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恶男_重蹈覆辙
2122读书网 > 终极恶男 > 终极恶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终极恶男》

 想到这里,芸娘反而镇定了下来,她轻声安慰宋思年,“爹,天无绝人之路,以前那么难我们一家都熬过来了,这个坎也一定可以过得去。我刚才不是已经跟您说了吗,钱夫人答应我了,事情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只要我尽快定亲,她就帮我周旋。”。

  “对了,隔壁的许三郎回来啦,今日也去城墙干活了……他们家的郑总旗今天也回来了……今天,我和三郎做了糯米砂浆……差点儿忘了,这是三郎给的白面馒头……”

  一番话毕,一旁得刘媒婆笑道:“哟,还真是个懂事的小大人。只不过,你还叫什么萧大哥,还不改口叫姐夫。”

  萧靖北淡淡笑了笑,无所谓地说:“谁知道呢,也许是为了防止我们充军后继续在一起密谋造反吧。”转念又想到,自己若不是充军到这北地的张家堡,又怎会遇上芸娘,成全一段姻缘。想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了温暖的笑意。

  宋芸娘慌忙穿上棉袍,包上头巾,穿戴整齐后,她看到漆黑的夜,听到巷子里呼呼的风声,又有些犹豫。她想,萧靖北应该不会傻乎乎地一直等在那里吧。也许萧靖北见自己这么久未到,早已先行离开,万一自己去了扑了空怎么办。可是,心底的一个声音却一直在命令自己:一定要去!一定要去!他一定在等你!她觉得,不管萧靖北是否仍在那里等自己,她都一定要去赴约,不然,她定会内疚不已,彻夜难安。

  许安平是宋芸娘在张家堡认识的第一个同龄朋友。边境之地,民风粗犷,男女之间倒没有内地那样注重回避,讲究男女大防。许安平打着向宋思年——这位曾经的举人老爷请教学问的名目,走入了宋家,走进了宋芸娘的生活。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有着无限的热情,他在宋芸娘身上看到了他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对异性的向往,美丽、聪慧、善良,坚强……

  南北大街是一条长长的石板路,石板路宽敞笔直,它和沿着城墙内侧的一圈宽敞的环城马道一起构成了张家堡内的主要军事通道,便于在危急时刻迅速地调动兵力,应战防御。南北大街的两端分别是南、北两个城门,北门基本上不开,唯一的通道是南门,又名永镇门。
  萧靖北眉头深深皱起,浮现出一丝恼色,似乎不愿意提起这个害得芸娘遭此一劫的“罪魁祸首”,只是简单地一语带过,“她没有事。那日她根本就没有出城门,只是在城门口转了转,后来就沿着环城马道转回去了,所以我们都没有发现她。”

  屋里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许安慧啐道:“关他什么事?莫非只有男子才能有好事情,咱们女子就不能有了?我告诉你,我今日是给你送财神来啦!”
  车夫不明所以,猛地勒住绳子止住了马车。她们的马车驶在最前面,后面的几辆马车也跟着停了下来。

  芸娘愣愣看着荀哥,想不到荀哥小小年纪,竟然藏着这么多的心思,竟然这么有心机的瞒住了爹爹和自己,可是……芸娘叹了口气,“荀哥儿,你果真喜欢学医,不想再读书了吗?”

  萧靖北回到家中,只见正屋的桌子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李氏坐在一旁,冷着脸,不苟言笑。王姨娘站在一旁,一个劲地冲萧靖北使着眼色。只有钰哥儿还和往日一样,坐在为他特制加高的小凳子上,津津有味地埋头吃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大人们,又低下头继续吃。
  芸娘心中一软,不由放松了神情,轻声道:“我对靖娴自然是没有任何成见的,只是不知为何,靖娴似乎总和我有着隔阂。你放心,我必不会让你为难,以后慢慢找机会开导靖娴。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日子长了,没有融化不了的冰……”

  萧靖北轻笑道:“不用担心,发现不了。守城的士兵注意力大多放在城墙之外,城墙里面小小的动静他们不会在意的。”

  十多天前,萧靖北被派去了边墩驻守,临走前因李氏病已无碍,便好说歹说要萧靖娴搬回去。可萧靖娴不知怎么竟深得张氏的欢心,居然以张氏要求作伴为由搬到隔壁许家去了。钰哥儿倒是思念李氏和王姨娘,吵着搬回了萧家;住了几天又想念芸娘和荀哥,便偶尔去宋家住上两天。芸娘经常出堡探望,王姨娘也经常进堡看望萧靖娴,两家人并没有因萧靖北的离去而疏远,反而走动得更加频繁。
  “大人,鞑子人数太多,是不是可以开炮了。”严炳登上城头查看了一下敌情,立即下来向王远禀报。

  “说的是啊,当时围观的人都在说奇怪呢!”丁大山又狼吞虎咽地扒了几口饭,冲着李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擦了擦嘴,继续道:“告示上没有说得很清楚,不过我又通过熟人找防守府内知情的人问了问,打听到了一点儿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

  大军开拔之前,许安平还是抽空回了许家一趟。他同张氏、宋思年一一告别,还去了救治伤员的小院看望了荀哥儿,却独独避开了宋芸娘。
  许安慧道:“早洗好了,挂在院子里晒着呢!我问你,那是谁的衣服?”

  最近几日,更是怪事连连。攻击的时候,好端端的楯车和投石机居然突然散了架。最倒霉的是,前几日,阿鲁克见张家堡久攻不下,便孤注一掷,将所有的士兵全部派出去攻城,可是后方突然无故失火,好几个装物资的帐篷被烧,搞得军心大乱,无心攻城。

  宋芸娘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家,脚步虚浮地沿着长长的巷子走着,却不知究竟要走向何方。深秋的寒风毫不怜惜地吹在身上,芸娘只觉得浑身发冷,内心更是冰凉一片。
  宋芸娘本想抬脚进入地窖,可不知怎么的,王大才那一番话和那些老军户的模样一直浮现在脑海,挥之不去。她犹豫了下,收回了抬起的脚,对着里面的张氏笑道:“张婶婶,我们都躲得很好,我担心您便过来看看。我在您家的地窖门上再盖些木柴和稻草,这样的话更安全些,你们一定要等外面彻底静下来了才能出来啊。”

  荀哥儿紧紧抱着怀里的一摞书,垂头想着心事。他是确实喜欢读书,也明白父亲的抱负,可他跟柳大夫学医后,柳大夫对他的期望甚高,他实在不愿辜负柳大夫,更不想因读书一事耽误姐姐。荀哥儿小小的眉头紧紧皱着,左思右想,面色郁郁。

  宋芸娘微微抬头斜挑了他一眼,懒洋洋地说:“什么事情,说吧。”

  “去隔壁和许家三郎玩去了。再过半个月就让他和三郎一起去靖边城的书塾读书去。”宋思年笑道。

  宋芸娘闻言松了一口气,可马上又生出新的难题,短短几日内,她又到哪里才能寻出一个可以与自己定亲之人?

  此时已是午后,秋天的煦日暖洋洋的照耀着高大的城墙,城墙外,一片枯黄的草地上,几棵大树在风中无奈地抖落着身上的枯叶,一片片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如金色的蝴蝶般漫天飞舞,围着大树盘旋缠绕,最后恋恋不舍地依附于树根附近,在大树底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不远处的饮马河静静流淌着,如一条白玉般的缎带,在张家堡附近转了个弯,停留了一会儿,又缓缓向远处飘去。沿着饮马河的一大片稻田正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静候人们的收割。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从城墙上方滑过,好奇地打量着城墙下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几百个军户们。
  “喂,怎么还不起来,真的等着鞑子来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