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豆蔻年华_你们为何而来?
2122读书网 > 重回豆蔻年华 > 重回豆蔻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重回豆蔻年华》

 他进去后关闭暗门,从容道:“这里不会有别人知道,无需这样害怕。”。

  他既已发话,双澄不得不接。九郎不禁起身道:“双澄等会儿还要随车队走回太清宫……”

  双澄道:“只是有些难受晕眩,倒还没真正醉倒。”

  “你替我找个地方安置她,然后我再去跟她说清楚原因,否则我怕她会胡思乱想。”他说至此,又不由想到那天在端王府,自己临走时看到双澄那悲伤难以抑制,却又强装笑意的样子,心中着实难过。

  冯勉又从食盒底层端出米饭,九郎因问道:“跟钱桦说过了吗?”

  “昨天死了一条……”双澄一下子郁郁寡欢起来,垂着眼帘道,“不知今天会不会再有死掉的……”

  “我比他年长几岁,早就出宫开府,唯有他因受到太后宠爱而独留在大内,倒是与兄弟们都不同。”端王说着,有意无意地望了望九郎。一旁的冯勉躬身道:“太后定是要替九殿下精心择选家世样貌都属上乘的佳人,才能放心九殿下离宫。”
  *****

  这一列队伍依旧恢弘壮观,旗帜飘展间,金线绣成的龙凤猛兽耀出夺目光彩。双澄跟随马车之后,偶然间回头望去,只见送别的人马还在那长长石阶之下,逐渐淡去了影痕。

  经过严查紧防,汴梁城渐渐恢复了宁静。府衙的监狱中关押了众多地痞无赖,果然如九郎所料,这些人虽然经不住拷问先后招供,但都说是一个外地商人出面请他们饮酒作乐,让这些人随后在城中肆意斗殴打劫,事成之后再给重金馈赏。
  双澄赶紧道:“我又没有怪他。不来就不来……反正我的病也快好了。”

  她见状不好急欲逃离,马车内的人却撩起遮风的窗帘,冷冷道:“你还要去哪?”

  冯勉一蹙眉,“发生何事?”
  “我也知道。只是从那之后就再没见过你了……”她想到了这些天来自己独处小院的寂寞,不由垂下头去。九郎见她这个样子,情绪也低落了些,靠近她低声道:“不要难过,双澄。我……并没有忘记你,只是回去之后,便有了桎梏。”

  九郎点头,“也罢,听上去差不多。”他接过食盒,又关上了窗户。这梅花灌浆包子通体晶莹,精巧褶子一层连着一层,好似荷叶被风卷起,外皮既轻且薄,在双澄手中颤颤抖抖,几乎能望见里面流注的浓郁汤汁。

  双澄听到此话,不禁脸色改变,低下了头去。
  “为何其他劫匪还关在邢州,唯独这最为厉害的人却被你放走?!我常夸赞你聪颖懂事,但你这次怎会变得这样糊涂?!”她一径斥责,九郎再无辩解,只是低头跪在榻前。

  一路行去一路郁结,周围随侍众多,不知不觉中竟已望不到双澄身影。待等回到西边的清澜小筑,李善等人要在旁侍候,九郎却挥手让他们暂且退去。他在屋中坐了片刻,头脑还是有些昏沉,终究静不下心,便独自出了院门,朝着双澄所住之处走去。

  九郎称是,转而请来栖云真人。淮南王向真人恭敬稽首,道:“孤年幼时亦曾跟随先帝前来此处进香,不知真人可还记得?”
  他苍白了脸色,看着眼前的双澄。

  “多亏有季都校,否则现在端王走了,九哥有时候要找人帮忙都难。”冯勉连连感谢,说话间,之前在宫门口的小黄门疾步而来,在外面禀告道:“集英殿那边传来消息,官家要留淮南王与诸位皇子用午膳,九哥暂且不能回来了。”

  九郎心中一沉,十六年前与北辽一战最后惨败,不得不割让了北方数州土地以保太平,而近些年来北辽与本朝互相制约,关系虽始终不和,却也未曾有过交战。可现在边境上有起争端,先前元昌也已告诉了他,说北方百姓有些已经开始南迁避难。然而这河北经略统领一方军务,却又正是太后的胞弟潘振巍……
  九郎本是陪着荆国公主去往撷芳亭,望见了那黑眼红尾的燕子风筝便不觉停下了步伐。放纸鸢的人显然是个生手,不会操纵线绳,使得那风筝忽高忽低,荆国公主见了便笑道:“瞧这慌里慌张的燕子,可别一不小心掉下来!”

  “爹爹难道忘了亳州武官之事?”九郎说到此,静静地垂下眼帘。斜侧的灯火忽忽而起,明灭更迭时,在他眉睫间投下了淡淡的阴影。

  “紧要的话?”端王低声念了念,随即微笑道,“其实我也明白她思念九哥,只是现在九哥没法离开大内,恐怕还要等些时候了。至于双澄师傅的讯息,你我都各自留心着。”

  她迎着持着长戟的禁卫走了几步,已站在了重重帘幔间,随后略微侧了侧脸,却没有真正回过头。

  她一脸正色,挺直腰身:“没什么好害羞的。我去过汴梁,也见过那些秦楼楚馆,只是没进去而已。”

  “没有了。”双澄还在检查着那些东西,神色有些疲惫。元昌见状,便也帮着她寻找起来,可无论是床底还是桌下隐蔽之处,全无可疑的东西存在。
  “线断了……”荆国公主惆怅地说了一句。果然不久之后宫娥匆匆来报,说是卫国公主见纸鸢飞走便伤心不已,宫娥们安慰她可以回宫再做一只。卫国公主才破涕为笑,又催着要赶回大内。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