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贝多芬传_深入敌后
2122读书网 > 名人传-贝多芬传 > 名人传-贝多芬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名人传-贝多芬传》

 这一场太平醮自清早起始,直至近午时分方才告一段落,冯勉将九郎迎出太极殿,带他到偏厅暂歇。诵经虽停,道场上还是人员众多。九郎往外面看了看,低声道:“双澄怎么没在?”。

  “不……”她局促地握了握手指,“这是九郎想出来的?”

  他微微愠怒地睨了她一眼,松开她的手,独自走上一步,低头望着那幽深澄澈的井水。她将被他握过的右手藏在背后,小心翼翼地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站在月色下,也像他那样低头望去。

  “啊……”她一惊,过了许久才道,“他的腿……是生来就这样?”

  他回到清澜小筑时,漫天霞光已然褪去,半轮明月升上夜空。推开门,九郎却不在。他略想了想,便会意一笑,独自退出了房间。

  他侧转身子,静静地望着她。

  她气愤不已:“我只是跃上了那座莲花灯,怎么就是刺客了?!那灯台离宣德楼那么远,就算我想刺杀,哪里够得到?!”
  官家驾崩下葬,九郎都未能回京。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但九郎所犯的事情牵涉太深,不在此列。

  “干什么?很快就到。”他坐得端正,蹙着眉道。

  官家唇角上扬,笑了笑:“娘娘这话怎像是说给年少轻狂之人听的?臣做亲王时便对娘娘恭顺敬爱,不减于生母高太妃。登基后更是处处以娘娘为尊,臣已届不惑,又怎会想要纵意翱翔,不顾及娘娘心意?”
  冯勉莞尔一笑:“我只是个奴婢,怎敢做那样窥探的事情?可我估计着呀,九哥已经带你回到太清宫,难道还要忍着不说吗?”

  淮南王笑叹道:“那时候在先帝的训导下苦读诗文,如今却荒废了大半,实在有愧!”他又拍了拍九郎的肩膀,“倒是我这皇侄自幼聪慧,又不像我沉不下心来,以后定也是有所作为的。”

  汴梁又一次下起了雨,白昼的温热在夜雨的侵袭下渐渐散退。至次日拂晓时分,空中还弥漫着似有似无的迷蒙雾气,整座院子虚幻得如同梦境。
  庭院寂静,她等了许久也不见孙寿明出来,皱皱眉头正想敲门,那大门却从里面打开,孙寿明拿着个黑漆木盒站在门内。

  九郎面露不悦,双澄趁势从他手中抽回袖子,嘟囔道:“怎么到现在才来!”

  “嬢嬢……”他怕太后与官家再发生龃龉,故此不敢轻易离去。潘太后却抬头淡淡道:“九哥,你自管去休息,不必在这里听些没意思的话。”
  “双澄!双澄娘子……”

  “嗳?”她一惊,下意识地拽住了他的袖子。

  官家接过清香朝着供桌三揖到底,跪在蒲团上闭目祷告。两旁僧人口中念念有词,低沉的声音在密闭的塔顶嗡嗡萦绕,震得人心头激荡。
  恐慌在心底蔓延,她在恍惚中奋力挣扎,可那种重压之力如巨石般使她连发声都困难。

  九郎微微蹙眉:“那你希望我还是像以前那样住在道观,几乎没什么人来探望?”

  双澄躺了一夜也未曾真正安睡,脑海中纷乱不堪,就连闭着眼睛也没法静下。窗外天光渐亮,她的头却一阵阵痛起来,伸手在额上一摸,唯觉发烫。
  元昌见他这样说了,也不好再三推脱,只得答应了下来。又想及适才关于追查钱桦的事情,便匆忙告辞离去。

  雍王听得这声音,不由歪着脸朝那边望去。古巷间灯盏摇曳,斑驳石道那端有人慢慢踱来,一袭素色锦缎长袍,玉冠温润,面容英朗。

  端王稍一蹙眉,“怎么?你的意思是……他或许在此之前就知道了此事?”

  目光相触之时,双澄便总是忙不迭地垂下头,不想让心底暗自晃漾的湖水再起波澜。

  冯勉带着她往前院方向走,长廊下白底金字的灯笼如珠串般迤逦弯绕,将两个人的身影投在花墙上。“殿下到了雍丘,当地的官员自然要来拜见,适才是去正厅见他们了。”冯勉轻声柔气,一笑起来尤显得两腮都是肉,可与刚才那个姓钱的不同。那个人是体态臃肿,神情倨傲,他却是身材圆润,眉目间也和善。

  束发,换夜行衣,整顿腕间银钩。随后,推开后窗,翻身跃出。
  故此,她早已认定此事必然是官家所出的计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