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历史_又欠一个人情
2122读书网 > 刑罚的历史 > 刑罚的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刑罚的历史》

 “姐姐,你选什么料子啊?”。

  史书韵身子微微颤抖,好半晌只说出一字,“你……”

  由念湘领着入内,后宫众人皆在,傅慧姗慌张一扫,隐隐生出许多害怕,旋即低头,与沈嘉玥一同请安道万福。片刻过去太后仍不叫起,两人仍拘着礼,竟都不知自己做错何事,还在暗衬太后传召自己的原因。

  回身望着头发渐渐花白的父亲和眼里含着泪的母亲,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众人皆惊,旁人都回避开,只有二老还站在她面前,显得突兀,容琦羽立刻正色道:“娘娘如何能跪拜臣子?要知道君臣有别,请快快起来。”

  殿前两侧摆着九十九盆兰花,空气里弥漫着清馨芬芳的香气。因高徽音喜爱兰花又有着身孕,花房宫人将所有兰花皆送入怡月殿,前几日钱嫣然想赏兰花让宫人去花房要,却被告知所有兰花送入怡月殿,因而钱嫣然甚为不满,私下抱怨却无法。

  钱嫣然不以为意,忙反驳道:“呵,婢妾喜爱何花,岂是孙嫔主能管的,婢妾就喜欢芍药,怎的了?芍药形似牡丹,艳比牡丹,位列牡丹之下,这样好的花,婢妾为何不能绣?再说了,芍药就是芍药,牡丹就是牡丹,花再相似,也只是似,并不完全一样,人也是这样的理,再怎么亲如姐妹,也不过是‘如’字罢了,到底与‘亲姐妹’是不同的。”她一点都没瞧出旁人轻蔑的神色,还喋喋不休着,“不知道的人看错,也是她们眼光低,不识货。怎么孙嫔主也是这样的人,竟识不出牡丹和芍药之别?”

  沈嘉琼心中一乱,“不,不是这样的,嫔妾…嫔妾只是,”思索再三,才道:“娘娘,嫔妾只是想知道安逸宫走水的原因及是何人所为?”
  小太监去了太医院,太医院空无一人,恭妃的胎不好,皇上一急,将所有太医都招去淑意殿给恭妃诊脉,那小太监只好又去淑意殿请太医,而淑意殿的宫人却以皇嗣要紧为由拦下了那小太监,小太监不敢耽误只好去妱悦殿禀报,再跑回淑意殿,太医已经离开了,再去太医院请太医,如此费了不少时间,足足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太医才去妱悦殿诊脉。

  沈嘉玥才想起唤她来的意思,不好意思道:“我找你来,是有些事。”停一停,说:“你觉着近日旭薇是不是变了很多?”

  杜旭薇午睡方起身,梳妆台前梳妆着,慵懒道:“今儿皇上去了凤朝宫,想来不会来了,蓝双快去请惠妃娘娘、清容华、孙芳仪来罢,大伙儿聚聚,再让蓝衣去把皇上早上赐的糕点取来享用。”
  旁人愈加瞧不上她,个个不去瞧她,省得污了自己的眼。

  太后的母家连家起初算不上京畿有名的世家,何况连家祖宅在扬州,直到太后成为皇后,后成为太后,皇上重用连家,连家也算作外戚,才在京畿里站稳脚跟,成为世家之一。

  皇上不在皇清城,众妃嫔就是争也没用,连日来都很平静,也没什么大事发生。倒是南巡途中传来信说是皇后娘娘诊出了喜脉,沈嘉玥并着不少妃嫔都送去贺礼,以贺中宫有孕之喜。傅慧姗私下感叹一声皇后娘娘好福气,沈嘉玥连连称是。当日赵箐箐一言倒全中了,皇后果然是有了身孕。
  皇后神色不宁,慌忙答:“回母后话,择定人选之事儿臣交由惠妃妹妹和丽贵嫔处理,儿臣还未曾过问,故而儿臣不知,还望母后恕罪。”顿一顿道:“不过,日子已然择定好了,二月二十八,百花宴事宜儿臣也已吩咐下去了。”

  果然是远嫁一事,只霸国的意思是先定下来,等到公主满十三岁后再嫁往霸国,嫁给霸国皇太子之长子为正妃,往后很有可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赵箐箐自然是不愿的,她只有这一个女儿,不管是正妃还是皇后,她都是不愿意的。但这事还是要询问婷玉自己的意思,本想说问问婷玉的意思,可看着皇后眼里的轻松,不免心底生气,凭什么我的女儿要嫁去霸国,你的女儿不用远嫁?不说为婷玉劝解,反而这么轻松,气不打一出来,她全然忘了皇后八个月的身孕,直冲冲道:“回皇上话,婷玉虽为长女,可她不是嫡女,且嫔妾身份也不高贵,方才皇后娘娘也说了,往后可能是一国之母,想来霸国不愿让她嫁过去的,故而嫔妾以为唯有宜珍公主的身份最适合,公主的母亲是皇后娘娘,身份尊贵,若公主往后也是一国之母那自然是一桩美事儿,且皇后娘娘的学识、气度、涵养、性情都是最好的,那么宜珍公主也必然是很好的,若公主嫁过去,霸国皇帝恐怕也会像先帝那样赞一句‘可堪为天下之母’,更能促进两国情谊。何况,宜珍公主只比婷玉小了一岁而已,皇上、皇后娘娘还能以霸国路途遥远为由多留公主几年。”余光扫向皇后微微颤抖的手,有一丝快意与不忍,她终究还是心软了,又接了一句:“自然这是嫔妾一番愚见。”

  皇上眼里闪过一丝疑惑,可闪过后也就消失了,拉着她的手,笑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你妹妹才华出众、容貌艳丽,入宫是免不了的,朕只是担心你而已,才没有跟你说这事的,朕怕你难过。”
  罗贵人:冬梅

  皇后喜欢她这样知礼,笑着叫起,可有人心里不满,贞嫔柳婉歌自降了位分,也失了宠幸,连唯一的女儿都被抱到昌阳殿,许美淑可没沈嘉玥好说话,每每她去看女儿都被许美淑挡下,在帝后面前告状,却被皇上骂了一顿,更是下旨不许再去昌阳殿,这下又没有得晋升,心里不舒服,冷冷道:“旁人都道一曲菱歌敌万金1,我倒觉得顺仪是一曲菱歌敌位分啊。”又瞥向沈嘉玥,只见她气定神闲的坐着,气得要死,“惠妃娘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许妙玲低头不语,神色有些不对,恍惚间回到了闺阁那时,旋即笑道:“娘娘说的是。”话锋一转,“臣妾今儿来,也不是来说这事儿,只是心里堵得慌便来淑意殿诉诉苦。”
  午后的体仁堂,繁忙而琐碎,众人皆各司其职,却又安然静好。体仁堂,是锦瑟宫偏堂,当日赵箐箐禁足,皇后便将她安置在此处,如今赵箐箐已解除禁足,却未有皇后手令,不得移居他处。

  “越来越惯着你了啊。”皇上拉过她,两人在车上僵持不下,一个拉一个躲,索性马车牢固,里头的动静没有被外头的人察觉,沈嘉玥一直被皇上拉着,心里觉得不好意思,又抹不开面子,手上一阵吃痛,嘤咛一声:“哎哟,必然是红肿了。”

  “姐姐,世上有多少婚姻是你情我愿的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也说了有得必有失啊。”傅慧姗倒不惊讶,轻声道:“你敢说皇上迎娶皇后娘娘,便是心甘情愿的么?你敢说皇家人一定会觅得良缘么?”
  沈嘉玥神思缓过来,看着手中的茶杯,愣住了,兀自一笑,也不知这茶杯举了多久,嗯一声,让锦织去备轿子,如花进来换衣裳。

  沈嘉玥倒来了兴趣,“你怎知我是娘娘,而不是宫中女官?”

  一场小小的风波在你一言我一句中散去,沈嘉玥继续拆礼物,所有礼物通通拆开,只将送子观音摆在东偏殿,其它的礼物让宫女送去库房,没有多少礼物让人满意。

  “哀家曾读《汉书》,知王家外戚专权,尤其是其侄王莽竟夺了天下。可换句话说回来,若没有强大的王氏家族做后盾,王政君这个皇后、太后之位未必做的稳当。纵观古今,外戚专权之事此起彼伏,无论是妃嫔、皇后还是太后的外戚家族,皆是一个理。自然,古往今来也有不少外戚家族小心谨慎度日,为家国作出贡献。惠妃你以为呢?”

  赵箐箐待不咳了才开口说话,脸涨的很红,“没什么事儿,不过是来时扑了风,现下喝点茶暖暖身子。”细细瞧了沈嘉玥,灵光一现,有了首打油诗,仿着从前的老夫子的模样,清了清嗓子,吟诵道:“清城佳人羞遮面,倾城倾国永难忘。胭脂俗粉何比拟,红烛光晕映人面。”

  沈嘉玥不以为意,摆摆手,道:“正是因大家忙,无人去理会旭薇的恩宠,应当不会有人害她。”
  沈嘉玥坐镇华光宫黎颜居,恭妃和福淑容在旁边的万方轩询问发生的事,傅慧姗急急入内,沈嘉玥霍然起身,拉着她的手,不自觉的死死捏入她的肉里,“悫小仪那儿如何了?可是保住胎?”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