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情深_果然是你
2122读书网 > 丝袜情深 > 丝袜情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丝袜情深》

 郑溶心中翻滚着一阵厌倦,只转过眼不再看那龙椅上的人:“三哥说的是,小弟欠思量了。”。

  郑清看了一眼郑洺,垂头道:“如此,弟弟听二哥的安排。”

  郑洺摇摇头,漫不经心地带出一句话:“哪里有什么生不逢时,自己愚笨,没选对路罢了。”

  自从四年前,苏萧撇下这丫头独自赴了京城之后,她醒来见小姐已经走了,自是大哭了一场,但这丫头生性倔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听从苏萧的话,更没有乖乖地留在蜀中寻一门亲事,反而是抹干了眼泪,自己收拾好了行囊,便独个儿上了路,只一心想着上京城寻找到自家小姐。

  郑溶端坐于大堂的正位之上,下头两旁置了一溜排儿的座位,官员们均按品级分坐两旁,坐在左边最上首的自然是昌安巡抚郑求大人,依次下来苏萧则排到了最末的几个位置上。

  小太监两股战战,不住叩头:“确实没有了!陛下所服的丹丸都在这里了!求长公主和贵妃娘娘明鉴!”

  邱念钦双唇微启,却什么都不曾说,只拜辞而去。
  一旁的顾侧将双手放在地龙上头,那地龙甚是温暖,不一会儿便烤得他双手温热,顾侧在朝中乃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一众官员见了他亦是肃衣危立,此时他同郑溶一道儿正在书房中议事,闻听此言不由问道:“看到轿子里有个人,那沈世春就没辩驳什么?”

  所谓的跪道出降,所谓的宽厚仁爱,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若是没有这一番冒险进宫,破釜沉舟,郑溶又怎能将郑洺如此果决的斩杀于剑下?没有郑洺最后的指剑相向,他又如何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个中原因,说来也简单。
  郑溶道:“待到哪日咱们策马荒漠,等你见到那大漠上的天河,不知又要做如何感叹。”

  郑洺状若癫狂,放声大笑,一把掷下佩剑:“自然是不能的。”

  郑溶目光一错不错地看着她,并不曾看向那弓箭一眼,只轻声道:“不要怕,万事有我。”俯身,看向她的目光中只是透着怜惜痛楚:“阿萧——并不是你的错。是我思虑不周。”
  半晌,郑溶恨道:“治理水患,乃是千秋之事,朝中五鬼小人为私利竟可做如此下作之语,实在可恨。”

  群臣纷纷侧目,却见方才讲话的却是承王世子,承王世子同荣亲王郑洺素来交好,只听他道,“恭亲王殿下少年英雄,自然是不畏辛苦的,可那西凉国到底山高路远,艰苦跋涉,恭王殿下刚及弱冠之年,难免有心力不相及之时,长公主下嫁西梁乃是两国联姻之大事,臣奏请派其他年长的皇子出行更为妥当。”

  苏萧道:“下官去江对岸会一个人。”今日早晨她还没有开门,就发现门缝下头塞进来一封请柬,她拆开一看大吃一惊,落款竟然是郑洺,说是要约她到江边一叙,郑洺原本这个时候不该在京城么?却又为何到了此地?又或许有人冒名而来?若是郑洺本人又为何要偷偷地邀她一名品级如此之低的官员在如此僻静的地方相见?
  思及此,苏萧越众而出,朗声道:“殿下,可否听下官一言?”

  池郁素来清高,又一惯以为杜士祯不过是追狗逐兔,飞鹰走马的纨绔子弟,哪里将杜士祯真正放在了眼中?若是平常倒也罢了,可今日当着邱远钦的面,被妹妹们这样取笑,她自然脸上有些挂不住,当即沉下脸去道:“你混说什么,他与我又有甚么干系!”

  却见此刻,郑溶一只手将手中的弓箭惯在地上,拔出佩剑,高声道:“谁都不许动!”他傲然环视四周,只见场内诸位官员面面相觑,正在众人惶惶之际,却又见几名将军骑马冲入场内带了巡防营的大队人马将射场立时便围了,只见这些巡防营的将士们个个铠甲光亮,兵强马壮,一看便是早有准备的精兵强将。
  穿月白色锦袍的这一位,不是别人,正是本朝权倾天下的左相顾侧。

  邱远钦见她并不情愿与他多话,心中苦涩,极慢地念出两句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故园那巴山蜀水的夜雨一般,潮湿而温润,一点一滴地浸落在苏萧的眉间心上,他出神地望着那桌上的琉璃杯:“苏大人,从蜀中到京城近四年了,你可思念家乡?”

  苏萧回过头来,见五儿一脸惶恐,她不由地想起了自幼服侍自己的银香,那丫头若是有热闹可看,定然已经冲了出去打探个究竟,忙安慰道:“无妨,待我过去看看。”
  郑溶摸了摸郑清的肩膀,少年的肩膀骨架子已是长得宽阔了起来,渐渐地开始也有了成年男人的轮廓,肃然道:“你如今也大了要体谅父皇,父皇国事繁重,要权衡之事岂止只在这一点上头?你景阳姊姊已封了仁孝长公主,这是下了诏书,举国皆知的事,是万不能改的,你却不可胡闹生事。”

  所谓的跪道出降,所谓的宽厚仁爱,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若是没有这一番冒险进宫,破釜沉舟,郑溶又怎能将郑洺如此果决的斩杀于剑下?没有郑洺最后的指剑相向,他又如何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她再也忍不住,当即伏在锈迹斑斑的铁栏边,放声大哭,一双手撑在地上,几乎要抠出血来。

  郑溶笑道:“有道是无利不起早。这个时节来必然有旁的时节没有的,单单是这个时节才有的好处。”

  苏萧没想到杜尚书会突然提及她,忙上前一步,再一次拱手参拜。

  他见皇帝眉头几不可见地松了些,便放缓音调道:“如今正值五月端阳嘉节,后面又接着是七夕之会,儿子在寺中不免见多了许多前来祈福的寻常百姓,倒是也在庙中听了不少有意思的传言,从士子文士到樵父渔翁,从淑女闺秀到村妇老妪,父皇可要一听?”
  待走近了些,却见宫门处围了一拨儿人,似乎是看守宫门的侍卫与御宴出来的某位官员争执拉扯了起来,苏萧等人走近一看,那与侍卫争执吵嚷的,不是别人,正是九门提督沈世春沈大人,旁边极力劝解的乃是翰林院的几个修撰,看来晚宴果然已结束散场。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