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帝国元帅被黏住了!_太虚山强者化身
2122读书网 > 我和帝国元帅被黏住了! > 我和帝国元帅被黏住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我和帝国元帅被黏住了!》

 虽是天子筵宴,酒过三巡,众人酒酣脑热,到底有些纷乱,郑溶便乘机借了个由头出去透气,离座时却见有官员附在郑洺耳边唧唧咙咙的说着什么,他心中不屑,只举步走了出去,刚出得殿门,后头却听得有人高声喊了一声:“三哥!”。

  郑溶终于转过身去,缓步走入凉亭,坐在凉亭之中,仿佛方才满身的酒气已是慢慢地散去,了无痕迹。

  众人均疑惑道:“胎狐之血?”

  郑溶一手展开地图,一手擎了灯烛,目光逡巡徘徊其间,仿佛要将图中险易之形尽收于心,半晌方沉吟道:“长琅……可是咱们原本三日后将至的地方?”

  郑溶走上前去,笑道:“你倒是小孩子性子,却去管它做甚?”

  还是方才的那个人,声音却已不是邱远钦的声音,那人的声音让苏萧的心跟着颤了一颤,她呆滞地顺着他的手往上看,握住自己手腕的那人不知何时却成了郑溶,他朝着她微微地俯下身去:“阿萧,这一箭,你可满意了?”

  听闻他说完,巡防营里头早有人带头喊了起来:“殿下圣明!昌安清平!”
  皇帝瞧着郑溶的脸色,手陡然间一挥,那万寿纹样的紫檀小几子猛然被掀翻在地,上头的甜白釉青花盖碗盏应声落地,殿上的烛火受了惊一般跳了一跳,那薄若宣纸的杯盏如冰片一般跌落在金砖之上,几若齑粉。

  郑洺抬手,所有弓箭立时满若圆月,苏萧的瞳孔猛然紧缩了一下,声音沙哑:“殿下!”

  皇帝的目光却没有落在郑洺身上,只任凭郑洺伏跪在脚旁幽咽不已,一双眼睛却朝下慢慢地扫了下去,道:“你怎么说?”
  见皇帝兴致如此之好,众臣俱是卯足了劲儿要弄出一派太平盛世之景,不多时,郑洺便微微有些醉意,见郑溶尚是正襟危坐,便端了酒杯朝着他斜身过去:“三弟,咱们兄弟久未如今日一般畅饮,哥哥敬你一杯。”

  明远急道:“你……你才不是好人!你还真说对了,苏公子在狱中怎么还会有银票?你什么都不知道,少在这里胡说八道!这银票是咱们公子……”

  他站在后头良久,此时从风火墙后头慢慢地踱步出来,轻声喝道:“明远,退下去。”
  那两个婆子平日洗衣烧饭很是辛苦,秋报之时自然盼着好生的喝酒走月,乐上一乐。听闻苏萧这样一吩咐,自然是眉开眼笑,忙不迭地去采买收拾不提。还未等到红日西下,众人就在里院和外院热热闹闹地摆上了两桌酒,过来请苏萧王旬两个开席。

  唯一可仰仗的,也不过是一纸婚书所定下的夫君而已。

  他竟然日日将这小笺贴身放在胸前。那小笺整整齐齐地迭了一迭,便是如此悉心爱护,那四角却依然有些微微卷曲,原本艳若桃花的笺面颓败成昏沉暗淡的颜色,上面的幽香早已散尽,从薄薄的纸笺上隐隐传来了他胸口的温度。
  郑溶仰头长叹:“十年之前,也是在这柳树之下,我们两个柳下月夜舞剑,击掌为证,约定要在十年之后成就一番丈夫伟业。”

  虽是兵临城下,可讨伐之师并不曾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围而不攻,瑞亲王郑溶只命人连夜印制数万份写有檄文的黄纸,命军中的弓箭手将檄文射入城中,一时间城中如雨纷纷,人人争相传看,城中本军力空虚,京郊三大营又业已归顺郑溶,唯有野河营尚可听候隆昌调遣,不过三万来人的人马而已,城防调度本来便人手紧张,现下又要分出人手来抓捕传看檄文的百姓,更是疲于奔命。一时间哪里顾得上来?一夜之间,那檄文竟然如同雨后春笋,遍地都是,便是连同京中牙牙学语的黄口孩童也能念得出一两句:“此等不孝不仁之贼,天亦不容……”

  管家试探道:“二少爷,还请您示下,这……这婚事到底该如何预备?”
  苏萧道:“若说要披荆斩棘,只要殿下一声令下,自然有许多人为殿下披肝沥胆。”

  郑溶背转身去,双手负于身后,道:“黄总管,虽然本王现下领着礼部上的职,却不是公私不分的人,方才本王既然给了苏萧申辩的机会,自然也不会不让你辩驳几句。”他的语气方才一直温和,说到此处,却不知为何让人不由地觉出话头中一寸寸冷下去的寒意:“本王就问你一句,方才本王所见的那一对儿红罗五龙曲柄盖到底从何而来?今儿个你便与本王好好说来听听。”

  愚不可及的丧家之犬,不可救药的丧胆之雀,不曾相信,不曾相问,哪怕是他数次舍命相救,她也不曾放下心结——从未有一次相信过他——她那样一厢情愿地错以为郑溶是仇人,口口声声要报仇雪恨,到头来,可到头来,却是帮着仇人算计了他!
  没说是谁,可文九知道,除了那个人,哪里还有什么旁的人?

  王旬惦记着公文,没空理会她,直接打发了她出门去,安慰道:“早去早回罢。”

  她只低着头,并不抬头看人,低头垂颈,宛若那夜月下的丹桂,自有一番清甜之气,沁入心脾,那肤色若上好的羊脂白玉,轮廓和那晚却真个是一模一样。待到回话时,一双妙目微微一抬,流光溢彩,竟然是天地失色,百媚顿生。

  郑溶沉思片刻,只问道:“刘正现在何处?”

  候郎中侧头,道:“户部现下不是在那位爷手里么?”

  自己父亲眼光果然不错,他果然是做了皇帝。她十四岁那年,皇帝做主给二皇子赐了婚,娶门第并不高的陈家小姐做正头的皇子妃。赵妃的父亲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告诉女儿要将她嫁给与二皇子做侧妃。苏家本是高门显贵,她又是嫡出,千娇万贵的长大,因此上哭哭啼啼不肯从,闹着要上吊,说是不愿意一进门就给人当小老婆,还要日日给出身不高的正妃陈氏磕头请安。
  那妇人一听忙上去拉着那汉子道:“死契都签了,往后是死是活,不要赖在老娘身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