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抱我一下_脱困
2122读书网 > 你抱我一下 > 你抱我一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你抱我一下》

 天地之大,万物皆无,此时此地只有她与他,只有他们。。

  文九一进房门,便见他低声问道:“如何?”

  郑洺本预备着在万寿节上让小双闹上一闹,既问礼部和内务府一个管御不严人手混杂的罪责,乘机革了黄德和杜远的职,又将礼部侍郎杨忻下个大狱,让侯郎中顶上去,实实分了礼部的权。没想到不知何故消息走漏,不留神叫人将事儿直接安到了沈世春的头上,也怪沈世春平日便留下诸多把柄,喜好娈童之事又是朝野皆知,小双子又被匆匆葬到了乱坟岗连尸骨也寻不找,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暂且忍下这口气。

  空净大师颔首道:“郑施主请讲。”

  他冷冷地直起身来,伸手取了喜秤,唇边浮现出一丝不屑的冷笑,随手挑开她的喜帕,看也不曾看她一眼,尚未待她抬头,他已漠然转身,脚步半分不停地跨出门去。

  苏萧忙道谢,马先生取了纸笔写了那国手的宅子门号,又道:“两位年少有为,加上又有贵人相助,日后必然前途不可限量,若有用得着马某的地方,两位开口便是。”说着便告辞而去。

  见着候郎中眼睛微微朝着自己一觑,三喜附耳过去:“为着兵马粮秣上的事情。户部咬死了说国库紧张,硬是一厘银子也不给咱们王爷多拨。您知道,这十来万的人马都等着朝廷的兵饷来养活呢,没想到户部上给咱们爷,来上这么一出。”
  话音未落,却被他冷冷打断:“怀清百姓?!现下江阳诸地,哪一处不是饥民流离,匪乱四起?你可知我调三万人马到昌安的用意?”他猛然回身,手往案几上的卷轴上一指,语气中含着隐隐的怒气:“这上头堆着卷牍累累,只需粗看三行,我何须这个房门,便知各处纷乱不已!我倒知怀清近况,但我来问你,你可知,每日间有多少流民涌入昌安?今日里昌安又增设有多少处粥铺?前来排队领粥的饥民今日又有多少?明日又会增加多少?昌安的存粮还够几日?每日要动用多少牲畜去从外运粮回昌安?要动用多少人马去押运才能不半途中被流寇劫了去?”

  郑溶点点头,忽然又嘱咐道:“你明日早些离店,切勿让人发觉,这次随行之间,有那夜燕子塔上见过你的人——那人名叫苏萧,你飞鸽传书给京城的左相,叫他查查这苏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她……”他突然住了口,没再往下说,只朝着那文九摆了摆手,“你且去罢。”

  “既然如此在意,为何却贪生至斯,不肯舍命去救她?”从那日到今日,郑溶那一句冰冷的质问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几乎让他无地自容。
  郑清慢慢地低下头去:“连三哥也这样说,那景阳姊姊就真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正在此时,苏萧对面的一名官员却怕是多喝了几杯,有些酒意上头在一片歌舞声之中站了起来,高举了酒杯,大声道:“殿下!咱们昌安春分时节一直有立蛋的耍子,今日恰好是春分,殿下何不也做此耍事与民同乐呢?”

  郑淣见他并不答话,只当做他并不在意此事,一时心急,索性破釜沉舟:“父皇如今久不见外臣,妹妹身居深宫之内,每隔五日却有一次侍病面圣之机,三弟若是不好开口,妹妹便替三弟向父皇提上一提,索性将那苏萧复了本名,再择个吉日,堂堂正正地纳进三弟府中,作个侧妃可好?”
  张德冷冷一笑,道:“问了这一天一夜了,姑娘是半句话也没有。想必姑娘也是个自有主意的,是想着咬着牙熬一熬,早死早投胎了罢。也好,姑娘一心要寻死,别说是我,就算是阎罗王也不拦着。只是姑娘可曾还记得,当日到京城的时候,姑娘可还随身带着一个人呢。”

  郑溶近来一面忙着交付皇差,另一面忙着处理南下之时留在京中的两部上的公事,再加上苏萧仿佛也是特意避开他,故而回京的这二十来日,竟连个照面也没有见着。他一有得闲的时候,便着了辛七去苏萧惜字街胡同的宅子中带口信,邀她出去去散散心,哪里料到两次下来,她都言语推脱,从未赴约,今日若不是杜士祯那猴崽子故意透了消息给辛七,他竟然不知何日能再见到她。

  邱远钦并不抬头,只古板道:“圣上教诲,臣永志不敢忘。”
  净空大师摇头道:“贫僧问的并不是日常饮食。”

  云霞余光看到那银票的数额,饶是春风楼的花魁,见惯了一掷千金,也不由暗暗心惊这景公子的大手笔,若是有这么大一笔银子,莫说是两三年的吃穿用度,就算是赎身,怕也是不差多少了。

  郑洺闻言哈哈大笑:“本王今日才知,远钦你乃是天下第一等痴情之人,竟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娇妻同旁人花前月下浓情蜜意,却还为她思虑再三,生怕她被伤了分毫。”他的笑谑中含着如寒冰般的犀利,“可是你就不怕她深陷此情,日后得知枕边之人正是杀父灭门之人,到时候你叫她如何自处?况且你不怕正是那郑溶不过是一时兴起,此等无名无分无所凭借的一个女人,终究难舍弃妇之命,到时候你又叫她如何自处?”
  她额上剧痛袭来,眼前一黑,只觉一道猩红的液体顺着眉毛缓缓地滴了下来,如红玉滚落,一点点慢慢地洇在青色的官袍上,虽是一抹子殷红,因着隐在青衫之间,故而不大显现得出来,仿佛她此刻的满腔心事,虽叫嚣着欲澎涌而出,可到底还是化作一声叹息,叫人几不可闻。

  没想到半年之后,竟惊闻他与那女子仳离的消息。她欣喜万分,只觉这是上天赐给她的姻缘,便将自己的心事向母亲透了一透,没想到母亲却极力反对,道是邱远钦虽好,到底已是有过婚配,自己嫁过去就如同续弦一般,白白了辱没了自己的家门身份。话虽然是如此,可母亲到底还是犟不过她五年如一日的磨下来,到最后终于还是点了头。

  郑溶本在军中极有威信,想那前几年,自己好不容易才从郑溶手上收了些,怕只怕自己这回在京中坐了江山,那一边郑溶乘机回了北疆,振臂一呼,就算自己登了基,怕也不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龙椅之上罢?
  五兰。无男。蜀中苏家现已是无有男子,纸笔胡同的这个苏家偏院,也无有一个男子。

  那侍卫终于回过了神来,高声道:“殿下,三殿下就在大门外头,方才属下见了还以为是眼花了……”

  郑溶坐下来,用手指捏起碟子里的一块点心,那点心做得极为精致,轻轻一捏,便碎成了几块,想来必是酥软非常,入口即化。他轻轻一笑,拍了拍手中的点心渣,对文九道:“你方才说什么仓粮不足,义粥清可见底,可文九你看就连一个小小的延平镇也有食不厌精的地方。”

  原来,皇后几年前已仙逝,贵妃便是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嫔,只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当初在娉婷豆蔻之年嫁与皇帝的贵妃在岁月无情的磨砺下早褪去了往日顾盼妍艳的容貌,加上又育了永恭王郑清,容色自然比不上绰约婀娜红妆粉黛的年轻妃嫔。

  左相顾侧不紧不慢,淡然道:“臣只有一语相问,另一份加盖宝玺之金花遗诏如今何在?”帝无言以对,左相环视朝堂百官,又道,“先帝沉疴半年有余,大渐弥留亦有三两日,山崩并非事出仓促,为何连金花遗诏都未曾有备?先帝圣明,臣并不以为此乃先帝有意为之!”

  这厢,苏盛懒懒地仰躺在坐塌上,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十二骨的□□扇,得意洋洋地摇了摇,一面偷眼看着她绯红的脸,一面戏谑道:“小九儿觉得这小女婿如何?可还入得咱们小九儿的法眼?”
  皇帝坐在团龙座上,目光从上而下如同利剑一般,仿佛要将他劈开,那折子上的谏言皇帝居然已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了:“不顾外敌之祸,假借水患之名,虚费朝廷岁银,将养王府车马。武将出身的,倒是一个比一个有文才!”话虽然这样说,眼神却如同淬过的寒剑一般甚是犀利,朝臣既然敢如此上书,多少都有些缘由,皇帝生性多疑,皇子私下蓄养王府车马,募人练兵,光凭这一条,就是犯了皇帝的大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