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_绯红(月初求月票)
2122读书网 > 中国人史纲 > 中国人史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中国人史纲》

 这几年来,不论遇到何种困难,芸娘都早习惯了以一己单薄之身,挡在父亲面前,挡在荀哥面前,却早已忘了原来自己也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原来自己也需要被人保护。芸娘头埋在枕头里,只露出一双晶亮的眼睛,她的脸颊通红,双眼明亮,黑眼睛里闪着晶莹的光芒,像夏夜里的星星般闪耀动人。芸娘痴痴地想,原来被人挡在身前、被保护的感觉是这样的好……。

  许安慧边给芸娘包扎,边又骂了胡勇一通,最后总结道:“我看八成是连老天都看不过眼,给他的警告呢。”

  此刻,他挺着背,伸直脖子,扫视了一遍面前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军户队伍,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各位弟兄们,你们辛苦了。咱们张家堡的城墙终于赶在秋收之前全部包上了石砖,咱们周围几个堡里可都没有这样的进度,这可都是各位的功劳啊。再过两天,大家抓紧时间收了粮食,今年咱们就可以过一个又安心又充裕的年了。你们把城墙修得很牢固,今年的税粮我给你们每户减一石。”

  钰哥儿歪着小脑袋犹豫了下,看着芸娘温柔的笑容,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娘。”

  许家院子比宋家略大,院子里平平整整,院角有一个小小的鸡圈,此时鸡已上笼,还时不时发出几声窸窸窣窣的声响,在寂静的小院里显出几分生活的气息。

  王远由正五品升为正四品,具体任职还未下来。刘青山和严炳都由从五品的副千户升为正五品的正千户,蒋云龙升了副千户,郑仲宁升了百户,其他人等也各自有了不同的升职。

  许安慧看着宋芸娘消瘦的小脸和无精打采的神色,面露关心之色,“怎么身子还是不舒服吗?你这一胎的怀相不好,吃什么吐什么,我看一定是个折腾人的小子。”
  “我才不要什么狗屁官家小姐,在我心里呀,你才是最合适我二哥的人。”许安文仗着年纪小,故意口无遮拦,“芸姐姐,你就嫁给我二哥吧,你若愿意,我马上就学我哥弃笔从兵,有我继承了家里的军职,二哥就算入赘你们家也行啊!”

  柳大夫神色略略柔和,嘴上却嗤笑道:“什么担心我,是担心姓萧的那小子吧?”

  北方的秋天黑得早,宋芸娘和许安文沿着长巷走近家门时,暮色已经笼罩了巷子两旁的一个个小院。不知谁家院子里飘出了诱人的饭菜香味儿,随着傍晚的凉风缓缓袭来,带着家的温暖,温柔地将两人包裹。芸娘满身的疲惫一下子消散,浑身筋骨放松了下来,眉眼也格外柔和。一轮明月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升上了天空,静静地照着张家堡。月光在芸娘脸上、身上洒下了一层朦胧的光,芸娘周身像披上了闪着柔光的轻纱,洁白的脸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茫,看上去是那般美好和不真实。
  严炳无语,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身子僵硬了片刻才缓缓放松,面色也变得极其凝重。

  李氏喘着气说:“我本来报了必死的决心,所以什么也没有准备,谁知后来事情有转机,我来不及准备别的,便只能将自己首饰上的珠宝拆下,缝在这件夹袄里面。”她痴痴看向萧靖北,面有哀色,“四郎,你就拿着这些珠宝,在这里好好活下去。若娘的病治不好,就不要浪费钱了,给娘买一口薄棺材就行了……”

  他们二人回来后都面色苍白,心惊胆战地说:“听说,鞑子有上万人,已经把我们张家堡团团围住了。外面乱糟糟的,有很多人在南北大街上奔走,还有一些马车在路上跑着,在运送巨石、巨木什么的。外面的大人们要我们不要出去乱走,就留在家里,不要影响他们备战。鞑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攻城,咱们和鞑子只怕还有一番死战呢。”
  小兵扬着脖子,白皙的脸上一双又圆又亮的眼睛定定望着他,有些傲气,“听说你是这里骑术最好的,你可敢和我比试比试?”

  冲在最前面的那支骑兵队伍速度奇快,好似一把尖锐的匕首插入鞑子军队之中,匕首的最尖最锋利处,一名年轻的武将身骑一匹枣红色马,好似一道闪电,勇猛无谓地冲入了鞑子的阵营。他头戴银色盔帽,身披银色盔甲,盔帽上的红缨随着他矫健的身姿、迅猛的攻势在风中剧烈地飘舞抖动,好像皑皑白雪中燃烧着的一团熊熊烈火。只见他手持一把长枪,一拨一挑,就将两名鞑子斩落马下。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骑兵也纷纷冲入敌军,他们猛烈的攻势杀得鞑子越发乱了阵脚。

  虽说童言无忌,但众人还是被钰哥儿的话震惊了。李氏和萧靖北都恨恨看着萧靖娴,恼怒她为何几次三番利用这无知稚子,破坏萧靖北与芸娘和亲事。宋思年则怒视萧靖北,疑惑他是否真的与原来的娘子断了干系,又心痛芸娘年纪轻轻便要做人后娘。
  许安慧也乐了,“这个小人精!”

  “芸娘,你……”宋思年气得紧紧握住了拐杖。

  这三年来,萧靖北每次的家信都是好几张纸,记载了密密麻麻的思念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最迟两个月、最快一个月的归家探亲也是雷打不动的定律。
  这是一个端端正正的青年男子,穿着一身青布短衣,头戴青色方巾,眉目清秀,气质干净。他见芸娘看着自己,便红着脸垂下眼,有些手足无措。

  芸娘心中越发愁苦,将萧靖北又腹诽了一顿。她在心里斟酌了一好一会儿,露出一副气愤填膺的神情,怒声道:“那徐文轩太不知好歹。昨日萧大哥特意去寻他,这是给了他颜面。像我们靖娴这样的女子,长得又好,又知书达理,在这张家堡里,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可那徐文轩却说……却说他已经准备待万巧儿三年孝满后,便娶她……”

  钰哥儿笑嘻嘻地接过,“谢谢芸姑姑。”
  店老板心中暗喜,脸上却露出犹豫的神色,正想再讨价还价一番,可抬眼看到萧靖北俊脸一沉,威目一瞪,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便有些惧怕,忙收了银子,乐颠颠地去取盒子包装。

  宋芸娘奇怪地看着她:“自然是萧大哥住在哪里,我便住在哪里。”

  宋芸娘闻言心想,若真有老天保佑这种事,自己一家也不会过得这般艰难了。

  成功解决了孟娇懿的事情,转眼已到了除夕夜。

  丁大山急忙上前搀扶着宋芸娘,喂她喝完了那碗药,又谢过了刘大爷,“刘大爷,感谢您诊治我义妹,又容我兄妹二人在您家里借宿。我们在此叨唠一晚,明日就启程。”

  人群慢慢散去后,城门口又空旷了下来。
  “萧靖北、萧瑾钰、萧靖娴、李淑华、王玥儿,一家五口,二男三女,京城人士,判的是全家永远充军。”王小旗照着册子念着。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