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夕颜萧君泽_陪练
2122读书网 > 叶夕颜萧君泽 > 叶夕颜萧君泽
字体:      护眼 关灯

《叶夕颜萧君泽》

 他亲自调制了一杯,递给我。咖啡中加了奶泡、糖和冰块,口感微甜凉爽,几乎没有咖啡的苦涩味道,是适合夏季消暑的饮料。。

  我一字一顿的说道,让那翻译转述给山本听。

  至于这些店的管理,我和元存勖常在上海,主要负责沪上的几家小店,因为这一带受到元氏和其他几家茶商的合力排挤,只能勉强开些小店权作周转之地,而两广及东南亚的铺子主要交给由方云笙和一些原来在王氏茶庄做事的老掌柜打理。如此,我们倒也落得轻松,其他地区的生意倒也顺利。所收盈余,不仅能够支持家中费用,而且可以继续维持东北及华北等地的保留商铺,即继续暗暗的资助当地投军抗日的店员。此外,借助王家的支持,方家一家老小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避免了许多颠沛流离;在方文氏的劝解下,文沁在唐家也过起了正常的日子——她的丈夫唐三爷已经于不久前去世,留给她一间大宅子,还有足够她生活半辈子的财产。文沁已经成了一个确确实实的贵妇人,用青春换来的贵妇人。

  “他对你还不够好吗?”

  元存勖没有否认,有些凄哀的说道,“我现在明白了。在圣约翰大学方文氏突发意外的那天晚上,你恳求和他同去医院时,我就在车里,你看他的眼神是那么,是那么——你从来没有用那样的眼神看过我!”

  哎,想曾经我们一起吃点心一起按摩的时光,对比今夕,是多么可贵——贵到千金难买,不复回来。

  只听司机小杨朝窗户外面喊了一声,语气带着两分怒意,但不明显。毕竟,在这个数亿人穷得没饭吃的战争年代里,能开最新款福特的人,绝不是一般人。
  他打开文件包,取了一个精致的八角小锦盒给我。

  整个宅子有点像北方的四合院,但格局上并不齐整,院子前后隔为三排,第一排是四间屋子,第二排是五间,最后一排由于少了边上一角,只有三间屋子。放眼看去,总共大约十二间,都是老旧之态,可见他们住进来以后,也没有像别人家似的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翻新。

  不久,小杨和阿吉回来,汇报了大致情况,说下面的主事及伙计如何感谢东家之类。最末,小杨从怀中抽出一封信来,被一张羊皮袋裹得严严实实,说这是方文氏转交于我的。
  我摇摇头,“没有不相信你。只是,人的感情终究躲不过时间的影响,这是无法拒绝的事实。有的人以为,爱上一个人,一定会到海枯石烂,但是在现实中,往往是海未枯,石未烂,人却已经改变。”

  “哦——可能是我撞到的黄包车夫太多了!不过我想起来了,那天出面的那个小伙子是你弟弟王德元,今天来上学的那个,对不对?”

  似乎被旧恨新仇一起逼住了似的,文沁义无反顾的走上前,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她霍然用力的抓住我,似乎就要与我厮打起来。
  他怎么知道?我讨厌自己的行踪被他一丝不落的捉到,不过恍然想起,今天吃饭的时候文沁并不在,自然是和他一起出去了。哼!知道了又怎样?

  “我说过,我需要靠别人来生活下去。”

  “你是在替这些地头蛇敲诈我们吗?”我怒而问道。
  “没关系。我早就知道苏小姐的大名了。只是恳请苏小姐万万留下联系方式,方便以后——”

  什么时候,他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客”。

  我回到座位,又端起了酒杯。
  中秋的前几日,我派小杨和阿吉去给各家门店的掌柜及伙计派送礼品,同时特地给方家也送了些。方云笙远在东南亚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回来了,家中琐事均是由方文氏打理,外面的事交给方云筌。叔嫂相依,虽然有条有理,却也甚是艰难,一家老小十几口,费心费力可想而知。为此,我和母亲不免都对方家挂怀于心。过节及平时,少不得让仆人去看望一下,有时也去接方文氏前来坐坐。

  “先说清楚,是元家的谁?大少爷还是二少爷?”母亲问。

  进来东南亚各国货币波动不稳,诸多地方上的商人已经暗地使用美金结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真是狮子大开口!
  他依旧痴然的看着我,两手搭在秋千架的两边,组成半个圆环,围住了我,似乎连同围住了我的心——

  吃过中饭,名片已经搜集得差不多了。我便想拉着苏曼芝离开,可她还想多玩一会儿——对她来说,这是一个钓取金龟婿的好机会,怎能错过?无奈,只好跟着她,帮着撒网。

  挨着日子,数着日子,时间终于拖着沉重的脚步迈进了八月中旬。每日在家依旧是看报、等消息,一寸寸磨搓着时光——像磨搓田地里丰收时的秸秆一样,虽然带刺剌手,却恨不得一划到底。

  “林秀娘出事了!”母亲说。

  我忍不住滴下泪来,拥到他的怀里。

  元存勖正立于离我几米开外的拐角处,像是从天而降一般。他似乎也刚刚发觉我的存在,一时间怔住。他的容色似乎有些颓唐,可能因为昨天的事也没有睡好吧,我暗想。不过也许真的要感谢他,如果不是他及时开车送方文氏去医院并且帮忙打点上下,后果不知道会怎样。
  “二小姐,您和老夫人去看看。在院子里。”那仆人轻声道,引着我们到了院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