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盛宴_可有人族大帝?
2122读书网 > 夜的盛宴 > 夜的盛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夜的盛宴》

 虽然前番得不到自己的应答,可这人却实在是一派不卑不亢的好气度。郑溶心里暗暗也有些叹服,就算是一个游学九州的男子也未见得这样镇定自如,难为她一个女儿家到了如此境地还能举止自若,纹风不动。。

  郑洺不知如何打探出了她的身世,那一日在江阳的一间极普通的旅舍之中,那装扮成商贾的二皇子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茶,对着他缓声道:“你若是对那苏筝还有旧情,便合该着不要瞒她,让她知晓现下与她郎情妾意的男人就是她苏家不共戴天的仇人,给她一个亲手报了这个大仇的机会。”

  闻听此言,郑溶只淡然一笑,揶揄道:“邱大人又何必如此急着认罪?这言语举止之间又何必如此操切?这事看起来,怕是还有甚么隐情罢。邱大人一进房门,便自称为了前途而出卖苏大人,这样自损清誉的话,本王劝邱大人倒是要三思方可再出口,莫要让京中思慕邱大人的那些春闺少女们,都误以为邱大人真是品行如此不堪之人呢。”

  真是不公平啊,她怕是已经看到了他的模样,可他却还只能在梦中描摹她的眉眼。不过没关系,我的苏筝,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我不着急。

  宫闱内院,那小太监只管掌了灯在前头带路,后头的几人也俱是默默无声的前行,一行几人皆不做声,气氛愈加诡异起来。走了好一阵子,方才远远地看道一方宫门,那宫门由于是万寿节的缘故,高高地挑着一排儿精致的宫灯,远远地也能看到宫灯下头硕大的金黄色流苏随风飘荡,几人方才不知何故高悬的心方才慢慢地放了下来。

  皇帝沉默半晌,金阶上三足鹤香炉中焚的沉木香青烟冉冉升起,龙座上方的藻井雕金蟠龙在袅袅青烟中幻化不清,如同皇帝的神色一般。

  “那孩子叫什么名儿?喔,是叫小玉罢?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姑娘的妹妹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姑娘一心寻死,只是小玉不过才□□岁的年龄,唉,好好的一个女孩子家,怎么就能就当了姑子呢?咱家可知道这世上有不少好去处呢,可都比那静安庵强多了。等姑娘奔了黄泉阴台,咱家自然给小玉妹子安排安排,下些力气调理得好了,到时候咱家得了银子,你妹子她得了趣儿,怕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男人那物件了呢!”张德往前凑了一凑,阴测测笑道,“咱家只不过提醒姑娘一句,到了地底下过奈何桥的时候,姑娘可千万别喝那碗孟婆汤,就在地底下睁大眼睛好生瞧着罢!”
  冰消雪融,草长莺飞,飞柳垂杨,春光甚好。可御书房却是一片死寂。

  妙仁道:“殿下方才问那箭头上涂了什么药,这江湖上能认出这方药的人怕是不出五个。若是遇上一般的大夫,怕没有人能注意出这箭上有药,可今儿却恰好遇上我了,我只一眼便能瞧出来,”他瞥了一眼郑溶的脸色,整个眼睛都忍不住弯起来了,唇边一撮胡子一翘一翘地,“这一贴药乃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相思方。”

  自己父亲眼光果然不错,他果然是做了皇帝。她十四岁那年,皇帝做主给二皇子赐了婚,娶门第并不高的陈家小姐做正头的皇子妃。赵妃的父亲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告诉女儿要将她嫁给与二皇子做侧妃。苏家本是高门显贵,她又是嫡出,千娇万贵的长大,因此上哭哭啼啼不肯从,闹着要上吊,说是不愿意一进门就给人当小老婆,还要日日给出身不高的正妃陈氏磕头请安。
  郑溶不置可否,提腿便走,远远地抛下一句话,声音微微有些哑,显然是熬夜熬到很晚:“以后晚间不必再送宵夜来了,那果子甜得腻人。”

  赵妃软声道:“臣妾替长兄向皇上谢恩,皇上提拔长兄,臣妾一家子都跟着长了脸面,长兄他便是肝脑涂地也要把皇上的差事办好。”

  他不说倒好,他这样一说,却教苏萧整个面上都飞起了红云,方才在山上的时候,她对着他,说出口的依旧是那一句话:“下官无以为报。”
  等众人反应过来,再看那杯子时,哪里还有酒杯的半分影子?早被流水冲得不见了踪影。王旬抹了抹满脸的水珠,唯有叹道:“帐下读孙子,方晓水袭奇!”大家又是一阵抚掌大笑。

  见郑溶摇头,苏萧细细解释道:“在戏班里,除了有让男子扮作旦角的乾旦,也有让女孩子扮作生角的坤生。通常这种女扮男装的坤生在南地较为常见,南地女眷众多的望族,家中都会备有这类家养的戏班,以供家中女眷日常娱乐之需。可是女子扮作男子,到底在身高上不如寻常男子,所以那些扮作坤生的女孩子往往会穿一种靴子以增加身高,此靴名唤登云靴,比平常的靴子要高上三寸,若是没有两三年功力,穿上登云靴别说如履平地,就算是站立片刻也难以坚持。方才下官发现太监中有一人,身量不高,脚下穿的正是一双登云靴。殿下请看,这石径雪水初融,甚是湿滑,她随着众人转身行走时,步伐轻快,下脚却十分的稳当,所以下官怀疑那人不仅是个女子,还是个来自南地戏班的坤生。”

  苏萧微微踌躇了片刻,虽是满心不情愿,眼下却也别无他法,只好道:“那下官就叨扰邱大人了。”说罢,也不理会邱远钦递过来的手,自己撩起衣袍下摆,扶了那渔家女的船桨登上了船。
  一行人正要离开,却听路旁有一人说道:“岂有此理!”原来,邱远钦为着那三万人马的事情正好来找苏萧,哪料到她并不在帐中,便顺着守卫指的路寻上了街口,却在街口看到了这一幕。

  郑洺嘴角衔起一点意味不明的笑容:“朕闻听当年她自写休书,下堂求去。朕以为,你同她早已经没有了关联。”

  观礼的百姓无不震慑于这至高的皇家威严,数万百姓跪伏在道旁,往常熙攘沸腾的京师繁华街道,在这一刻仿佛如同空无一人一般,肃远无声。
  “也就是说若是大队人马,绕道而行行至长琅,最快也需得两至三日。”他将油灯放低了些,手指顺着延平往长琅而去,途中那手指却往一旁偏了开来,顺着另外一条官道划开了去,“若是避开长琅,走这条路到昌安,便可节省两日的时间。”

  苏萧只见他朝着人群的方向微微颔首,伸手再取出一支箭,欢腾的人群霎时间便静了下来,却见郑溶不慌不忙地搭箭上弓,微微拉开了些弓,只是却不如方才的那一箭那么满,下头的将士们心中不禁嘀咕,不知为何射程远些,这一箭反比方才的弓拉得虚些,于是俱都只伸长了脖子,无不屏声敛息,只要看第二箭如何。

  如今接了公差,白日里主客清吏司里往来的人又多,事情又繁琐,加上她才上手,应对不暇,于是把精力实打实的全用在了公事上。每日嘈嘈杂杂闹嗡嗡下来,到了晚间,精神劲儿早耗得只剩下爬上床的力气,哪里还得什么空闲每日间再将那些前程往事慢慢咀嚼一番?譬如,那日间乍然听闻邱远钦,心知总有一日会两下遇到,竟然也无暇分神多想,只做个浑浑噩噩的,也不过是且顾当下,等事儿到了眼面前再说罢了。这大半个月,她倒是头一沾床上的荞麦枕,就睡了个香甜,竟然是这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平和安宁。
  “果真……没有。”

  这位瑞亲王殿下不仅不好骄奢之物,据说竟是连着女色也一概不近,加上御下又颇有手腕,因此上虽然领着户部吏部的事儿,就单单说户部吏部两部上面,竟也对这位王爷的喜好一丁半点儿打听不出来。

  文九往上一看郑溶的脸色,想起他向来不喜听到这些污秽之字,忙又跪下叩了一个头,道:“属下该死,说的事儿污了殿下的耳朵。”他见郑溶并没有怪罪的意思,想了一想便略过了那落水书生如何转醒的过程,继续道:“属下见那书生缓过劲儿来了,并无性命之忧,便让人将他送至医馆去了。”

  第一日,厨房里红烧了一个肘子,香喷喷地摆上桌子,杜五爷看了看,再摇了摇头,用筷子拨弄拨弄肘子上面的青菜,只尖着筷子挑了两根青菜,就搁下了筷子。

  “先帝的手迹?”郑溶轻笑一声,从怀中抛下一张玉版宣纸,丢掷在郑洺面前,郑洺发疯了一般扑上前抓住那张玉版宣纸,上头的青烟体写得出神入化,俨然是先帝亲手所录,郑洺哑着声音念出那上头的几行字:“皇二子郑洺加害圣躬,谋图皇位,着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严行议罪。”

  可自那日之后,她却隐隐地感到,邱远钦对她比以往有些个不同,那双目光仿佛一直在默默注视着她,待她转头时,那目光却又转去了别处。
  郑溶想了想,道:“对旁人就说那个丫鬟是买来伺候本王的,”他一边说,一边起身往外走,辛七不知他此时要往哪里去,忙趋步跟上,没想到他披了大氅往外走,却回头道,“我自己出去转转,你不必跟过来了。”一面说,脚下未停留半刻,半只脚已跨出了房门,话音未落,人已是去得远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