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带娃记_当鹌鹑
2122读书网 > 魔王带娃记 > 魔王带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魔王带娃记》

 宋芸娘神色似喜似痛,眼中闪耀着奇异的光彩,她握住萧靖北的手,轻轻按在肚子上,柔声道:“你摸摸,孩子在练拳脚呢!你整日埋怨钰哥儿只爱读书,妍姐儿是女孩,盼哥儿太文弱,铭哥儿太懒惰,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跟着你习武,现在只怕是来了一个和你心愿的了……”。

  荀哥儿小脸一红,看着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的萧靖北,低声道:“姐……姐夫,你……务必要善待我姐姐。”

  最后,他对三人都进行了奖赏:胡勇官复原职,仍为总旗,留在张家堡另行安排;张大虎升为小旗,顶替胡勇驻守边墩;至于箭术高超、武艺高强的萧靖北,自然要安排在最需要他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就是保护以王大人为首的大多数人的安全,他和张大虎一样升为小旗,却是负责驻守永镇门。

  荀哥儿送走了许安平和许安文两兄弟,转身回来,先在宋芸娘厢房的窗前静静站立了一会儿,又来到了正屋门口,哀伤的看着孤零零坐在幽暗房间深处的李氏。

  宋思年顿了顿,看着芸娘仍是毫不经心的样子,便又试探着问:“芸娘,是不是你对张二郎不满意,其实隔壁的许二郎也是很不错的小伙子,有冲劲,有魄力,又是知根知底的,爹看得出来,他一直对你有爱慕之心。许家二郎除了家里是军户,其他方面倒不比那张二郎差,你若愿意,我马上找人去探探许家嫂子的口气。”

  宋芸娘沉默了一会儿,却是淡淡笑了,“好在再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家里的日子已经走上了正轨,以后也只会越过越好。如果娘亲和萱哥儿在天有灵的话,也会含笑欣慰地看着我们。”

  李氏叹了口气,指了指桌子上摆放着的一堆物品,萧靖北这才看到简陋的桌子上堆着大包小包用油皮纸包着的物品,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哪里来的?”
  “芸娘,”走进城门,刚拐入一僻静处,许安慧叫住宋芸娘,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小荷包放在她手上,她一改方才的低沉情绪,带着几分兴奋,“瞧我这死脑筋,昨日就该给你的。这是卖面脂挣的钱,除去买药材、小盒子之类的成本,净赚了近四两银子。这是给你的二两,我已换成了碎银和铜钱,你拿着,也省得我再送到你家里去。”

  “靖娴”良久,李氏淡淡开口,声音尖锐而冷漠,“看来我们平时真的是太惯纵你了,惯得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本份了。你四哥的亲事也是你插得了手的?你几次三番挑拨破坏,到底是何居心?那姓孟的女人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要这么为着她?还有钰哥儿,他可是我们家唯一的血脉,你居然敢刻意教唆哄骗!你到底对他说了些什么,我从未见过他像今日这般害怕和伤心。他若有个好歹,你也别想好过。”李氏面若寒霜,冷冷说出了这一长段话,越说越急,越说越快,一路语调越扬越高,到后来便有些喘气。

  宋思年匆匆安置了妻子和儿子的后事,便也一头病倒,似乎去掉了半条命。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番遭遇抄家、退亲、丧弟、丧母的芸娘,虽然极想追随母亲、弟弟而去,一了百了,但是面对一下子老了几十岁、精神恍惚的父亲,看着年仅五岁、懵懂无知的小弟,芸娘便只能咬紧牙关,撑着一口气接过生活的重担,将这个濒临破碎边缘的家支撑起来,她虽然有着江南女儿柔弱的外表,却在困境的激励下,滋生出了一颗与外表不相符的坚韧的心。
  严炳无语,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身子僵硬了片刻才缓缓放松,面色也变得极其凝重。

  萧靖北与孟娇懿单独会了面。孟娇懿却神色淡然了许多,已不再执着于重回侯府。

  夜幕降临,张家堡家家户户点上了煤油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
  吃过早饭过后,萧氏一家人便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宋芸娘带着李氏、王姨娘一起包饺子。因前两日刚刚办了婚事喜宴,家里的各色食材都很齐全。芸娘便将白菜、香菇、荠菜等馅料各调制了一些,准备与肉馅混合后,将各种馅的都包上一些,准备一餐丰富的除夕夜饺子宴。

  孟云泽不禁心中凄然,他不知萧靖北从繁华的京城到了这荒凉的边堡后,是怎样从不适应到处之泰然,他可以想像,那应该是极其艰难的过程。

  却听一声细细小小的声音问道:“娘,这位夫人不就是哥哥的母亲吗?哥哥说他母亲是最温柔善良的人,可是她为什么不让我们去看爹爹,还不让我们和爹爹住在一起?”却是妍姐儿一边拉着宋芸娘的裙角,一边小声问着。
  萧靖北看着那红艳艳的小嘴唇,目光暗了暗,忍不住倾身低头偷了个香。芸娘一时怔住,又羞又恼地看着他。

  宋芸娘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套小儿的银项圈、银手镯,做工精致,小巧可爱,心中便暗暗叹气。

  保护着张家堡抵御鞑靼入侵的,除了常年驻扎的那支三百多人的军队,就是牢牢围着张家堡的那道又高又厚的城墙了,整个城墙最开始是由土夯成的,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城墙有10多米高,14多米宽,周长近2000米,在抵御鞑靼入侵、抗击鞑靼时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鞑靼诸部逐渐壮大,不断进犯边境骚扰掠夺,原来的城墙在来势汹汹的鞑靼军队面前却显得单薄了些,因此,主管张家堡的防守官王远便组织军民对城墙进行包砖加固,军户们只能全员上阵,齐齐投入到修城墙的火热大军中。
  孟娇懿道:“母亲,除了这间您以前最爱待的花厅,花厅后您的住房也已经收拾好了,都是按您以前住习惯的样子布置的。您一路上舟车劳顿,想必已经很累了,不如您先回房休息一会儿?”

  王远看着越来越昏暗的天空,笑道:“周将军,此时天色已经不早,还请进堡,我们慢慢聊。我已为将士们备下薄酒,还请将士们进堡,稍事歇息。”

  宋芸娘愕然看着他,心中喀噔一下,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萧靖北接着说:“家母多亏柳大夫开的药,再加上他日日针灸,现在已经好了很多,我想在走之前将钰哥儿和靖娴接回去。”
  荀哥笑道:“他倒是想管来着,只是刚好三郎的姐夫郑总旗过来了,他说每家只要出一丁来干活就行,让胡总旗不要管的太细,这种活就交给小旗们管好了。胡总旗似乎很听郑总旗的,便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李氏直直地盯着萧靖娴,眼里又是失望又是释然,半晌,突然提高了声音,冷笑道:“好,好,你们只要有本事,就都去,就留我孤老婆子一个人在这里守着……”

  作者有话要说:本周没有榜单,没有字数的压力,轻松之余也有几分怅然。请容许我在轮空的这一周里稍稍放松一下,本周的更新可能会比以往要稍微少一点儿,不过也许仍保持不变甚至会更多,看自己的状态以及亲们对本文的喜爱程度啦,有时候你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给我无尽的码字动力。虽然本周不在榜上,但请仍然支持和关注本文哦!

  萧瑾钰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兴奋,他虽然和芸娘接触不多,但莫名地喜欢亲近这个观之可亲的姑姑,他高兴得边跳边拍手,“好啊好啊,我去我去。”说罢,又抬头看着萧靖北,有些怯生生地问:“父亲,我可以去吗?”

  “就是,孩子们孝顺,你就安心享福吧。等以后荀哥儿读书读出成就来,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却见小院里,宋思年和宋芸娘也和李氏他们想到了一处。宋思年已经打开了地窖的门,看到李氏他们跑出来,便冲着他们大喊:“快,快下去!”
  饶是宋芸娘在路上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越来越临近京城前,心中就越是忐忑不安。这几日在路上她便胡思乱想了许多事,她想,萧大哥得知前妻当年的苦衷,又知道她在背后出了那么多的力,他是那样宽厚的一个人,心中必是又愧又怜又感激。他们两家本就是本当户对,若不是荣国公出面,萧大哥这次的事情也没有这么顺利……她想到自己,不禁又有些自惭形秽和胆怯。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