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道士生包子_回家
2122读书网 > 穿越小道士生包子 > 穿越小道士生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穿越小道士生包子》

 “放开?”他的手越发地紧了些,脸颊在她的鬓间轻轻摩挲,再轻笑出声,“苏萧……你除了苦肉计,不是还打算用上一用美人计么?现下却让我放开,可不就是功败垂成了么……”。

  他想的,无非想庇护得他的阿筝一世安稳,可他有他的打算,老太爷也自有老太爷的打算。他心知这已然是老爷子最后的底线,此时若让老太爷起疑,觉得他与阿筝有了私情,即便是将阿筝迎进了门,可他不在她身边的那三五年,她孤苦伶仃,一介弱女,如何在这样的大宅深院里安然度日?

  “妙仁先生,苏某感激先生之恩——只是,”她笑了一笑,眼睛里却透出一点凄惨的神气,“若是先生便那样由着苏某去了,苏某更是感激不尽……”

  王旬看苏萧精神终是不济,帮忙打发了贺喜的人,待到一两个时辰那些道贺的人慢慢散去后,他又张罗着让绣娘给苏萧熬了一锅滚热的米粥,就着店家晚间送上来的两碟子清淡的小菜和苏萧一并吃了晚饭。

  身后一串脆响叮咛,那是她猛然抬头时,头上的珠花相撞的声响罢?

  如今他与她的白头偕老已是不敢奢望,可是她现在所做的事情,不过是飞蛾扑火罢了,这样大的一场赌局,他已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副压了进去,想保全的不过是一个她,他决计不能让她再卷入这样的危险之中。

  郑溶倒是来了几分兴趣:“敢问大师以什么来论得失?”
  郑溶这才看了她一眼,淡淡问道:“你叫苏萧?是哪个萧字?”

  可这丫头天真而轻信,可却有一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蛮劲儿。她怎么能忘记了?

  苏萧知此人乃是刺客的一贯秉性,必是冷血冷心肠,她与此人自然是无处说理的,只是妙仁先生曾对她讲过,那日的情况分外凶险,若不是遇上妙手国医,她恐怕早已经交代在了那一箭上,因此心下难免忿忿然。
  皇帝往下一看,气道:“你倒是帮他们说话,”说罢,伸手从御案上“啪——”地甩下一张折子,语气中已是极力压抑着怒气:“你看看这些折子上是怎么说你的?编排你蓄有私心,不全大局,结党舞弊!”

  她终究是平安回来了,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所求呢。

  苏萧道:“这话若是有旁人听去了,对殿下而言不过是一个比喻罢了,对下官而言,却是天大的罪过,”她深深沉了一口气,走到柳树之下,伸手攀下一枝柳条,递到郑溶的手上,“下官不过是只杜鹃罢了,正好停在这柳树上才相配呢。”
  苏萧?郑溶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面前的这个人。这样的身形居然会是个男子?这苏萧的声音虽说是刻意地压低,可还是透着一股子清亮文雅的意味,若说是个男子,怕是连弱冠之年都还没有到。恐怕,这个小女子怕被人识破,不仅早给自己取了个男子的名字,此时,还故意妆了个男子的语气声调也未可知。

  郑溶抬头:“全城宵禁?为何如此大动干戈?”

  这人便是方才坐在旁边那一桌独自饮酒的男子,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邱远钦。
  郑溶往她面前凑近了些,目光灼灼逼视得直要她不敢再抬头:“苏萧,你可情愿?”

  文九知他们必有要事要谈,将身子再往下伏了伏,紧紧贴在湿漉漉的乌瓦之上,目光从瓦缝中看下去,只见那书房中并未掌上许多明烛,只有郑求书案上的一盏三脚烛台上头燃了蜡烛,几人一进去,便围拢了去凑在一起,那一点烛火将几人的影子拉长在窗户纸上,夜风之下长影晃动不已,在这样的夜晚里,显得分外的诡异。

  每一次他淡淡地说:“有外臣求见,阿萧,你去屏风后头避一避罢。”他可知那一扇描了吴山山水的屏风其实什么也挡不住?她听得到他们同她说的每一句话,她甚至能看得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她清清楚楚的知道顾相在这短短的二十余日出入这别院的次数不下五次。
  朝会罢了,杜士祯与邱远钦一道儿打马从棋盘天街而过,两人正在低低议论着今儿朝会上发生的一件大事儿。

  那富春院子就同一般的青楼楚馆一样,历来是管出不管进的,里外几层,均有牛高马大的壮汉龟奴把守,上至挂牌接客的花魁,下至打水烧饭的粗使丫鬟,若想跨出那院子一步,可谓是难于登天。待银香寻着机会逃出来的时候,已是三年之后。原先身上的银票早已被搜罗了去,幸好在富春院的三年,她偷偷攒下些打赏的银两,于是便一路上边问边走,耗了两个多月,才从豫州城走到了两省交接之地。

  此酒极难酿成,众人平生多是闻其名而不知其味,巡抚大人郑求家中多年也只私藏了一小坛,今日特地捧了来孝敬瑞亲王殿下,以庆贺瑞亲王殿下在昌安修缮堤坝的功成之喜。这头水患既平加之春分又是一年之中最赏心悦目的时节,如此双喜临门,自然在府衙大堂上恭贺郑溶功绩之声此起彼伏。
  正在不可开交之际,突听花厅的门“砰——”地一声被人撞开,外头有人连滚带爬来报:“殿下!殿下!有人在……”

  文九低声禀告道:“方才妙仁先生说那相思方药力甚凶猛,怕是……怕是殿下扛不住。”

  二少奶奶这样就上了门,邱家虽然极不情愿,可毕竟是诗礼人家,哪怕是姻亲犯了污了军粮饷银这样让人无颜立足的罪名,却还是怕别人戳着脊梁骨骂自家嫌贫爱富。虽是百分之一百的不情愿,也没奈何,到底还是让二公子邱念钦与她拜了花堂。

  苏萧第一次听他谈起他母妃,她曾听闻说三殿下的母妃早逝,又有宫闱秘闻,说是三殿下的母姜妃也曾艳冠群芳,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可不知何故却没能笼络住皇帝的心,失宠后不久便郁郁而亡。

  她见如此盛景,心中不知何故却暗暗地将郑溶之才能与邱远钦之才能比较一番,觉得郑溶所有的乃是君王雄略,一心思虑的乃是安天下之计,而邱远钦所喜好则为清谈之道,两人之迥异可谓是松柏与兰桂之别。

  郑溶道:“千古名臣自然辅佐千古一帝,要的是四海晏平成千秋功业。”他终于慢慢地转过头来,面孔恰好朝着苏萧躲藏的方向,目光沉稳而平静,仿佛方才吟诗的那一个人从来未曾存在这世上一般,他仍旧是那一个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胸有成略的瑞亲王殿下,“本王从未忘记十年前立下的誓言。”
  世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样样皆是好,是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好福气,杜士祯不仅家世好,人也长得精神,又聪明过人,别人在功名上苦苦专研也不见得得天子青眼,他倒好,也没见他怎么用心苦读,反倒头一回就上了金榜,于是很有些人腹议他是走了见不得人的门道,不知多少闲言碎语吹到耳旁来,他倒也不以为意。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