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人的怕和爱_迎战巨人
2122读书网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字体:      护眼 关灯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她被实实地唬了一跳,脚下一个踉跄,躲闪不及,手中的水盆一晃,咣当一声砸在地上,一盆水倒是有小半盆水都齐齐地洒在了那人的靴子上。五儿吓得一个激灵,咚的一声跪了下去,忙一边用袖子拼命擦拭那位大人的靴面,一面连连告罪道:“奴婢知错了!奴婢知错了!弄脏了大人的靴子,求大人饶命!求大人饶命!”。

  “啊?”青萝猛然抬头,极是不解地望着郑溶。

  苏萧举目四望,只见四周只有这一只小柳叶船,不禁有些失望,正在这时,有人挑了船帘从船舱里探头出来,四目对望,苏萧不禁呀了一声,旋即冷静了下来,拱手道:“原来是邱大人在此。”

  没说是谁,可文九知道,除了那个人,哪里还有什么旁的人?

  他家里打发来的领头小厮名唤平福,左不过二十出头,正是手脚麻利溜儿的年纪,在他家里的一众小厮中间也是好冒尖儿的。见到王旬,平福忙跪下磕了好几个头,一股脑倒豆子似地说:“自从大爷赴京赶考,临到了发榜的日子,老爷太太成日间的打发了人到街上去打听京报,就盼着大爷能高中。那日接了大爷的泥金帖子,阿弥陀佛,可把老爷太太都欢喜坏了。家里足足摆了三日的流水席,请了全城最好的戏班子,在家里的院子里扎了戏台子,唱了一整天的大戏。全城里头的人都知道咱们家大爷中了黄榜,要做大官了,有头脸的乡绅和远亲们都来贺喜。咱们家的老太太专程为了大爷去了庙里头给菩萨娘娘磕了头,烧了手臂儿粗的高香,还对家里的爷们说,说是大爷如今出息了,成了官人老爷了,家里下头的兄弟些都有了靠依,都要学着大爷的样子,给家里门楣添些光彩呢。”

  闻听此言,邱院钦的眼睛在一瞬间明亮了几分,急切道:“阿筝,若是你愿意……”

  闻听他如此说,苏萧对着房门遥遥一礼,举杯就口,“前些日子,小弟自作主张做出的事情,兄长看不上眼,小弟心里明白。小弟人品如何,兄长也自有评判。小弟不是鲜耻寡廉之人,这种事情,小弟未必就做得坦荡无垠。只是有一句,小弟从未有过什么飞黄腾达的远大志向,如今所做的种种事情,不过是情势所逼。小弟自有一件最最要紧之事,事关小弟身家性命,关系重大,小弟不敢对着兄长和盘托出,怕是兄长知道此事,反而害了兄长性命。可此事不办,小弟一生寝食难安。小弟如今只对兄长说,若是小弟福气大,圆满办了此事,还可全身而退,到那个时候,兄长自然知道小弟今夜之话觉非虚言。”
  郑溶缓缓跟下来,却见她恭谨有礼,进退有度,说起来也不似闺阁之女的气度。萧关的萧,这名字甚是大气,带着一派下马草军书,上马击狂胡的意境,萧关瑟瑟,更不是寻常女子的做派了。

  甫一进殿门,邱远钦便掀了官袍,跪了下来:“皇上圣安。”

  永不相见。
  “前头便是江阳境内,水患最严重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刘正大人所在的昌安,第二处乃是长琅。属下从长琅而来的时候,那洪水过处,官道全毁,人烟稀少,加上长琅原属小地,虽前临乌水,背靠崇山峻岭,却未居要道险关之口,历年来又并未曾有朝廷大员驻守,仅靠一县之力,实在是难抵天灾,百姓流离失所,离丧四方,依属下之所见,眼下那长琅的情况比昌安要严重上许多倍。”

  那云霞搁下琵琶,碎步走上前来,对郑溶又是轻轻一福,口内道:“景公子谬赞了。”

  苏萧心头颤了一颤,目光远远地投向极远的地方。
  霁云散去,碧天清清,星点如沙,薄云之间挂着半个透明的月芽。方才还晦暗无光的庭院,转眼便银光若倾,显得越发静谧安宁,真个是世间少有的玉宇无尘,银河泻影的良辰美景。

  那年姜妃撒手西去,皇帝虽然下了诏,对宫内宫外都称姜妃是病逝的,可他心头却跟明镜儿似的,姜妃的病多少有自己折腾自己白白送了命的意思。在后宫这些个妃嫔里头,姜妃虽然算不得是他心尖尖上的人,可想当初进宫之时,也是与他山盟海誓郎情妾意的,旁人有的恩宠,他给了她,旁人没有的恩宠,他也俱是给了她的。可是没想到,她从小生在草原长在草原,那些京中高门闺秀淑女们奉若至理名言的妇德妇言,她却并不以为意,一心只想要他的心他的人。

  “啊?”青萝猛然抬头,极是不解地望着郑溶。
  赵妃当即伏在塌上,涕零不已,感念天恩。

  苏萧本来躬身站着,却不想冷不防在这样的时候听到邱远钦三个字,这三个字就如同七月天里当空炸响了个焦雷一般,直震得她耳门芯子嗡嗡做响。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你说得很好,朕也是想他能持事振敬以成大器,只是还有一层意思,你未曾说得完全。”
  丁惟看着苏萧方才还笑盈盈的脸,顿时转成了一片青白,两只眼睛也不看自己,只管一转不转地盯着对面,哪怕手上那双镶了红珊瑚的鸳鸯筷子“咔嘣——”一声掉在了地上,她也并不俯身去拣。那鸳鸯筷子一头镶着小粒的红珊瑚,一头却是实实的银铸,掉在地上声音极是清脆,引得对面的那人不禁抬头望向苏萧。

  那一晚,他的手慢慢地抚上她濡湿的长发,如同安慰一只迷途的小兽,一下又一下:“不要紧,万事都有我在。”

  这些时日,郑溶仿佛无所事事一般,日日来看苏萧,这别院上下人人皆知。她最先还有些暗暗惧怕他,总是忧心忡忡他是否看出了她那日的蹊跷之处,可他对她的态度却与以往并无二致,除开嘱咐她好好养伤之外,倒也未曾主动再提过遇刺那日之事。
  池郁一张俏脸通红,反身揪了三妹胳膊一下,道:“死丫头,看我不撕了你的嘴!”说罢,便揪着那池三小姐,作势要用绣着双蝶戏花丛的纨扇去打她,那池三小姐握着嘴笑个不停,一面躲闪,一面慌忙朝窗外胡乱一指:“二姐姐,妹妹知道错了,再也不敢乱说了,饶过妹妹罢!可是姐姐你看对面站着的那个可不是你的良人么!”

  她回头,却见邱源钦静静地站在自己身后,却不知是什么时候到的。

  她在最后一点月光之中,静悄悄地穿戴齐整,静静地坐在妆台前,凝视着她自己的模样。他微微地阖上眼,良久方听见门“吱呀——”地响了一声,他只觉一股子微凉的风轻拂上自己微微松开衣襟,直直点在心口上。

  “领罪?领的是什么罪?领的是胆大包天假拟军令的罪,还是妇人之仁自作主张的罪?”

  他禁不住她那样的笑容,禁不住她那样的软语,正在他低头触及她的纯角的时候,耳畔突然听见一个声音传了过来:“三殿下?苏大人?”

  郑溶正准备打马往前,耳边却乍然听见苏萧的声音,这才发现她已从马车中出来,他已是两日未曾见她,如今看来,她虽然比在京师时消瘦了不少,可到底脸色比前几日要红润上许多,看样子已是大好了。他心中不知为何一轻,遂点头道:“你且说来。”
  耳边却听上头的人不慌不忙地笑道:“杜五爷,我好意请你上来喝酒,你怎么倒骂起人来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