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出城寻夫记》
新书推荐:
第一章天子遗孤
第二章师兄,救我
第三章[综漫]齐神的聊天群
第四章深空彼岸八一中文网
第五章[棋魂同人]先手
第六章佣兵回忆录
第七章九浅一深
第八章我在剑桥
第九章和妈妈一天弄了好几次
第一十章XZL仙踪林中国大陆
第一十一章小宝贝来爹地怀里
第一十二章恶魔法则
芸娘闻声望去,面露惊喜之色,只见十几天未见的萧靖北居然在这里,他穿着一身士兵的红色鸳鸯战袄,头戴盔帽,身披锁子甲,很有几分威风凛凛的气势。此时,他面色寒冷,目光凌厉,正将一把刀架在胡勇的脖子上。。
芸娘四下环顾了这个小小的柴房,只见地上、墙边或躺或靠着十来个女子,大多是之前在饮马河旁遇到的那些女子。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年轻女子,都是普通村妇的打扮,估计也是这些歹人从其他的村庄抢掠而来。她们有的已经苏醒,正在嘤嘤哭泣,有的则仍是昏迷不醒。
萧靖北本来一直沉默着垂头坐在桌旁,此刻却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谁知桌子不够坚固,竟生生被他拍断了一角。
她在脑子里不断回想着,许安平那苍白的脸,心碎的神情,他离去时孤单落寞的身影。她印象中的许安平一直是热情活泼、生机勃勃,好像冬日里熊熊燃烧着的一把烈火。可是之前的他,却好似被抽离了生气,就像烈火燃尽后剩下的余烬。芸娘心痛之余,也产生了深深的自责。
荀哥儿紧紧抱着怀里的一摞书,垂头想着心事。他是确实喜欢读书,也明白父亲的抱负,可他跟柳大夫学医后,柳大夫对他的期望甚高,他实在不愿辜负柳大夫,更不想因读书一事耽误姐姐。荀哥儿小小的眉头紧紧皱着,左思右想,面色郁郁。
荀哥儿和许安文都通过了去年的童试,考取了生员,获得了秀才的身份,正式迈入了读书人的行列。荀哥儿还因为考试成绩一等,考取了廪生,每月可以获得官府给的六斗廪米。开年后,他便又要和许安文一起去宣府城的府学读书,准备两年后的乡试。
请过安后,芸娘有些难为情,微红了脸,小声讪讪道:“娘,媳妇一不小心睡过头了……”
他每日早出晚归,日子过得简单而有规律,宋芸娘也是妇唱夫随。每日清晨,她随着萧靖北一起晨起练几下拳脚,忍着被萧靖北嘲笑和“揩油”的风险向他虚心请假一番。吃过早饭后,芸娘便带着钰哥儿去宋家,让钰哥儿跟着宋思年开蒙,自己则帮着宋思年将家里收拾一番。毕竟荀哥儿开年后已和许安文一同去了靖边城的书塾读书,柳大夫的房屋建好后,也和田氏一道搬了回去。宋芸娘每日回家看看,又让钰哥儿跟着宋思年读书,以免宋思年孤单。
许安慧见他们说起了这样的家事,也不好多言,便笑着要告辞。
李氏和宋芸娘一下子难以接受这样令人震惊的讯息,都只能半张着嘴,呆呆看着丁大山,似乎有些懵了。愣了半晌儿,李氏才结结巴巴问道:“这……这到底是怎……怎么回事?皇上……他一直没有消息,怎么突然就出现了,还复位了?”
宋芸娘又羞又恼,只觉得父亲只怕是昨日喝的酒到现在都没有醒,不然怎么会说出这样的狂言。她忍不住埋怨道:“爹,您快别说这样的话了,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宋思年瞪了萧靖北一眼,却还是将手搭在萧靖北胳膊上站了起来。触到萧靖北的胳膊,只觉得坚硬如铁,又坚实有力,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宋思年看着身前高大英挺,强劲有力的萧靖北,不觉在心中暗暗有了几分安心。
荀哥儿目光躲闪,求救般地看向芸娘,芸娘便叹口气,随即笑着说:“今日上马的时候,荀哥儿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将头磕了下,吵了一路上的头昏,到了靖边城后,居然又好了,还说记忆恢复了,想看书,萧大哥便给他买了好些书。”
王姨娘道:“四爷人中龙凤,英武不凡,哪有小娘子不爱慕的?想我们以前在京城的时候,那刘大人的女儿不是宁愿做妾都想跟着四爷吗?四爷现在又对宋娘子有恩……”
萧靖北闻言有些触动,他想到自己继家破人忙之后,又被充军到张家堡,由侯门贵胄成为最低下的军户,却有幸在这里遇到了令自己心动不已,值得自己一辈子珍爱的女子。若果真是命运的安排,大概也是老天眷顾,给自己的补偿吧……
宋思年一直对荀哥儿要袭军籍、不能走仕途一事耿耿于怀,芸娘也为此事一直耽误着自己的婚事。虽说萧靖北已和芸娘定亲,并作出了让自己子孙继承宋家军籍的承诺,但宋思年明白,在这乱世之时,凡事均不能算得那般事无遗漏,顺遂心愿。但他为了芸娘的幸福,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仍是应下了他们的婚事。在他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指望让自己的外孙来承军籍。
吴秀贞惊得止住了哭声,睁大了红肿的眼呆呆看着芸娘,“芸娘,你莫不是魔怔了……芸娘,你要想开点,我第一个死鬼相公走的时候,我也是和你一样,不肯相信他不在了……可是,后来还不是得认了……”说罢又低首凄凄哀哀地哭,“我就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看中了他的皮相,又嫁给了他……想不到他也是个没福气的……可怜我一人带着三个孩子,他们都说我是克夫的命……”
坐在马车里的梁惠帝听到这一番言辞,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哆哆嗦嗦地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走下来,冲着城门大喊:“朕在此,还不速速叫杨嵩和徐信两个小子前来接驾!”
“就是一个擦脸的,值得你们这样排队吗?”钱老板不屑的瘪了瘪嘴。
蒋百户、郑仲宁、胡勇等人已经站在了城门口,听着负责押送的军士汇报情况。
暂时留下来的那几十人的小队,王远自然不会让他们继续在城外驻扎,而是迎进了兵营。
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打理,靖边城的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轨,在店铺照顾生意的除了陆蔓儿,还有丁大山夫妇。
小兵看着这个懒洋洋地立在那里,毫无半点军容军姿的男子,一副兵痞子的模样,哪里能够将他与游击军中最勇猛善战、令鞑子闻风丧胆的英武小将联系起来。他暗暗翻了个白眼,嘴上却恭敬道:“属下已经回禀过了。将军说,巡逻自有专门的骑兵巡逻队负责,不需要您亲自去,您可是总兵大人亲自点名要见的……”
“你快别干活了,出去打探一下,皇上此次御驾亲征,随行的有什么人,京城里又是什么人留守?”
“请问,您是……”宋芸娘迟疑着开口。一旁的钰哥儿已经欢快的扑了过去,“小舅舅——”
几人想起了当初宋芸娘不愿进京的缘故,便有几分尴尬和沉默。
他皱着眉头,努力地回想,依稀记得自己在防守府了喝酒,再之前……再之前……他想起来了,只觉得心中一片刺痛,头脑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芸娘定亲了,她定亲了,定亲了……
走进院门,只见宋思年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身旁堆着一堆犁、镐、锄头等农具。这些农具有的生了锈,有的接头有些松动,宋思年几次三番地要拿出来修,都被宋芸娘拦住了。没想到,他见家中无人,居然一人跛着腿,将这些农具一一找出来,自己默默地修理。
芸娘心中微微有些讶异,但面上仍是带着笑意,她略略向前倾了身子,凝神静听。
芸娘四下环顾了这个小小的柴房,只见地上、墙边或躺或靠着十来个女子,大多是之前在饮马河旁遇到的那些女子。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年轻女子,都是普通村妇的打扮,估计也是这些歹人从其他的村庄抢掠而来。她们有的已经苏醒,正在嘤嘤哭泣,有的则仍是昏迷不醒。
萧靖北本来一直沉默着垂头坐在桌旁,此刻却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谁知桌子不够坚固,竟生生被他拍断了一角。
她在脑子里不断回想着,许安平那苍白的脸,心碎的神情,他离去时孤单落寞的身影。她印象中的许安平一直是热情活泼、生机勃勃,好像冬日里熊熊燃烧着的一把烈火。可是之前的他,却好似被抽离了生气,就像烈火燃尽后剩下的余烬。芸娘心痛之余,也产生了深深的自责。
荀哥儿紧紧抱着怀里的一摞书,垂头想着心事。他是确实喜欢读书,也明白父亲的抱负,可他跟柳大夫学医后,柳大夫对他的期望甚高,他实在不愿辜负柳大夫,更不想因读书一事耽误姐姐。荀哥儿小小的眉头紧紧皱着,左思右想,面色郁郁。
荀哥儿和许安文都通过了去年的童试,考取了生员,获得了秀才的身份,正式迈入了读书人的行列。荀哥儿还因为考试成绩一等,考取了廪生,每月可以获得官府给的六斗廪米。开年后,他便又要和许安文一起去宣府城的府学读书,准备两年后的乡试。
请过安后,芸娘有些难为情,微红了脸,小声讪讪道:“娘,媳妇一不小心睡过头了……”
他每日早出晚归,日子过得简单而有规律,宋芸娘也是妇唱夫随。每日清晨,她随着萧靖北一起晨起练几下拳脚,忍着被萧靖北嘲笑和“揩油”的风险向他虚心请假一番。吃过早饭后,芸娘便带着钰哥儿去宋家,让钰哥儿跟着宋思年开蒙,自己则帮着宋思年将家里收拾一番。毕竟荀哥儿开年后已和许安文一同去了靖边城的书塾读书,柳大夫的房屋建好后,也和田氏一道搬了回去。宋芸娘每日回家看看,又让钰哥儿跟着宋思年读书,以免宋思年孤单。
许安慧见他们说起了这样的家事,也不好多言,便笑着要告辞。
李氏和宋芸娘一下子难以接受这样令人震惊的讯息,都只能半张着嘴,呆呆看着丁大山,似乎有些懵了。愣了半晌儿,李氏才结结巴巴问道:“这……这到底是怎……怎么回事?皇上……他一直没有消息,怎么突然就出现了,还复位了?”
宋芸娘又羞又恼,只觉得父亲只怕是昨日喝的酒到现在都没有醒,不然怎么会说出这样的狂言。她忍不住埋怨道:“爹,您快别说这样的话了,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宋思年瞪了萧靖北一眼,却还是将手搭在萧靖北胳膊上站了起来。触到萧靖北的胳膊,只觉得坚硬如铁,又坚实有力,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宋思年看着身前高大英挺,强劲有力的萧靖北,不觉在心中暗暗有了几分安心。
荀哥儿目光躲闪,求救般地看向芸娘,芸娘便叹口气,随即笑着说:“今日上马的时候,荀哥儿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将头磕了下,吵了一路上的头昏,到了靖边城后,居然又好了,还说记忆恢复了,想看书,萧大哥便给他买了好些书。”
王姨娘道:“四爷人中龙凤,英武不凡,哪有小娘子不爱慕的?想我们以前在京城的时候,那刘大人的女儿不是宁愿做妾都想跟着四爷吗?四爷现在又对宋娘子有恩……”
萧靖北闻言有些触动,他想到自己继家破人忙之后,又被充军到张家堡,由侯门贵胄成为最低下的军户,却有幸在这里遇到了令自己心动不已,值得自己一辈子珍爱的女子。若果真是命运的安排,大概也是老天眷顾,给自己的补偿吧……
宋思年一直对荀哥儿要袭军籍、不能走仕途一事耿耿于怀,芸娘也为此事一直耽误着自己的婚事。虽说萧靖北已和芸娘定亲,并作出了让自己子孙继承宋家军籍的承诺,但宋思年明白,在这乱世之时,凡事均不能算得那般事无遗漏,顺遂心愿。但他为了芸娘的幸福,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仍是应下了他们的婚事。在他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指望让自己的外孙来承军籍。
吴秀贞惊得止住了哭声,睁大了红肿的眼呆呆看着芸娘,“芸娘,你莫不是魔怔了……芸娘,你要想开点,我第一个死鬼相公走的时候,我也是和你一样,不肯相信他不在了……可是,后来还不是得认了……”说罢又低首凄凄哀哀地哭,“我就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看中了他的皮相,又嫁给了他……想不到他也是个没福气的……可怜我一人带着三个孩子,他们都说我是克夫的命……”
坐在马车里的梁惠帝听到这一番言辞,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哆哆嗦嗦地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走下来,冲着城门大喊:“朕在此,还不速速叫杨嵩和徐信两个小子前来接驾!”
“就是一个擦脸的,值得你们这样排队吗?”钱老板不屑的瘪了瘪嘴。
蒋百户、郑仲宁、胡勇等人已经站在了城门口,听着负责押送的军士汇报情况。
暂时留下来的那几十人的小队,王远自然不会让他们继续在城外驻扎,而是迎进了兵营。
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打理,靖边城的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轨,在店铺照顾生意的除了陆蔓儿,还有丁大山夫妇。
小兵看着这个懒洋洋地立在那里,毫无半点军容军姿的男子,一副兵痞子的模样,哪里能够将他与游击军中最勇猛善战、令鞑子闻风丧胆的英武小将联系起来。他暗暗翻了个白眼,嘴上却恭敬道:“属下已经回禀过了。将军说,巡逻自有专门的骑兵巡逻队负责,不需要您亲自去,您可是总兵大人亲自点名要见的……”
“你快别干活了,出去打探一下,皇上此次御驾亲征,随行的有什么人,京城里又是什么人留守?”
“请问,您是……”宋芸娘迟疑着开口。一旁的钰哥儿已经欢快的扑了过去,“小舅舅——”
几人想起了当初宋芸娘不愿进京的缘故,便有几分尴尬和沉默。
他皱着眉头,努力地回想,依稀记得自己在防守府了喝酒,再之前……再之前……他想起来了,只觉得心中一片刺痛,头脑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芸娘定亲了,她定亲了,定亲了……
走进院门,只见宋思年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身旁堆着一堆犁、镐、锄头等农具。这些农具有的生了锈,有的接头有些松动,宋思年几次三番地要拿出来修,都被宋芸娘拦住了。没想到,他见家中无人,居然一人跛着腿,将这些农具一一找出来,自己默默地修理。
芸娘心中微微有些讶异,但面上仍是带着笑意,她略略向前倾了身子,凝神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