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转让_住客们(第二更求月票)
2122读书网 > 初恋转让 > 初恋转让
字体:      护眼 关灯

《初恋转让》

 意料之中,K点点头,手下又问,“至于他提供的情报——”。

  手机那头忽然沉默下来,半晌,才有些不肯定地问。“吉姆?”

  她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但也意识到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事实是,逃离机场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现在一定有人在寻找他们,而偌大的城市如伊斯坦布尔,给他们的空间其实也远比想象得要小。

  “当然。”刘工理所当然地说,“国家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公民——你们要感谢的人的确还有很多呢。”

  局势就是这么个局势,他们没法以这种装束过去,警察一定会过来查,混是混不过去的,乔装打扮也是把对方当白痴的行为,傅展给她讲过警方采取的最新技术,人脸智能识别之外,还有更变态的步态识别,在人数悬殊的情况下空手混过去,约等于送人头。除非他们真能高空越楼,不然李竺真想不到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巧法子。就连傅展似乎也已技穷,他抱着头苦思冥想了一会,站起来像是放弃地吐了口气。

  在东方快车上,无论穿着多么正式都不过分,对男士来说,最低限度是一件黑色西装,女士亦谢绝T恤与牛仔裤,公司用这种仪式感筛选自己的客户,晚礼服与小礼服、鸡尾酒裙是得体的穿着,李竺拢了一下胸口,他们的治装预算有限,她穿着一件简单的鸡尾酒裙,这是在H&M买来的。

  其次,在有效击发距离的极限上,即使经过仔细瞄准,子弹也可能因为风速而射偏。如果大部分人不是把枪举在头顶,就是把它用打台球一般的姿势别在身后反向射击,对于200米外的一个小点来说,这就等于是你拿着一个飞镖去射走廊尽头的一元硬币,李竺甚至可以站起来跳舞,只要运气没有差到极点,都不会有被击中的危险。
  餐桌陷入一片宁静,傅展和李竺都没有说话:James和他的同伴也许技巧不够娴熟,但他们的确都挺到了最后。

  不打电话很难,但还能忍得住,更难忍耐的是上网搜寻的冲动,李竺想知道从前没网络的年代,背井离乡的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她现在才明白,如今的独立都不是真正的独立,就比如她,从前出那么多次差,但其实却从没真正离开过家,总有一部分的她留在家里,留在网络上那些转发和热评中,留在被她嗤笑的黑话和流行梗里,处于期中的时候不觉得,离开的现在她才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是个这么恋家的人。

  “哈?”
  “刚合作的时候,对彼此的印象其实不是太好,尤其是我——你也知道,韵的恋人,也就是我的艺人秦当时是个当红的偶像,在我们国家,偶像是不被鼓励恋爱的,那会让他们流失粉丝。”

  劳勃和他对视了一会,黑人的眼神明显有些犹疑,这是当然,没人会凭囚犯的一席话就换个立场,他也在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

  傅家兄弟长得不是很像,一般人很难通过外表识别,傅展微怔,“真的?”
  “哪国的。”李竺转而问,“你觉得,美国?”

  亚当眼神一闪,没有否认。“看来我们会很有话聊。”

  “Shit!”外勤骂了一声,“谁也没说过有这么一辆车!”
  “小李刚塞给我的——有点临别礼物的意思,我看他都快哭了。”

  他一下坐直了,把她搡到墙边,本能地后仰着,在视觉上躲开横冲直撞转过街角的面包车。它没撞上人行道,但冲出来的架势可真像是要一头撞上来。人群发出尖叫声,四散着躲开这疯狂的交通工具,远远的,又传出炒豆子一样的声音。

  逃亡有助于体验生活。这是李竺的新发现,逃亡一段时间,你会成熟很多,对社会的了解更深,也会更快融入当地文化。就像从前,她就从来不知道其实黑市往往就存在人们身边——一般来说,它应该是个酒吧,不过现在毕竟是白天,所以他们就坐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边,吹着欧洲区吹来的风,面对大海一边舒舒服服地喝着甜如蜜的酽茶,一边欣赏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这家茶馆其实就开在游船码头边上不远,就在黄金地段的正中央呢。
  “我不知道你的意思,先生——但我们确实没有这东西,”最后,他退了一步,显露出了一些谦恭,但依旧没有让步,“您看,这里是达尔富尔,我们从来不搞刑讯那一套,要么是生,要么是枪决——没有第二条路选,所以我们这里的确没有刑房。”

  但现在她不会恐慌,余韵仍在,现在她可以幸福又从容地面对这个变化,甚至就连伊斯坦布尔机场都能随意回想,“没关系,我们能接受这种变化。”

  内森和吉姆在广场中心碰了面,彼此用眼神打了个招呼,他们并没有并肩行走,而是溜溜哒哒地往路边的小咖啡馆过去,吉姆落得稍后,好像还留恋广场上的热闹,时不时回过身打量着身后和他同方向的行人。这样内森就能照看到前方迎面而来的路人,识别危险信号,而吉姆也可以照看到后方,他受过专业训练,可以认出那些行踪可疑,有意无意总跟他们一个方向的跟踪者。
  “恐怕是一次政府安排的突发检查,先生,这正是我冒昧打扰的原因,很抱歉打扰您了,我们的客人一般从不受到这样的待遇,不过——”

  雇佣兵听得不免悚然动容,也有些好笑,七八个汉子里已经有人脸上出现了笑意:杀谁又不由他们决定,还不是雇主一声令下?开始求执行者,实在是太过绝望,病急乱投医了,又不是说他们就能被轻易地买通,去影响雇主的决定——

  “那里游客太多了,卡里姆诺斯更安静——我去那里是为了攀岩。”她想调节气氛,他由着她,他们间积蓄了许多疑问没解释,他看得出她在胡思乱想什么,私下觉得很好笑,也认为这有助于保持权威。逃亡路上,一人做主,一人配合,这模式较有效率。

  他又有些贱兮兮地瞅了傅展一眼,压低声音说,“说实话,在看到你之前,我们都以为他其实对Yun有意思。”

  远处传来尖叫声,这里的人对枪声敏感度很高,这种声音不会被误认为鞭炮,或是谁家炸了个震天雷。

  是和刘工一样,疲惫而平凡地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一脸的风尘,还是在整洁的会议室里,面带微笑地朗读着工作报告,是身穿晚礼服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还是手边熬着咖啡,坐在电脑前抹过脸,重新开始在键盘上输入代码,又或者是在红海的小镇边晒着太阳,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什么心理攻势?她说了什么?他自然什么都没听清,但已意识到坏事。这时候去掏枪也来不及了,双手刚握成拳,傅展就又松开了:没用,枪都还在手上,人太多了,直接打肯定是没用的。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