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厚黑传记_冤家路窄,血灵门的人
2122读书网 > 三国厚黑传记 > 三国厚黑传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三国厚黑传记》

 “小姐她自己。”苑琴叹了口气,“烬言,再给小姐一点时间吧。”。

  嘉宁帝望向下首半跪的赵福,神色如鹫,“你说什么?韩越下落不明?”

  而作为韩家人,韩烨心底更是一直藏着这个疑问。

  瑞王见不过一瞬局面被帝梓元立转,眼一沉朗声朝帝梓元开口:“摄政王,江云修这桩案子是他心术不正、咎由自取,此等败类,有辱士子之名,理应重罚。”

  围拢的百姓看没了热闹,也不想得罪叶家,观望了一阵便离去了。

  以帝梓元和韩烨如今的权势民心,如何安置韩云倒真的不是一桩难事。小太子堪堪六岁,尚未有跟随的派系,也未有入主朝堂的权心,荣封一个一等亲王,此生富贵无忧,唯一有些麻烦的是绮云殿主位谨贵妃。

  可韩烨却在这句话落耳的瞬间猛地怔住,然后不可思议地抬首朝帝梓元看去。只这么一眼,他眼底却拂过难以掩饰的震撼。
  莫天抬手,打断他的话,笃定道:“如今两国正值交战,以韩烨素来的行事做派,如果他真的入军献城,必会独身前来,绝不会调遣守将,何需担心?再者……”他抬眼扫向连澜清,“韩烨一个大靖太子敢踏进驻扎五万铁骑的君献城,难道朕会因为顾忌一个中原剑客就逃回王城?”

  帝梓元眉一冷,道:“修好?不过是打着蚕食北秦的主意罢了。东骞泾阳太后掌权多年,这几年年事已高,她儿子不甘心受制,这才想出兵为自己争些威望,好早日把兵权从他母后手中抢回来,泾阳太后自是不会允许。有洛川水师震慑,东骞国内纷争不暇,他们没有胆子在这个时候和大靖交恶。本王当初让诤言在军献城誓师时没有牵扯出东骞,他们就真的以为本王好骗不成,当年一战泾阳太后亦知□□,莫霜既然没有死在那场大火里,东骞三皇子自然也是早就被救走了。本王何需要他们如今假惺惺地发兵北秦,做些锦上添花的事。当年一战,大靖差点国破,北秦本王不会放过,他东骞亦然。”

  如今他们竟将施老将军骨灰置于城墙上任人观赏,还要带回北秦王城,若真如此,施老将军的骨灰永远都难归故土!
  莫天忆起三年前军献城里帝梓元的音容风采,一时有些晃神,眼底不知是敬服还是可惜。

  “君令也会错!”韩烨断然打断他,深吸一口气,重复了一遍:“就算是帝王又如何,君令也会错!若国破家亡山河覆,又何来中原百姓和氏族的覆巢完卵?”

  晨曦已现,西北冬日的天空澄澈透明,天地一线,仿似斩破雾霾,驱走黑暗。
  帝梓元意见坚决,且说得在理,韩烨并非不知轻重之人,沉默片刻颔首同意,“此事依你所言,明日我回惠安城让人接应粮草,邺城就交给你。”

  “殿下只留了这么一句话?”半晌,君玄才揉着眉角问。她猜到韩烨尚在人世,却未想到韩烨竟先她一步回了军献城,还和施诤言一起回了京城。

  这道御状一出来震惊了整个朝野。龚季柘是谁,两朝元老,公正清廉之名天下所知;靖安侯世子又是谁,帝家继承人,说不准还是未来登高一呼的王侯将相!
  那个十年前把秦景带回军献城的人,是她帝君玄。

  同样雪白的长发,相似的容颜,一轻狂,一沉寂。

  弯刀临近眉心的一瞬,出乎所有人意料,垂眼坐在车架上仿佛已经吓傻的青年猛地窜起,一根铁棍突然出现在他手中,竟毫不躲避地朝桑岩手中的弯刀迎去。
  帝烬言是大靖历史上最年轻的三科状元,师从右相,由前太子韩烨教养长大,是当今摄政王帝梓元亲弟,如此曲折离奇的人生履历,也算是大靖开朝来头一份了。

  帝梓元问了一个几乎被大靖朝臣和子民遗忘了将近二十年的问题。

  是以当他的骨灰盒从城门上被送回的时候,刚才还热闹繁华的街道突兀的安静下来。拥挤纷闹的人群自觉而沉默地分开了一条道,让这队护卫宽敞而过。
  “不必了。”

  “骸骨埋近郊,今夜之局乃引君入瓮。”

  “杜爱卿,你清早求见于朕,便是为了来质疑朕的决断?”

  中军大帐内早已熄灯就寝,漫天大雪下,虎啸山顶似是安静而散漫。

  这日,在大理寺磨了一整日毫无所获的黄浦刚一回府,管家黄安便跟着他进了书房。

  她面上带笑,今日亦格外精神,立在苑琴身旁,眼底带着欣慰。
  第二回是现在。青南山下,数丈宽的万人坑外,一座孤坟,静静矗立。它沉默地守在山脚,停留在那些十二年前亡于此地的帝家将士尸骨旁。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