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现世_探索遗迹
2122读书网 > 长生现世 > 长生现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长生现世》

 说罢,他见文九并未立刻领命而去,面上露出犹豫之意,不由地微皱了皱眉头:“怎生还不去?”。

  瑞亲王郑溶不过刚过而立之年,上头大皇子早夭,他虽说不是三位成年皇子中最年长的,却甚是沉稳,他曾在三军之中历练了好几年,又曾领着兵马独自驻守北地,捭阖纵横,智取安阳,平定岳曲,御敌于北方关隘之外,军功赫赫。

  刘沉许思索道:“蜀中苏家?莫不是四年前因为军饷被抄家的那一个?”

  顾侧坐了下来,道:“你可是真醉了?”

  皇帝直起身子微微喘了一口气,皱眉道:“那丽妃乃是从你二哥封地献上来的人,那丹丸……又岂是寻常人可制得的?你……觉得这事情可同你那二哥有甚牵扯?”

  杜五爷既然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一条好汉,自是不抵赖的,当即便爽利地认了这两只大肥鹅做兄弟,还趁着一肚子的酒气诗兴,给他们取了两个好名字,一个叫杜六,一个叫杜七。

  苏萧倒是第一次见这位传中不拘言笑的瑞亲王,经历过杀伐之人,自有一股子不怒自威的神情,这位王爷又向来自律,故而面上更显得一副清冷之貌。苏萧心下忐忑,只敢偷眼一瞧,行罢了礼微微直起身子,垂手立在一旁。耳边只听见郑溶缓缓说道:“近来,尚书大人很是辛苦了。”他说话较旁人稍慢一点,语调虽然温和,但不由自主带着几分威严。
  说罢,轻轻地放开她,温柔地凝视着她的眼睛:“阿萧,莫忘记了,本王一直在等着你。”

  原来,皇后几年前已仙逝,贵妃便是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嫔,只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当初在娉婷豆蔻之年嫁与皇帝的贵妃在岁月无情的磨砺下早褪去了往日顾盼妍艳的容貌,加上又育了永恭王郑清,容色自然比不上绰约婀娜红妆粉黛的年轻妃嫔。

  她及笄那年,红豆初结相思果,鸳鸯交颈针上眠。
  郑溶赞叹道:“云霞姑娘清歌已属难得,更胜在指下驶弹缓曲,拨弦解语,两相辉映,天音仙曲,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苏萧避闪不及地将他的手打开了去:“我哪里对他动了什么心……”

  “可不是么!打我从娘胎里出来,就没见过这么怪的天气!明儿可就是万寿节了,可不是要出点什么怪事儿啊?”
  苏盛笑得贼兮兮的,一扫在外人面前官宦贵公子的派头:“我家小九儿之才不在蔡卓等人之下,为何倒要藏着掖着?”他凑近了些,那笑容越发地神秘,“小九儿尚未婚配,难道我家的小九儿就不想配个貌比潘安俊,才高八斗星的青年才俊?阿兄是将小九儿那上半阙的忆江南权作了抛出去的绣球,须得是个有能耐的,才能接得住呢!”

  顾侧低声劝道:“殿下切勿太过忧虑,虽说现下城中内外已是不通消息,可毕竟杜五在里面,便是情况紧急,他多少也能照应一二。昨儿夜里他买通天牢看守放辛七进来救我之时,我特别嘱咐过他,请他千万周全苏萧。”顾侧沉默片刻,终究还是开口:“殿下,若是再等下去——京城迟早会发生饥民易子相食的惨剧。无论如何为着何人为着何事,殿下都万万不可再等下去了!”

  想起那日的事,苏萧暗暗后怕,当日里黄达突然发难,郑溶却顺势而借事发作,一把抓住黄达的把柄,不过才三五日的时日,便将自己的人名正言顺地扶到了内务府总管的位置上,这样的人,不可谓手段不果决,心机不深沉。日后,自己必得万事愈加小心,才是保全身家性命之上策。
  她这时候才想起,昨日与郑溶在书房对坐,他伏在案几上处理公事,而她便在一旁的软榻上偎了暖炉读书。他在书房处理公事的时候,并不十分避她,若是有外臣求见,商议要事,他也只嘱了她在用一道山水屏风隔开的侧房回避而已。那日她看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一句,不由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似有憾意。那时恰逢用膳之时,她便搁下了书,与他一道去用膳,她自己尚未在此事上留心,没想到他却暗暗地记下了,今夜便领了她来看日出。

  三喜拱了拱手,问安:“候大人最近安好?王爷他老人家甚是记挂着您呢。”

  “也就是说若是大队人马,绕道而行行至长琅,最快也需得两至三日。”他将油灯放低了些,手指顺着延平往长琅而去,途中那手指却往一旁偏了开来,顺着另外一条官道划开了去,“若是避开长琅,走这条路到昌安,便可节省两日的时间。”
  郑溶横他一眼,文九忙低下头,妙仁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是啊,正是江湖中百闻不如一见的催情之物——相思方!”

  皇帝沉默半晌,方缓缓地从那檀香矮几上的金晕纹龙尾砚下头抽出一张洒金宣纸,递了过去:“朕今日忧心忡忡地便是这桩事,你可为朕分忧一二?”

  三大营已接当朝左相顾侧密令,暗中布兵以拱卫京畿,以防不测。
  再说了修寝宫便修寝宫罢,又做甚么提起什么万里江山国祚昌永的虚话儿?今儿皇上说话,真是透着一番儿古怪。

  三大营已接当朝左相顾侧密令,暗中布兵以拱卫京畿,以防不测。

  八年前,他游历到疆北,与郑溶一见如故,从此他只要路过京师,总要来寻郑溶,非要拉着他一同在花间柳下大醉三日,方才称心如意。

  那彪形大汉瞪着邱念钦,粗声道:“管你鸟事!”又指那女孩子“呸”了一声,道:“老子看她一副苦命相,老子不收了!”

  下头的内务府大总管张德正在回话:“殿下叫奴才去查的那个小子叫小双子,是今年立冬前后进的宫,人才儿拔尖,眼明手快,奴才见那孩子脑子还算是够用,已将他放在身边有小半个月了,这不恰逢遇上了万寿节的好事儿,奴才就将他拨到前头儿去,想着让他去伺候伺候晚宴。”

  她又道:“小弟不才,不过城中倒真有几位颇负才名的公子,那时节出门时,白马斜帽,掷果盈车,让小弟好不羡慕呢。”
  邱远钦见她并不情愿与他多话,心中苦涩,极慢地念出两句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故园那巴山蜀水的夜雨一般,潮湿而温润,一点一滴地浸落在苏萧的眉间心上,他出神地望着那桌上的琉璃杯:“苏大人,从蜀中到京城近四年了,你可思念家乡?”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