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1992_尊名
2122读书网 > 起航1992 > 起航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起航1992》

 众臣退出崇政殿后,烛火虽还彻明,夜色已经浓郁。。

  “可是九殿下好像一定要来见太后……”冯勉才说了一半,门外已有内侍急促而来,小声禀报道,“启禀娘娘,九殿下已到宝慈宫门前了。”

  他取出匕首刺入缝隙,往左右一划,果然觉出松动。

  他虽经常离开汴梁,却也很少来到这样荒僻之地,眼见前方又是一道仅容人侧身才能穿过的罅隙,不禁道:“你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他话语刚落,那老臣竟猛地起身,头也不抬地朝着近旁朱漆大柱撞去。两旁的大臣惊呼出声,幸得最近一人将其拦腰抱住,这时禁卫已冲入大门,将那老臣生生拖出,任由他嘶声叫喊,一直拽下了丹陛。

  幸而很快便进了屋,她还挽着九郎,却站在门边不动。他诧异问道:“怎么了?”

  “那……夜已深,九郎连日奔波劳累,是否要在车中安歇?卑职将她带出车子绑到马上……”
  “如果是嬢嬢做的,臣自然只能求嬢嬢开恩放归双澄,否则的话,臣也只能每日来求嬢嬢。”九郎顿了顿,垂下了眼帘,“臣当然希望不是嬢嬢所为,然而现今能有本事在汴梁查出双澄下落的,只怕也就嬢嬢一人了。”

  他没法入睡。

  “任?”凌香扬起眉,忽而一笑,“莫非你是说任鹏海?”
  他望着她那满是欣喜与满足的脸庞,心里有几分了然,却又有几分惆怅。这几天来,他始终未带她回到这里,回到这个她曾经与他初始相遇相识的地方,她却为了想要实现这小小心愿,不顾病体初愈,冒着寒夜跟他来到这桥边。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撑着下颔没说话。九郎问道:“在想什么?”

  双澄见他这样说了,只得闭口不再追问。侍女撩开竹帘,她转身之际,无意间望到凌香。这绿衣女子犹抱琵琶安静端坐,一双美目却始终望着双澄。双澄朝她点头致意,在幕僚的带领下,很快下楼出门。
  “九哥千万别这样,奴婢怎能承受得起?”冯勉说着,撩起衣袍便要下跪回礼,却被九郎托住了手肘。

  长春阁内,官家屏退了内侍,只留了端王在旁。

  静默片刻之后,九郎艰难地出声道:“能不能留下来?哪怕,只是再多留一段时间。”
  却在此时,那唤着她名字的声音又渐渐响起。她的马不知何时已经不见,只剩她在苍茫山间不辨南北地奔跑,远处似乎有高高的围墙,一只小白猫窜上墙头,回过来朝她望了望,随即消失于迷雾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声音终于消失了。她小心翼翼地拉了拉他的衣袍,阿容局促地低头看她。

  他似是不愿再说这个话题,独自在灯下研着墨,双澄见他情致略显低落,便央告道:“以前那个九连环可还在?”
  繁塔之战只是阴谋暴露的开端,冯勉虽死在了大火之中,淮南王却趁乱离开。此后,边境战事紧急,官府加倍征兵调往北方,离汴梁最近的淮南等地百姓纷纷暴动,大批兵马趁势集结,与朝廷的军队展开了大战。

  与此同时,季元昌来到乐坊,将双澄带了出去。

  太后虽然平时待他较好,但现在他犯了这么大的过错,如果回到大内,岂不是自寻死路?!
  “世事无绝对。”端王温和地笑了笑,“以后各自如何,还尚未可知。”

  玲珑小窗轻轻掩上,一盏明灯照亮房中。双澄撑着手儿坐在床沿,看蕙儿在灯下做着女红,不由问道:“在绣什么呢?”

  “但元昌作为神卫亲军恐怕也不能随意离开。”九郎顿了顿,又道,“除非五哥找个理由派他出去。”

  九郎脸色凝重,吩咐身边侍卫:“暂回邢州驿馆,等天明后再启程。”

  马车还在慢慢前行,街上行人络绎往来,有个身穿青布长裙的女子正头也不回地朝着一条小巷走去。

  端王点头,“我明白,多谢你提醒。那个叫做燕双澄的,看来要先留在汴梁府衙。待得城中太平了以后,我再禀奏爹爹,说是查核下来确实并非刺客,请他宽宥其惊驾之罪。”
  延义阁中暂时安静了片刻,端王微微叹了一声,坐在了书案之后。阳光转淡,透过窗纸斜斜映在石砖地上,覆着薄薄一层金辉。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