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叔母和家庭教师_小狐狸精
2122读书网 > 若叔母和家庭教师 > 若叔母和家庭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若叔母和家庭教师》

 青娘也不和她客气,依旧靠在床头。郑大奶奶瞧着青娘,对郑明德道:“二叔叔站在这做什么,赶紧坐下,大家都是一家子,那要这么客气来客气去的?”。

  “这怎么晓得?”伙计说着伸手一指:“她们在这坐了小半个时辰,这从门前过的,在茶棚里喝茶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人来人往的,年轻的小伙也不少。谁晓得相看谁?”

  “三姑,这话你骗别人罢了,别在我跟前说。”吴氏的话让三姑婆更加尴尬,说不出话来。

  青娘叹气:“二爷原先想着,虽说祠堂也有灵位,只是四时祭祀总有不便时候,因此在后面房内,重新设了灵位,又请人追了画像,这逢年过节,也好去祭祀的!”

  庄人见黄婆子被打,担心黄婆子被打坏了,到时不好交代,急忙上来去拉。哪晓得这动作瞧在别人眼里,就成了要去打吴氏,那彪形大汉立即喊道:“来人啊,他们打我们家的人了。”

  “你烧过这样的炭?”青娘好奇地问宁榴,宁榴摇头:“那炭很贵,我们家虽说也有一点银子,哪是烧的起这样炭的?我是听同窗说的,说那种炭,最好的是贡到宫里的,次一等的外面的那些人家,才能摸到用。”

  宁榴唇边现出笑容:“又不是没推过。”
  众人大都是村人,早已看呆,却没一个人敢和青娘开口说话,直到青娘走过去后,才有人道:“说起来,这合村大小,不,就说这周围,比得上二嫂的人,还真是……”

  张秀才见三姑婆这样纠缠起来,晓得今日不能按了他们的想法做了,对张二叔使个眼色就要走,横竖青娘这会儿也没人做后台了,也不怕她了。

  是啊,一场夫妻,那有什么好害怕,好担心的?青娘收起心中思绪,抬头对宁榴又是一笑。宁榴感到青娘的指尖传来轻微的颤抖,接着这丝颤抖消失,青娘的手服帖地放在宁榴手中。长久以来,从兄长指责自己并不是父亲的亲生子那一刻起,宁榴心中那份长久的空虚,在这一刻,竟然消失了。
  郑六奶奶怒气冲冲地来,偃旗息鼓地去。很快郑大奶奶就晓得了,郑大奶奶唇边不由现出讽刺:“没用的东西!”

  “哎呀大嫂,你不晓得,今儿去上坟,竟然还让我们遇到原先婆婆的下人,说了几句,已经愿意跟我们回来了!大嫂,你说着世上事,可巧不巧?”青娘不等坐下,拉了郑大奶奶的手就在那快速地说。

  面子两个字尚未吐出,吴氏儿媳已经拿着扫帚走进来,也不瞧张秀才,就在那扫起地来,口里还道:“打扫打扫,免得总有脏东西。”
  郑明德把女儿抱在怀里,拿了个包子,用筷子夹成两半,喂给女儿。绿儿喜儿面上现出惊讶,绿儿轻轻拉一下喜儿,喜儿神色恢复的和平常一样。

  话音还没落,供桌前的香炉突然掉在地上,里面插着的香和香灰落在郑大奶奶裙边,郑大奶奶这一回是真的脸上变色,瞧着郑太太的画像,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郑明德对青娘说着,青娘笑了:“这族里的人,我也不大认得,既然四叔说好,你也是和他从小玩到大的,自然就是好!”郑明德微笑:“等明儿你让厨房备一桌酒,我把这位哥哥请来,你在里头,和那嫂子说着话,瞧瞧到底是个什么样人!”
  “你这是从哪里来的?”青娘故意问,宁榴呵呵一笑:“叔叔给的,他说难免有个……,”宁榴没说完话,只把药塞到青娘手里。

  绿儿,喜儿,青娘念了一遍,就对她们道:“我之前也没使唤过人,也不晓得这使唤人有些什么规矩,以后,你们怎么服侍就怎么服侍,可千万别笑话我,不会使唤人呢!”

  知县瞧瞧在堂下的人,若真激起民变,那可怎么得了?
  郑大奶奶的神色微微一变,接着就笑了:“你没和他说,族内的意思?”

  宁榴拿着手里的纸包,对三姑婆笑一笑,三姑婆已经走的很远。宁榴下意识地把纸包打开,拿出里面的包子咬了一口,什么味都没尝出来,宁榴瞧向青娘院子,和别人家一样,房上飘着袅袅炊烟。

  郑明德整个人都呆住了,眼睛只发酸,泪都流不出。青娘握住他的手,担心地瞧着他。过了好一会儿,郑明德才轻声道:“我不孝,我不孝啊!”
  青娘的声音唤醒了王婆子,王婆子抬眼看青娘,用手捂住眼睛,努力忍住泪!刘七媳妇下意识地上来接宁敏,青娘把宁敏放到刘七媳妇怀里,招呼她看好孩子,这才和王婆子走进屋!

  宁榴何等样聪明的人,只微一思索,就晓得是什么事,那眉不由皱起:“难道说是为了昨晚的事。这事,你求我也没用,要去求那边嫂子。”

  青娘没想到宁榴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青娘先是眉微微一挑,接着青娘唇边就露出嘲讽笑容:“宁小哥,你只怕从没遇到人对你说过怪话吧?”

  琴姐儿跌跌撞撞地跑到院子门口,一头撞在青娘身上,青娘伸手拉住琴姐儿,微笑道:“姐儿这是怎么了?”琴姐儿正哭的小脸红红,瞧见青娘,想起方才郑大奶奶说的话,琴姐儿哭的更伤心了:“二婶,我娘她,她……”

  “这是怎么了?”声音轻柔,说话的却是青娘,她看向郑明德,十分惊讶地问:“厨房里已经准备好了酒席,我见一直没人让把酒席传上来,就想出来问问,这酒席要摆在那里?”

  回家的路上,青娘笑着问宁榴:“你和姑姑说了什么?我瞧姑姑对你,似乎有些不一样呢!”
  张二叔只当没听到张秀才这嘲讽,对秀才娘子道:“方才你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你也晓得,咱们家呢,人口也就这么多,别说祠堂,就连族谱,也有几十年没修过了。这什么改姓换名的,这会儿也难做,因此,我有个折中的法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