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斗携子重生_剑山的剑光
2122读书网 > 凤凰斗携子重生 > 凤凰斗携子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凤凰斗携子重生》

 据说这荣亲王大败北军返朝之后,圣上龙颜大悦,大摆庆功宴,因着荣亲王久居北方,在庆功宴上大赞北方辽远开阔,向圣上描述,北方连着水都是泱泱气派。圣上听了极为神往,又体谅荣亲王曾久居北方,当即下诏,征了京城近郊两万役民,耗时三年,为爱子开出这凌波湖,又从五十里之外的玉泉山引水至此。玉泉泉水冬暖夏凉,一直以来是皇城之内的御用之物,破例将泉水引至王府,足示荣宠之深。凌波湖旁,唯有一道白玉单拱桥将一方水榭与岸边相连,除此桥之外,这水榭其四围皆水,因此这水榭在名儿上也就随了凌波湖,称为凌波水榭。。

  郑洺见他仰头一饮而尽,眯着眼睛笑了一笑:“三弟,你的腿疾可好些了?”

  众人尚未抬起头来,却觉一人从自己头顶飞了过去,只见那人手持一把三尺青锋,众人尚且没有回过神来,那寒光闪过之处,耳畔传来一声凄厉的嚎叫声,再看之时,却见机关之门上早已没有了郑丁的身影。

  郑溶轻轻地摇头:“谦之,却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终于知道自己也有情不自己的时候。”

  三日之后的清晨,邱家祠堂那两扇厚重的门终于轰然大开,邱家老太爷杵着拐杖背光而立,晨霭之中,老太爷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最最心爱的孙儿这样的倔强,这样的顽冥不灵,再放任他这样下去,只怕就是要去了这孩子的半条命了。

  后头的那两个侍卫却是新入营的,自然依言放行,两人目送那马车慢悠悠地走远了去,不禁围上去问道:“黄哥,上头不是说不能出城么?怎么放他们走了?”

  他两人知道此时已不可多说什么,于是两人均默默地叩头退了出来。
  闻听此言,对方脸色稍霁,却摇头道:“我家大人素来不喜张扬,况且此事本与大人无关涉,只是我家大人实在爱惜人才,故而给王兄台指一指路,少走些弯道罢了。”

  苏萧没想到杜尚书会突然提及她,忙上前一步,再一次拱手参拜。

  射场设在了堤坝靠江的那一边,江风习习,舒爽宜人,让人终于觉得在水患之后春意也再度眷顾于这昌安城。
  他微微抬起目光,郑清只觉那目光寒意逼人,“本想再在那西凉多待些时日,却惊闻本突袭奉曲之计,因怕你应付不来,只好日夜兼程而来,却还是晚来一步。”

  净空大师道:“陛下面带雪青之色,从面相而观,却是像服用了丹药所致的寒气侵体,寒热内郁而久结不散,如今累积而发导致昏厥不醒。”

  背后一股冷风穿过窗棂间的缝隙,刮得破旧的窗棂呼呼作响。
  郑溶近日甚是忙碌,琐事萦身,推口说自己腿疾未愈,故而便不大举杯,皇上见了他一副寡淡的样子,便侧头对他道:“你替朕陪陪众卿,今日是好日子,你也忙了这么许多天,今日也歇一歇罢。”

  郑洺嘲讽一笑,转头朝着地上努了努嘴,用脚尖轻轻踢了踢苏萧:“三弟既是不愿意给我这个面子,那便让这人替一替你如何?”

  说着,一双玉手便轻轻地抚上了邱远钦的手臂,邱远钦颓然地松开手,任由那女子攀在他的手臂上,只摇头低声道:“她怎会在这里……”
  皇帝的气息愈发沉重:“看来,你也觉得是这个畜生?”

  文九疑惑道:“何人给她下药?又为何要给她下此物?”

  他一时情急,当着昌安大小官员便将昨日之事道出,旁边站得近的几名官员将方才的话听得清清楚楚,众人原以为郑溶是因为查看大坝灾情而落水,现在才知道其中是另有缘由,几人不由地面面相觑,瞥见众人的表情,文九才突然醒悟过来,暗自失悔多言,他猛然住口,偷眼看向郑溶,却见他恍若未闻,神色如常,只开口问道:“城中情况如何?安福桥的大坝现今怎么样了?”
  郑清自小极受宠爱又是子凭母贵,诗文书法乃是皇帝拨冗所授,便是弓箭骑射也俱得皇帝亲传,今年方及弱冠便立府封王,人人都道他年纪小,可他却自有一腔子热血豪气,许是自己太过平顺,眼睛里头便揉不得沙子,最是好打抱不平,颇有侠客古道之风。

  三喜一直站着,直到苏萧走得远了,嘴角上还兀自留着一丝儿蔑笑,枉着当初王爷还高看此人一眼,没想到不过才三个月,今日见这苏萧如今这副模样,可见是应了那句话——空长了一副聪明面孔,却实实是个笨心肠。依他如今这失魂落魄的样子,自己眼面前的事儿且是自顾不暇,哪里还能分神看到些听到些什么身外的闲事呢?

  郑溶含笑道:“是啊,这话是不能对人随便说。可阿萧难道不是心有大志气的人么?”
  观礼的百姓无不震慑于这至高的皇家威严,数万百姓跪伏在道旁,往常熙攘沸腾的京师繁华街道,在这一刻仿佛如同空无一人一般,肃远无声。

  三军闻言欢声雷动,这场景恍若送仁孝长公主出嫁那日一般,只不过今日气势更为雄壮,那日全城为一场盛大的婚礼而欢腾不已,此刻却是三军铁骑为见证王图霸业的开创,那一日他为化解数年干戈而去,今日他却只为成就千古伟业而来。

  被如此才情出众的女子如此倾慕,叫年少的公子如何不神思飘飘?

  郑洺闻言点头道:“五弟,一切皆要以国事为重啊!”

  郑溶点头道:“你且在此处督工,本王到别处走走。”

  她日日在他的府门前徘徊,可是他如今已是高门显第,哪里那么容易见着?多日焦心的等待,却还是没能见上他一面。终于有一日有一顶软轿在她身边停了下来,有一位三十来岁的贵公子掀了轿帘子,笑眯眯地对她说:“姑娘,你是想见杨侍郎么?我或许能帮一帮你,你可要跟我走?”
  候郎中关了门,坐下来,端起五色彩绘的茶壶儿,朝着三喜的茶盅里兑了点热水,热络道:“谢王爷挂念,今儿王爷派了您过来,不单单是专程来给我送圣上的寿礼礼单的罢?”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