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纪事2_风云再起
2122读书网 > 领主纪事2 > 领主纪事2
字体:      护眼 关灯

《领主纪事2》

 “你不敢?”郑溶陡然发作,突然上前几步,猛然一把握住她的手,将那只手举到自己的眼前,细细端详一番道:“古人说得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每一个字都仿佛一把重锤一般恶狠狠地砸向了她的心口上,又如同□□一般,让她全身的血液都立时凝固了起来,就在那个时候寒冷的血仿佛从此便被牢牢地锁进了她的身体中一样,与她的血肉融在了一起,他的话一直在她的脑中重复,她挣不开也停不了,那冰冷的血冻得她的手脚几乎没有一点知觉,她慢慢地将身子蜷缩起来,打开手臂将自己一点点地搂在自己的怀中,可是她却无法抵御这从心底散发出的寒意,她将被褥慢慢地拉了起来,只是最柔软最厚实的被褥也温暖不了她瑟瑟发抖的身躯。

  郑求当下只瞅了他一眼,慢悠悠地道:“三殿下是说,咱们这昌安城衙门里,就和这张纸一样干净,府衙里头什么人也没有。诸位,咱们这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大家都打起精神些罢,可别让这阎罗宋帝抓住了咱们什么把柄!”

  两年前,一位两江巡抚一心想要巴结这位王爷,心里算计着自古以来便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是位年纪轻轻的王爷,任是如何无情,也绕不过一腔子柔情似水去。

  说起想起踢人的那个,文九心中颇有些惴惴不安:“踢人的那个书生怕是喝了酒,等把人救上来,他倒像是后悔了,抱着被踢的那个说了半箩筐的话,人也清醒了,非要跟着属下来谢恩。”

  跪在最后头的郑洺侧妃赵氏心中砰砰直跳。

  苏萧猛然抬头,嘴唇几不可见地哆嗦了一下,张了张嘴唇,却说不出半个字来。
  两人都没承想,事情两天后便有了转机。那日日头甚好,是少有的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却有人不请自来,上门拜访。来的人不知是什么门路,却开门见山,说话痛快,不到两盏茶的功夫,就伸出三个指头标了个数,说六部底下有个缺儿,无奈僧多粥少,上头是有贵人瞧着王旬才学人品是三甲里面拔尖的,心下颇为赏识,不好亲见,故而带了个口信,提携一把。

  他看着她的眼睛,她却并不抬头去看他,很久以后,他终于慢慢地松开了她的手,不再看她:“罢了,算是我看错了人。”

  文九上前一步:“妙仁先生,请。”
  杜士祯见到他到来,倒是当即站了起来,嚷道:“原来苏苏还请了邱大人!咱们苏苏下帖子,你岂能迟到?来来来,理当自罚三杯!”

  只见他松了袖口,俯身从箭筒中取了一支箭,缓缓地搭在拇指上的碧玉扳指上,挽起大弓,将一张弓拉得如同满月一般,微微地侧了侧头,引弓而发,说时迟那时快,场下的众人尚未看清他手中的动作,那支箭便如同流星一般飞了出去,众人耳边听得弓弦在空中铮然作响的声响,再看之时,第一只木桩上的鸡子已是箭至蛋碎,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苏萧躬身一揖:“在下苏萧,与王兄同住此处,同为今科贡士,如今刚分到礼部主客清吏司,领了从六品主事的缺。”
  辛七多少知晓那个人在殿下心中的位置,因此心中极为忐忑不安,一语完了,半晌却未听得有什么动静,只略略放大了胆子,抬起头来,眼风却瞟见郑溶将两手拢在广袖之中,袖风微动,玉色织银蟠龙纹裳上的暗龙蟠纹饰似乎活了起来,龙爪四张,直要腾空而出。

  郑清奇道:“霍去病乃是千古名将,背后却又有何人?”

  苏萧却没想到自己说的话却把自己套了进去,心中微微有些懊恼,遂正色道:“殿下莫忘记了您是身份尊贵之人,哪能如此说话行事?况且下官也不是那等轻浮之辈。”
  郑溶唇角轻轻挑起:“门道啊?怕是心有戚戚焉罢。”

  转眼之间,苏萧领了礼部主客清吏司的职,已快小一个月。

  他见皇帝听得仔细,不由话中含笑,“父皇可知那些京中的名门贵女凑在一起都说些什么?”
  就在此时,四周响起山响般的怒喝之声,郑洺惊疑不已,张惶回头,脸色陡然变得青白,却见铁甲银盔的兵将仿佛不知何处冲了出来,霎时间将数十位弓箭手并郑洺团团围住中间,那盔甲服饰竟是野河营所有——郑洺唯一所剩的心腹之军也倒戈相向。

  苏萧沉下脸道:“邱大人若是没有事情,就请外头那位渔家姑娘尽快将下官送到对岸去罢,下官与他人有约,”她指了指一眼案几上的东西,“邱大人也是与人有约的,还是莫叫人等久了。”

  皇帝凝视他良久,终于将案桌上那张微微卷曲的宣纸团了一团扔到了他的面前:“这样低贱的名字,朕恐污了朕的御笔金案,你自己看着办罢。朕信你。”
  他心中苦涩,慢慢地垂下眼眸,她对那郑溶到底还是动了心罢?

  郑清细推关节,这才惊觉郑溶话中有话,心头翻转了千百个念头,却不敢再问,只万分不甘将景阳之事搁在心中,又踯躅犹疑道:“三哥,这些时日你到底去了哪里?既然从大漠中脱身而出,又为何都不向京中送个只言片语?”

  宁郡王郑醇钧尤喜娈童,豢养娈童数人之多,忠国公郑仪兴素喜瘦腰,府中歌舞姬妾成群,这些皇亲贵胄的风流韵事,哪一件皇帝不曾耳闻?何时却见皇帝重责过哪一个?就算是和亲王郑洺自己也因着与太傅之子颜墨小公子同捧京师中名伶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也只被皇帝不轻不重的说了几句。

  窗外正好是漫天晚霞,瑰丽至极。一切美梦都有结束的时候。她心中从来没有这样清楚的知晓,这别院中平静的十几日间,京城之中,朝堂之上早已波涛暗涌,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之景。

  她微微地阖上眼睛,若这是一场戏的话,那她便陪他演个彻底如何?这一刻的他,终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瑞亲王殿下,不是争了皇位夺了江山的那位意气风发的皇子,不再身负是蜀中苏家几十条人命的至仇之人,不再是她绞尽心思小心翼翼要防备的敌人,他只是她倾心相待的檀郎,是将她密密实实搂着怀里的人,就像那一次在江阳落水一样,四周都是铺天盖地的雪亮的巨浪,她惊恐而绝望,已渐渐开始失去了意识,他的手却从后头牢牢地将她托出了水面,声音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不要怕,我在这里。”

  文九吓出一身冷汗,三步并作两步就蹦了出来,甫一出门,却见门口的妙仁蹲在地上,双肩不住颤抖,他一贯憨直,因而也常被辛从几个捉弄,今日又被妙仁算计了一番,不由地气结:“妙仁先生,你故意害得我被殿下怪罪!”
  邱念钦也道:“常听杜兄说起苏兄台,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