话。
  丁述一手攀着窗子,一手紧握银枪,再度急切道:“底下已被包围,还不快走?!”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