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明末千里行_仙人醉
2122读书网 > 饿殍:明末千里行 > 饿殍:明末千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饿殍:明末千里行》

 林家管家见状,也就又拈了香,在灵前奠了一杯酒告辞而去。。

  各自问答过后,丫鬟带着郑续和宁敏来到厅上,青娘指着秦三奶奶对郑续道:“这是秦三奶奶,你快上来见礼。”郑续也是见惯礼的,上前对秦三奶奶就跪下。

  “大嫂果然是个和气人!”青娘故意装作没看到郑大奶奶的吸气呼气,拍手笑道,丫鬟端茶过来,郑大奶奶请青娘坐下,青娘坐下喝了两口茶,就和郑大奶奶说了些七七八八的事,郑大奶奶按着性子在那听了两句,见青娘打哈欠,郑大奶奶就道:“二婶婶今儿出门一趟,累的慌,还请回去歇着!”

  琴姐儿对郑明德又行礼下去:“侄女这两日,问过了娘,晓得父亲大人确有对不住二叔的地方。侄女这两日,辗转反思,夜不成寐。都说父债子偿。侄女虽是个女儿家,也晓得这是非轻重,因此侄女冒昧来此,代父亲恳求二叔原谅,从此后,大家都还是一家子!”

  这慌慌张张地,也不知道夹的是什么,入口是一股辛辣,宁榴皱眉。青娘已经把杯子放下,笑着对宁榴道:“你怎么夹了块姜进嘴?”

  宁榴已经在那洗着笔:“这字,只要定心静气,就能练出来了。”张二婶拿着对联在那翻来覆去地瞧:“这可不一样,那秀才,还是个秀才呢,可我瞧着他那一笔字,连你一半都不如!”

  “大嫂果然是个和气人!”青娘故意装作没看到郑大奶奶的吸气呼气,拍手笑道,丫鬟端茶过来,郑大奶奶请青娘坐下,青娘坐下喝了两口茶,就和郑大奶奶说了些七七八八的事,郑大奶奶按着性子在那听了两句,见青娘打哈欠,郑大奶奶就道:“二婶婶今儿出门一趟,累的慌,还请回去歇着!”
  “不,这除夕夜的酒,要连喝三杯。”青娘伸出三个指头对宁榴认真的说,宁榴只好端起酒杯,又一饮而尽,青娘拿起筷子给宁榴夹了一筷子鱼,放在宁榴碟上:“吃口菜吧,第一口,要吃鱼。”

  因此苏娘子又款款和女儿说起宁榴的好处,还答应带女儿过去瞧瞧,若瞧不中才说。苏家女儿晓得自己年岁已经不小,哪里去寻这样十全的人去?想了又想,想着等今儿来瞧瞧,若宁榴长的不好,就回绝了。因此点头答应跟了苏娘子去瞧瞧。

  “绿儿那两个丫头,也没有什么话说?”郑大奶奶的手,在桌上轻轻敲了敲,问身边的丫鬟。丫鬟应是后才又道:“那两个丫头,特别是喜儿,胆子又不那么大,禁不住别人几句话吓唬,只怕二奶奶吓唬吓唬,她就不敢了!”
  “要问,总要你吃完饭才好问。”青娘又倒一杯酒,喝完了把酒杯放下,语气依旧平静,这样平静的样子让宁榴心中升起的,却是不详之感,宁榴伸手握住青娘的手:“青娘,我不会离开你的。”

  “说罢,可不能停久,不然的话,你也晓得,寡妇门前是非多!”青娘把是非两个字咬的很重,宁榴勉强一笑就道:“嫂子,您心里有气我是晓得的,不过您总要在这住些年,又何必为了这些人,闹的自己也不好瞧?”

  张续倒十分欢喜地扑上去要宁榴抱,宁敏跟在后面,摇摇摆摆也要爹爹抱。宁榴来不及放下车,张续和宁敏就一边一个,抱住了宁榴的腿。
  郑大奶奶勉强露出笑:“慢走!”青娘走出屋子,转身瞧郑大奶奶一眼,见郑大奶奶面上焦急之色没褪,青娘不由在心中一笑,带了绿儿就离开。

  “那哥哥回来,正好可以给我娶个嫂子。”青娘的话让吴大哥又笑了:“说这个做什么,我走了,你好好在家。”

  “妈妈说哪里话?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您在旁边,比什么都强!”郑明德急忙安慰,王婆子也微笑。三人又叙了几句闲话,郑明德想起一件旧事:“当日我记得父亲在日,曾说过绸缎庄要留给我,后来父母相继谢世,再后来就这样了。绸缎庄也交给大哥了。我就想问问妈妈,这绸缎庄,当日妈妈曾随母亲掌管过的,一年,大概有多少银子?”
  张秀才不料三姑婆来了,也在那里沉吟,接着张秀才自己笑了,怕什么?三姑婆虽然在族内也能说得上话,终究是个女人,这个世上,还是男人说话顶用。

  秀才娘子正想问呢,张秀才就怪叫起来,原来张秀才拍的力气太大,竟把茶杯给震倒,里面的茶水全都倒在张秀才手上。

  宁榴垂下眼,晓得这又是张秀才在背后捣鬼,宁榴对苏娘子道:“烦请婶子给我家里带个信,就说我遇到麻烦了!”
  “好了,瞧着时候差不多了”,吴氏儿媳已经拿过一块红布给青娘盖上,笑吟吟地说。青娘站起身,吴氏儿媳伸手扶了她一把,感到青娘手心湿漉漉的,吴氏儿媳不由抿唇笑:“又不是头一回了,还……”

  这是不招呼自己的意思了,秦三爷觉得口中开始有了苦涩,唇在那嗫嚅,说出的话连自己都不信:“郑兄,当年,当年我也年幼!”

  青娘院子门口已经站了不少的人,还能听到秀才娘子在那说话:“这个,给我扔出去,那个,给我拆了。这是姓张人的屋子,只有姓张的人可以住,那有什么外人来占屋子的道理。”
  “这杀猪的人,下水常没人要,不就要自己收拾?”宁榴说着把酒壶肉都放在桌上,给张二叔倒一杯酒。

  张二叔是不敢吃,宁榴是没多少胃口,不过宁榴还是端起碗,刚一端起碗,宁榴就闻到面条的香味,用筷子搅了搅,这面条的确不错,面条雪白,还很柔韧,入口一咬就觉出好吃了。宁榴咬了一口,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起来,不知不觉就把这碗面条吃完,连汤都喝光。

  话没说完,就听到上方坐着的和尚道:“这位檀越,老僧观你颇有佛缘。”青娘的注意力被和尚吸引去了,秀才娘子趁机飞快走出。

  三姑婆去寻了宁榴,宁榴听的三姑婆说的话,如释重负,高兴的只笑不说话。三姑婆见宁榴只笑不说话,还当宁榴是不好意思回绝,对宁榴道:“我晓得青娘毕竟是个寡妇,你要娶她,还算是入赘,第一个儿子还要姓张,未免委屈你了。可是你再仔细想想,你毕竟是无可投靠之人,青娘手里,还有一份薄薄产业,嫁妆田地还在外呢。在我们村里,也算是数得着的人家了。你娶了青娘,到时两口子一起过起日子来,齐心协力的,你还是个聪明人,这日子定会腾腾地过。”

  宁榴推起独轮车,对三姑婆道:“多谢三姑婆了,只是我这刚落下脚来,这些事,都没想呢。”三姑婆一脸我明白你别再装的脸色,跟了宁榴一起走出去:“正好,我要去镇上走走,就和你一起去。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应该的。”

  这会儿黄婆子的脸比方才还红一些,那些打灯笼的丫鬟们的脸就更不用说。
  “娘子妙计!”张秀才对秀才娘子比一下大拇指,秀才娘子得意一笑才又道:“这事成了,就把旁边院子并过来,好好地盖座青瓦房,到那时候,儿子也好说亲。”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