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门太子_拜入逍遥宫的条件
2122读书网 > 花门太子 > 花门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花门太子》

 一阵风卷过,满庭落花纷纷,沾湿雨珠坠于石径。她正待关上窗子,却听院门外有错杂的脚步声响起,似有好几人朝着这边匆匆而来。她略感讶异,才刚刚站起,院门已被轻轻推开。。

  “现在就换吧,湿了还穿着不好。”他望了望,探身从边上取过她的包裹,“是这个?”

  她陷于这样的状态已经很久,丁述起先没有开口,但见她目光越来越悲戚,忍不住道:“双澄,我以前就教导你,做事要当机立断,不能总是犹犹豫豫。你和广宁郡王之间的利害关系我已经说得明白,还要我劝多久,你才舍得放下?”

  端王略想了想,随即道:“既然你想见她,那就索性先待在这里,我命人将她接来即可。”

  “见他一面?”丁述苦笑一声,“你现在被禁军搜捕,他又是皇子,要想相见何等艰难?再说,看你现在对他恋恋不舍,我要是再给你机会与他重逢,到时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车帘微微动了动,哒哒的马蹄声中,只听到他应道:“好。”

  “钱财倒是小事……”九郎顿了顿,道,“那人身手不凡,五哥亦颇为欣赏,便留她做了府内侍从。”
  荆国公主紧紧攥着手指,虽低首望着地面,语声却强硬。“我不知道这样也算不知廉耻,宫外人人都可看得,为什么偏偏我就看不得?”

  “知道了,你自管去吧。”九郎挥手,冯勉便藏好了书信急急忙忙离开了凝和宫。

  他说话的时候手一直紧攥着被子,想来是在忍着痛。她郁结道:“怎么大夫还不来?”说罢,又直起身,“等我一会儿。”
  “官家真是谨慎严苛。”潘太后冷冷睨他一眼,扬起眉梢道,“九哥牵挂着丹参案,一是因为那事与老身有关,二也是因为不愿看到他的爹爹劳心劳力,想着为官家分忧罢了!若不是那些谋逆的官兵要杀人灭口,他也只不过想查探些有用的讯息回禀给你,难道这也算插手政务?那个姓祝的逆臣胆敢谋划抢夺丹参,他们是想要老身的命!你的气没撒在那些混账东西身上,却反而怪罪起九哥来了?!”

  与此同时,大批北辽军队亦朝着边境不断集结。

  眼前一条小河自西往东流淌,河对岸隐隐约约有村庄屋舍,只是夜深人静,全无灯火。他扬鞭将马儿狠抽几下,马儿拖着篷车奋力奔向东边,丁述这才带着双澄往西边疾行,绕过很长一段路程才寻得浅水之处过了河,摸黑来到那个小村背后。
  “找个朋友?如此荒谬……”官家屈起手指,叩着椅子扶手,“你怎知不是借口?”

  双澄瑟缩在漆黑无光的马车中,身上披着毡毯,心里七上八下。迷药的药性在渐渐消褪,她动了动手腕,感觉还有些发麻。低头间,下颔蹭到了毡毯,鼻息间便拂过了淡淡的香。

  双澄见状,急忙将手中纸包打开,浓郁的清凉之味即刻充溢了车内。“这是我练武时常用的,抹上一些可以消肿止痛。”她低着眉递过去,“看上去不怎么样,其实还是很有用的。”
  马车一直是平稳地前行着,却在路口拐弯时猛地停顿了一下。

  至今还记得那时在慈宁宫中扶着墙练习走路,母亲一言不发地站在远处。任由他喊着“母后”,她只是紧抿着唇。直至他跌倒了,手上出了血,疼得哭了,她非但没有过来,更是冷了脸,拂袖而去。

  九郎坐直了身子,瞪她一眼。“自己的手都是冷的,怎么捂热?”
  他一哂,放下杯子道:“孤关切皇侄身边到底待着什么样的人,有何不对?”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双澄诧异道,“父亲到底是不愿见我还是另有苦衷……”

  九郎停下脚步,道:“其实只是误会,后来五哥擒住了那个所谓的刺客,审问之下才知道正是那人捡到了臣在邢州遗失的乌木杖,特意呈送入京的。”
  “师傅。”厅内烛火已灭,她扶着门扉站在昏暗中,语声低落,“你……还是不会改变主意?”

  夜已深沉,四下寂静得唯有风声掠过。满院树叶簌簌,晃动了一地月色。

  “一国之君当是怎样风范?!”官家扬眉怒问,却在此时,冯勉自外匆忙赶来,跪在屏风边叩首道:“启禀陛下,端王殿下刚刚返回汴梁,得知九殿下受伤便特来探视。”

  “原来是你……”他的态度明显温和了许多。凌香在他面前倒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时常听闻阁下大名,可惜今日才得以相见。阁下关切双澄安危,奴自然也不会让她涉险。只是如今我们的事情都得依托王爷才有机会得以完成,王爷必然能考虑周全,你我只管尽力协助,别的不需过分担心。”

  九郎深深呼吸了几下,这才慢慢睁开眼睛,目光却很是空洞。“冯勉……”他嗓子也变得喑哑,“嬢嬢对我倍加疼爱,但我今日却如此伤她……这算不算不孝之至?”

  潘太后一听此话又惊又气。惊的是九哥从来不近女色,怎会莫名其妙看上了一个民间女子,气的是如果真像钱桦所言,九哥居然还欺瞒于她,全然不像以往那样恭顺听话了!
  仆人劝他明日再做打算,可是九郎却执意上了马车。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