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_不想要我送给别人了啊
2122读书网 > 万法无咎 > 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万法无咎》

 双澄微微一怔,晃了晃双足:“为什么要分开跑路,万一落单被官兵逮住,岂不是很危险?”。

  “早就备好了,只等九哥发话呢。”冯勉见他一听到此事就回避,不由又抿着唇笑。

  双澄愕然,“那您怎么会发现我的踪迹,正好赶到这儿救出了我?”

  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虽不曾真正了解皇家大内到底是何等样,但从以往听说的来推测,那应该是个规矩至上,极度森严的地方吧……

  双澄横剑相挡,但对方势大力沉,她在冲出别苑时本已负伤,此时竟觉手臂乏力,不由得往后倒退数步。

  官家的喉咙里发出沉重的喘息之声,端王正想趁此机会劝他让九郎回京,可隔了一阵,官家却喑哑着嗓子道:“都是一群狼心狗肺的不孝子!”

  双澄想了想,解下腕上佩戴的那串银珠,“只有这是用红线编的链子。先解开用一下,等我回去后再重新串起。”说罢,便将那两枚银珠解下放进腰间香囊,取过九郎手中的制钱,一上一下串了起来,挽起红线打好结。
  他欣然启程,满心憧憬。

  双澄窝在被子里一动不动,眼睛水漉漉的,神情很是萎靡。

  唯有出殡那日,呜呜号角声为风所送,传至远在阴冷角落的诏狱。
  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中竟也不知何时有了水雾,只是极淡,叫人看不真切。

  “爹爹若是只想让臣开府另住,臣谨遵圣命。”九郎顿了顿,又道,“但指婚之事,还请爹爹再斟酌一番。”

  “总觉得他这计策来得有些突然……”九郎心中虽有怀疑,但未经证实的事也不能就此下断定,因问道,“爹爹是否同意了皇叔的建议?”
  她缓缓地以单膝跪在地上,静默片刻后道:“我……不能再留在你身边了。”

  潘太后冷笑数声,“当初便是用这样的话来要挟官家,如今在老身面前又有故技重施?!”

  官家已被逼得无路可逃,在旁的僧人从桌案下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杏黄宣纸与笔墨,一脸肃然地呈送到他面前。他紧紧倚着冰凉的砖墙,望着那饱蘸浓墨的笔尖,呼吸急促,面色发灰。
  夜色如墨,寒风似剑。

  虽是暮春,因着太后寿诞临近,宫苑中的枝梢缀满粉色花朵,深浅不一,真假交错,是宫女们巧手细心布置而成。然而石径间还是洒满簌簌花瓣,九郎踏着那一地落花进得宝慈宫,隔着很远便望到了低垂的竹帘在缓缓卷起。

  他从袖中取出她当日送还的双燕荷包,放在了空荡荡的梳妆盒里。马车颠簸中,他听到城楼上号角又起,想要将盒子盖上,手指触及之时,却觉心间沉坠难忍。
  荆国公主怔了怔,眼眸流转,忽而追进亭子坐在他身畔,抿唇笑了笑,附耳轻道:“我又没说完那故事,你怎知是男欢女爱?难不成自己也偷偷看过,这才知道后面是如何情形?”

  “……是。”元昌想了想,道,“但他们也不知她的名字究竟怎么个写法,都是草莽无知之辈。殿下为何忽然问及这事?”

  官家应了一声,因问道:“你与太后说了什么?”
  青篷马车在不远处慢慢停下,车帘一撩,露出了纤纤玉手。九郎微微一怔,那帘子撩起半面,车中的女子淡妆素衣,却并非是自己想寻的双澄。

  护卫应诺而去,片刻后,徐茂钟与陈溯分别来到车前。“徐知州,速命人将这蟠龙岭可通往其他山岭的道路全部封锁。”车中人道,“夜黑风急,我们虽有兵马,对方却在暗处,极容易趁乱躲进深山。如若盗匪在情急之下将丹参抛进山谷,我们要想找到就更是艰难。”

  他已非年少,眉目间依稀可见昔日俊美,只是眼神迷茫,在月下怔怔地望着双澄。

  端王虽不知庙中的男子是谁,但官家听了他的叙述,再联系到太后的反常言行,便有了推测。原来她一直将怀思太子藏在汴梁,就在他的眼皮底下!

  官家面如土色,淮南王趁势上前道:“皇兄,此地对你恨之入骨的人不在少数,你若是还不肯听从我的话,只怕今日想要保全性命都是难事!倒不如即刻写下禅位诏书,就说是祭天之际感悟万物,将帝位传与申王,自己了却俗务,做个清净仙人去吧!”

  元昌上前一步,为难道:“臣并不是一直跟随着九殿下,因此对于他幼时的事情不太清楚。公主如果想知道,何不亲自问问殿下?”
  周围仓皇一片,夜风自窗口扑卷而进,重重帘幔纷飞缭乱。九郎冲到窗前,沉沉夜色间只望到宝津楼下人影幢幢,夹杂着护卫们焦急叫喊。身后的内侍急忙奔上前来护他安全,他却推开众人,匆忙间奔向楼梯。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