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的诗歌_尴尬的相遇
2122读书网 > 弥尔顿的诗歌 > 弥尔顿的诗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弥尔顿的诗歌》

 “侄儿拜见六皇叔。”九郎单膝一屈想要下拜,淮南王已一把托住他胳膊,皱着眉道,“早就跟你说过,咱们叔侄间不必拘束!我又不是你那皇帝爹爹,才不管什么礼节!”。

  “铮铮”数声,钢刀脱手飞出,在半空中撞击而断,银索一卷,又已扫向那几人脸容。黑衣人飞速后退,双澄手中银索翻飞如电,尖端弯钩倏然直击,正中为首一人耳畔。那人惨叫一声,纵马急退间蒙面黑布已被撕下,脸上更是鲜血淋淋。

  赵钧忽而松开了手,喃喃念着她的名字。女子轻抚琴弦,又道:“当年我陪同娘子去繁台游湖,娘子在船上弹奏琴曲,太子在繁塔之上听到曲声,后来便循音追随。那会儿我还不知晓太子的身份,怕你是登徒浪子,生生将你推到一旁……”

  ——阿容他,应该一直在身边陪着自己吧?她默默地念了好几遍,这才使自己渐渐平静下来。

  这周围本就冷僻寂静,钱桦脚步蹒跚地朝那边走了几步,却忽听得风中传来数声尖利的啸响。

  床上帘幔挽起,被褥整齐,临窗的桌上零落地放着针线绣品,屋内干干净净,没有丝毫打斗过的痕迹。九郎乏力地坐在了床沿上,侧过脸望了望,床边小桌上还摆着当初他送给双澄的梳妆盒。

  推门而入,屋中桌椅齐整,一尘不染。烛火高照,满室晕光。她放下包裹坐在床沿上,望着半开的房门发怔。
  那人摇摇头,“问过村子里的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是偶尔有去捕捉野兔的人看到这一个汉子住在林子里,但他行踪隐秘,那个村民也没看清楚他的外貌。”

  潘太后冷哂一下,“倒不如说是你如今将我视为仇人,早已忘记了你小时候我是如何照顾你的。”

  只不知他从何而来的胆量与底气敢在她面前玩弄手段!
  双澄点点头,“我懂的,万一太后和官家觉得端王暗中帮我们牵线搭桥,他的前途可能就会不好了。”

  他分明也是悲伤到极点,却又倔强地不肯回过头再看她一眼,只是独自侧身坐在昏暗角落,留给她一个孤绝至冷,甚至连呼吸都显得短促不定的影子。

  潘太后见状,只得又道:“你今日为何擅自离宫?去了哪里?”
  他鼓起勇气朝前走了一步,小猫警觉地朝后退,眼看就要逃走。却在此时,屋后的矮树丛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不多时,有人背着一大捆柴草自暗处钻了出来。

  他带着双澄来到了那座古井旁。

  可是她现在心中有了九郎,那地位牢不可破,即便她之前为了不让他与太后反目成仇而孤身离开,但始终还不愿放弃这段情分。
  “除了探病,是否还有其他非分之举?!”她瞪着双澄,厉声叱问。

  她双手被捆,摇晃间站立不住,眼看朝前栽去之际,忽觉腰后一沉,已有人扣住她的腰带,将她扳正了身子。

  没过多久,他便策马返回,神情却有些沉重,双澄问他,他也不回答。
  “如果没有你们,她会知晓那些陈年旧事?!”九郎已改以往的温和,眼底深处迸着无声的火。

  九郎让她也坐下,她却不肯,擦干净手之后就站在他近前,低头把弄着他的衣袖。阳光穿过树缝斜斜落下,那袖口滚金锁边云纹熠熠,上方还串有细小的玉石圆珠,让她拨弄来拨弄去,好似是极为有趣的物件。

  “广宁王真的来了?!”孔盛重重喘了几口气,“祝大人,你放心,我就算被抓也不会出卖你们,只不过既然他到了亳州,我倒想见他一面!”
  双澄有些不安,端王却神色自然地站起身,“我还有琐事要处理,你留在此处,要吃些什么用些什么,只管唤来丫鬟小厮吩咐。明晨早些起来,九哥辰时便要启程。”

  随后,船舱门口的帘子忽而掀起,刺目的阳光斜斜射进。

  冯勉昨夜被狠狠训斥一顿,如今再踏进宝慈宫时,神情还是有些局促的。他见了太后也不像以前那样面含微笑,只是跪在近前叩头道:“奴婢拜见太后。”

  冯勉见状,只好给荆国公主沏了杯茶,“公主请勿生气,九哥腿伤还隐隐作痛,因此始终郁郁寡欢。”

  院门一开,便有一位老者作揖相迎。端王随即还礼道:“晚生是借由程大人才得以能找到穆老,此处是您府邸,理应是晚生要拜见穆老才是。”

  九郎怔了怔,不免内疚。“我听到的,双澄。只是当时近旁都是随从与禁军,我不能与你说话,还望你谅解……”
  端王一惊,才欲阻止,近旁的禁卫却已扣弦发箭。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