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永高中三年二组3_师母
2122读书网 > 森永高中三年二组3 > 森永高中三年二组3
字体:      护眼 关灯

《森永高中三年二组3》

 “那现在,一切还是可以谈的喽?”她说,语气很中性,但已不是小心地揣摩傅展心思的结果,归根到底,她对‘交出U盘,天下太平’的念头已经失去了热情。“但该怎么谈?缺少渠道啊。”。

  Rimowa登机箱、Macbook、Surface、Airpods,这几乎是乘客的标配,这里穿着职业套装的人也比外头多,倒是不怎么安静——很多人争分夺秒在开视频会议,同乘一班飞机的同事也急于把握时机展开社交。还有许多人皱着眉头敲打键盘,当然更不乏商业伙伴间的巧遇。你飞欧洲,我去亚洲,一道海峡劈开了这座城市,把它分成欧亚两个区,这是它独有的动荡气质,这城市就像是它挂在裙角的恶魔眼,多少带了点邪性,不论来自哪里,天南海北,别奇怪,都能在这里重逢。

  “你希望什么?”傅展反问她,他们都有点生死间走过的疲惫,肾上腺素在枪响那一刻都飙到最高,现在缓缓褪去,语气也就跟着有点倦怠起来。“我单枪匹马,挑翻这队全副武装的雇佣兵,把你公主抱起来,缓缓走进夕阳?这就足够电影了?”

  施密特之前应该从未出过外勤,所以动作笨拙,但他人并不愚笨,稍微反应了一会儿,他捏着鼻子暗藏兴奋地说了一句,“晚安先生。”

  “因为这是事实,世界就是这样,你问问中国人,会不会因为三星Note里含有濒死童工冶炼出的钽而拒买,美国人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需要非洲和中东连年的战乱支撑?中东绝不能凝聚成铁板一块,这样油价就会上升,美国的汽油便宜,水电便宜,冷暖气永远开到20℃,夏天冷冬天冒汗,走进最偏僻的加油站厕所也一样有相对清洁的马桶和充足的厕纸,中下层家庭照样能在小城市有一套大House,冬天也烧得起暖气,中国小资对此艳羡不已,大呼这是国家发达的标志,他们想要移民过去享受这种发达国家国民待遇,这时候有没有想过非洲的种族屠杀?只要有丰富的矿产,第一世界国家就会支持各部落发起征伐,越是动乱的地区,占据矿区的势力就有越强烈的动力贱卖资源。没有这么贱的资源,汽油500美元一桶,车还开得起吗?手机和电脑还能随便买吗?”

  如果给她们两把枪的话,会怎么样?这个念头冒上脑海,极有诱惑力,但K还是把它按灭了,他知道自己几乎已经成了弃子,行动总部呈现半荒废状态,他来苏丹,除了已入账的行动经费以外,什么后援都没有,甚至连验证Hash值真伪的软件都不给他,大人物不想让他知道更多了,不论结果如何,他都会被牺牲掉——对这件事K并不去多想,他现在只想着眼前此刻,只知道自己绝不会像H一样,为了活命,对原本不屑的低等国民摇尾乞怜。

  “巴黎员工当然多,就说是得到情报,来逮两个携带危险情报的中国人,这程度的差使他们不会多问的。”傅展在街边找了个长椅坐下,李竺坐不住,大使馆就在眼前,她太想过去了,如果办得到,她愿意像那些好莱坞电影一样,从楼顶飞跃过去。只要能进去,这一切就都告结束,她太等不及了。
  “对傅来说她确实是最大的定时炸弹。”H不会小看李竺,任何一个能拿着格洛克17在射击范围的极限内把移动目标一枪爆头的人都值得尊重,也因此,他仔细研究了案例资料。李竺会找上他是很让人吃惊,但她的心态很好理解,她是有能力射爆一颗人头,但恐怕不能接受从此后只能不断逃亡的生活,H明目张胆地出现在他们身边,这应该也给她施加了很强的心理压力。她能保持到现在才全线崩溃,已经算是坚强了,毕竟,整件事完全开始于一个意外,她根本就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往好处看,Y的牺牲不是没意义:如果不是那一枪让她培养起了一点自信,她不敢主动找上来谈条件,更不敢计划夺取U盘——出卖队友也是需要勇气的。”

  “你们能黑进卫星吗?让耳机炸麦,我知道这是常用的干扰手段,能让敌军至少失去两分钟的战斗力。”傅展的声音紧迫起来,他可能同时在换衣服。“乔瓦尼快化好了,我还有三分钟就好。——他们不会顾得上打量周围的……”

  “为什么把安全屋选在这里?”
  阳光透过树叶,一阵海风吹来。

  在开罗市中心一间悠闲雅静的餐馆里,亚当举起灰色空心的薄面饼,对他们稍微示意,“这面饼便宜得几乎白送,一美分能买一袋,全靠埃及政府补贴,人民有饼子吃就不会革命,你可以叫它埃及社会最后的安全线。死人城所有人吃的都是这种饼,抹点酱,再加一点蔬菜,肉要10美元一斤,他们怎么可能吃得起。”

  傅展大概体会到了她的意思,他刹住摩托车,“你要乘他们没开车的时候射轮胎?——可能没用,这种沙地车轮胎都很厚。”
  他对事实真相没有任何怀疑,不仅仅是因为枪还在这男人手里,维持着抵脖的动作,割喉造成的伤口早被枪击毁掉,也因为没人能想象到一个持枪冲进礼拜堂的歹徒会在几十秒内被制服,然后被迫自杀,这想法太过反常识。目前来看,这是一起疯子自杀案件——保安和教士还不知道广场那边发生的刺杀事件,不然他们会有更生动的联想。

  ‘S——h——i——’

  沮丧是必然的,有那么一会儿谁都没说话,李竺打开车载音响,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顿时从喇叭中喷薄而出,几乎将他们冲到靠背上:黑老大对音响肯定也做了改造。佛雷迪没头没脑地对他们大喊,“因为我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巴黎发生袭击事件】

  “吉姆。亨特,26岁,就读于俄亥俄大学,Blahblah,他的内部评估报告上对性格的描述是,服从性好,适合执行战场扫荡任务,但经验不足……不过米兰缺了个人他们就先把他调过来了。往左走,远离内森的视野。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似乎有几千人忽然开始热情的奔跑,轰隆隆的脚步声响成一片,连楼板都开始共振,间着玻璃清脆的碎裂声,李竺和傅展对视一眼,默默地把设备间的门合拢,划上了锁舌。
  他又笑了起来,声音静静的,但却透着刻骨的仇恨,“但对我们这些读过书的人来说,我们知道本国的争斗从何而来——那些美国人,他们把苏丹的未来毁掉,然后又教得苏丹的小孩以为他们带来了自由。他们把我们当作小提琴一样肆意地玩弄,为的就是我们的土地下流淌的石油。”

  “应该没定位,否则不会那样找,但也不是纯粹的巧遇——只能说是双方思维同步的结果。我们猜到这里没摄像头,游客多,是获取护照的好地方,他们也一样。”傅展带着她转过街角,在千钧一发的扭头中他们看到金发男人转入小巷,他是追人的一方,比他们限制要少,步速也很快,但好在他们目前还没暴露在摄像头里,所以他还没开始跑,依然在不断询问和寻找。“这样看,他们的权限很高,可以动用棱镜,但小组人数应该不多,不够对老城区内星罗棋布的低档旅馆做有效搜查,所以只能以逸待劳,希望我们蠢到直接送上门。”

  他做贼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别让他们闻见味儿——这里的信仰错综复杂,还是小心点为好。”
  “没有。”小李有点脸红,闪闪烁烁地说,但又不掩憧憬,“回去找——有房了就好找,对吧,不然也觉得亏待人家。咱们这样家庭,父母帮不上忙,出来几年也好,挺锻炼的。”

  “那个《读者》看多的老男人?”傅展失笑地说,“他那样的人我们一般统称为‘读者病’——不知道,最早明天吧,也可能就断线了。老刘要是起来得晚,可能会以为我们是一早先走的。”

  “和你们的理由差不多。”亚当又笑了,他的语气倒是出人意料的坦诚,“也有人在追我。”

  他忽然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大呵欠:这几天他休息得的确太不够了……

  他体贴地握住亚裔男士的肩膀,把他抓扶起来,“低血糖了吗?要不要到一旁去休息?”

  “没什么目的,也许只是在实战中训练出‘有志于成为社会领袖’的年轻人呗。”傅展随口说,“昨晚的事已经有人宣称负责了,那个组织的领袖不就是美国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他们和叙利亚反对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你不觉得滑稽吗,一边反恐一边给反对派运补给的不就是这些国家。这些事就不必想太多了,如果你生活在国内,我鼓励你别把美国想得太强大,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吝啬自己的想象力,把它想得越强大越好。”
  东方快车号通往巴黎的路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