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评书_“魔术师”的推测
2122读书网 > 乱世枭雄评书 > 乱世枭雄评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乱世枭雄评书》

 她脚下顿了顿,侧头站住,心中异常地平静。。

  他不由地往下看,郑溶的神情刚毅坚决,仿佛能扛得下这万民的江山。他是几时动了这样的心思?不是让最宠爱的儿子来扛下这锦绣河山,而是觉得这个素来沉默寡言,自律从容的儿子更有君王的气度谋略?

  话音未落,她只觉一片天旋地转,天上数不清的星辰从高高的天幕中纷纷跌落,他的声音有一丝不可察觉的颤抖:“你以为本王在乎你的过去么?”

  那二皇子摇了摇了扇子,风姿甚美:“有如此美人倾慕,本王又岂会做一个不解风情之人?”当下便与赵大人一同入宫,求了皇帝的恩典,将赵家小姐以侧妃之名纳入府中。

  他是她的夫,是她的良人,是她春闺里长吁瘦了罗衣的郎君,是她可倚仗一生一世的天地,可如今,他只能这般待她,只能让她蒙着一方喜帕,孤零零冷清清地坐在那里。

  见马先生沉吟不语,她又道:“我等知大人清贵,不以些许小事萦怀,我等虽不敢上门扰了大人安宁,却可铭记在心,也不枉大人的提携之恩。”

  再无人可以依仗。
  那么这样说来,她自己,她哥哥,她娘家上下两三百号人,怕是都在皇帝陛下的算计当中了吧?若她哥哥寻到了这一份遗诏,怕是下一步皇帝陛下就要找个借口让她哥哥命丧黄泉了罢?

  从此,世上再无人听说过蜀中才女苏筝的下落。苏筝失踪的第四年,一名原籍江北的考生名字赫然位列在龙头榜二甲之中,苏萧。

  七年累战之后,西凉新君登基,派使南下,求娶公主,以结永世之好。
  那封家书的头一句是,见字如面。

  郑溶叩了一个首,缓缓道:“圣上仁慈治国心怀天下,区区一名礼部主事有何能耐得万岁之忧?除非……”

  皇帝直起身子微微喘了一口气,皱眉道:“那丽妃乃是从你二哥封地献上来的人,那丹丸……又岂是寻常人可制得的?你……觉得这事情可同你那二哥有甚牵扯?”
  他在这里,同她在一起,如同那日在江阳一般,将她的身躯牢牢地搂在臂弯之中,他的手臂强壮而有力,滚烫狂乱的吻如此残酷地席卷而来,如此干脆地扫荡了她残存的每一丝绵软的犹豫。

  周齐被他的话头一激,正要开骂,程朋倒比周齐有几分眼力架儿,突然觉得来人并不是普通的书生,倒是有几分大家公子的气派,他突然想起瑞亲王带了不少的京官儿南下,方才这人说话的样子仿佛与瑞亲王颇为熟稔,难道说眼前的这个人却是瑞亲王的心腹之一?如此这般一想,就觉得冷汗湿透后背,暗暗失悔方才大意了,忙将要动粗的周齐隔开来,上前赔笑道:“方才我等不过是市井之言,酒后胡话,像这样鲁莽的言语,足下千万莫要放在心上。”

  前几日里,苏萧正在公房里抄录呈笺,杜尚书大人推门而入,笑吟吟道:“小苏,你收拾收拾东西,明日随瑞亲王殿下去江阳赈灾罢。”尚书大人前脚一走,后脚几个同僚便纷纷围拢了上来,同声恭喜她平步青云,得了瑞王殿下的赏识,亲自指名要让她随行。苏萧心中也暗暗惊诧,不知这三殿下为何如此行事,当下也无二话,回家收拾了随身之物,便于次日清晨在玄宁门外等候。
  于是,一则极香艳的消息京中坊间不胫而走,赵家小姐倾慕二殿下,闻听二皇子要娶妃,寻死觅活,水米不进,说是此生非二皇子不嫁,若即便是能入得了二皇子府,即便是在二皇子跟前当一辈子的粗使侍女也心甘情愿。

  “好嘞——”那小厮忙不迭着点头,转头给在墙角屋檐沿儿下蹲着的两个轿夫打了个手势,转眼见那两个轿夫抬了顶绿幨黑帷子的小轿过来,小厮打起轿帘儿请三喜坐了,两个轿夫健步如飞,大步流星往前赶去。

  早已知晓的事情,由她这样一字一句地说出来,如同一把利刃陡然插入他的胸口,让他窒息得几乎不能呼吸。那一夜,他那样的将她死死地揽入怀中,她那般柔婉荏弱地承受着他疾风暴雨般的吻,却不知他的唇辗转在她的脖颈之上的时候,究竟是带了怎样的痛楚和妒意。
  王忻誉读完此诏书,环视四周一眼,躬身将跪在面前的郑洺扶了起来:“皇上,还请节哀。请皇上即遵舆制,为大行皇帝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后布告内外,登基大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得好。

  顾侧捻起那纸,便知此纸是大内御用洒金宣纸,那上头的字更是皇帝亲手手书的青烟体,写得正是让皇帝龙颜震怒的那两句诗,他仔细端详那张洒金宣纸,不禁抬头问道:“殿下将这个交与我看,是什么意思?”
  到了郑求老爹这一代,虽说不如以往光鲜,可到底也是进士出身,官居四品,这郑求这里,更是光耀门楣,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前几年由于举荐江阳人才有功,又进了官,如今乃是坐正了朝廷从二品的封疆大吏了。

  她出神地望着身旁这个男子,不知何故她突然想伸手抚平他眉间的那一缕轻愁,谁料想郑溶本就睡得极浅,她才伸出手去,哪晓得他早已醒来,那只素手却被他一把抓住,他睁开眼睛,挑眉轻声唤道:“阿萧。”

  侯松在一旁不紧不慢道:“并不是闲聊,大人,苏萧将万寿节用的一对儿黄缎九龙曲柄盖丢了,他既未将黄缎九龙曲柄盖交付内务府又不肯去库里寻一寻,定是将御用的东西毁损了。尚书大人,这事既然已出在咱们礼部,咱们在这个事情上,最好避避嫌,索性放手让锦衣卫的人查一查也好。”

  头顶一抹清辉,映出她的容颜,她只轻声地:“我知道。”

  郑溶肃了肃脸色,并不正眼看他一眼:“河患之灾,身为臣子当为国分忧,身为皇子当为黎民之苦感同身受,二哥为何拿此事同弟弟说笑?”

  这人便是方才坐在旁边那一桌独自饮酒的男子,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邱远钦。
  八月桂香时节,已经是初秋天气。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